劉廣迎
馮小剛的電影《芳華》,解構的是那個時代還是這個時代?不同時代的人看了之后有不同的感受,以及不同的認知。
有人懷念那個時代里,收到一封帶著墨香,經歷了漫漫旅途的情書之后,從愛情谷里流淌出來的那份甜美,如空谷幽蘭,耐人尋味,能夠入夢。有人難以接受這個時代,沒有經過時間發酵的“一鍵式”示愛,如一陣輕風,帶不走半片云彩。有人懼怕那個時代,青春的“荷爾蒙”被壓抑成血漿,從心口、傷口濺出,靈與肉在黑夜里被撕裂成斑斕的碎片。有人喜歡這個時代,世俗的種種欲望都可以方便地蓬勃而出,青春飛揚。還有一部分人,既對那個時代的色彩單調深感乏味,又覺得這個時代的五彩繽紛有些鬧心。
有人說,愛情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有人說,生命的悲喜二重奏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其實,人類所有的主題無不源于個體與集體的對立統一。任何人都希望我思我行、我行我素、我欲得釋放、我身得解放。然而不幸的是,任何人離開了集體、離開了他者,則我思無意義、我行無價值、我欲無處釋放、我身無所謂解放。
沒有壓抑的欲望便不再是欲望,所有的欲望都無從釋放便會絕望。不時有失望,從不至于絕望,人生便有希望。希望在,便能活下去。希望大,活力大。
任何時代任何民族中的任何人都必須為集體放棄部分自我而成就“自我”。時代在發展,集體在進步,個體在變化。任何發展、任何進步、任何變化,都有代價、都有退步、都會丟掉一些東西。過去的,可以回味、可以反思,卻無法“倒回”、無法“拿回”。更讓人無奈的是,擁有的時候,其實并沒有覺得多么美好。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芳華灼灼,每個時代都免不了落英紛紛。
芳華流不住,歲月日日新。
今天的人們即將迎來數字化智能化時代,集體與個體之間的矛盾正在發生革命性變化。過去,絕大多數人都是單位人。就是說,大家生活的集體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嚴密的單位。今后,絕大多數人將終生不再隸屬于某個單位。這是不是說,集體與個體的矛盾消解了呢?當然不是。那時,人人不再是單位人,人人卻都是“在線”的人。這會帶來什么樣的狀況呢?
個體是“在線”的,集體也是“在線”的。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將置身于一個無影無形的“單位”與“集體”之中。在這樣的“線上”集體里,每個人都是領導者,又同時是被領導者。過去,集體是等級森嚴的“金字塔”;今后,集體是扁平靈動的“一張網”。過去,集體的意志往往由少數領導者主導;今后,集體的意志是無數個體意志的混合。過去,集體中大都是老熟人;今后,集體里基本上是陌生人。人類正在迎來一個嶄新而又嚴峻的課題:如何與這個嶄新的集體相處?
在扁平化的網絡集體里,每個人都將獲得更大的自由,每個人都將承擔更大的責任。因為,你個人自由的落地,不知道會蹭到誰的額頭、砸到誰的腳指頭。因為,你也不知道你的自由被誰蹭了額頭、砸了腳趾頭。而且,很多時候是自己咬了自己自由的腳趾頭,你還會罵哪個孫子沒長眼睛。
人類在物質世界里生根,在理念世界里生活。如今,“大智云物移”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生存的物質世界,而我們的理念已經遠遠落后于這個巨變的時代。何為個體?何為他者?何為集體?何為自由?什么是“詩與遠方”?什么是值得過的生活?恐怕都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義。因為,僅僅依靠所謂的多樣性已經不能滿足集體與社會建設的現實需要,僅僅依靠包容也不能安頓個體的生活。所以,我們在日新月異的物質世界里活得百爪撓心,我們在燈紅酒綠中焦慮得亂象叢生。究竟該如何是好呢?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修改舊有理念的“源代碼”。
科學技術革命的火焰即將燃遍全球,誰要是摟住舊有的理念世界不忍離去,誰的身心就將被烤得吱吱冒煙,并終將被燒成灰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