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旖旎
【摘 要】本文論述中職學校英語教育現狀,提出要根據社會需求將 ESP 教學與基礎英語教學相結合,并以護理英語教學為例,從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分析、明確項目任務、學生制訂計劃、實施項目計劃、檢查與評價等方面探索 ESP 教學。
【關鍵詞】ESP 中職英語教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B-0134-02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簡稱為ESP)是一種專門用途英語,又稱“特殊用途英語”,在國外普及比較廣泛。我國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對 ESP 教學做出明確規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分為基礎英語和專門用途英語兩個教學階段。”但在中職英語教學實踐中,ESP 教學應用不是很廣泛。本文探討中職學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以期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一、中職學校英語教育現狀
目前,大部分的中職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高,英語學習動機也不強,對自身的英語基礎、英語學習能力沒有自信,普遍英語水平較差,但他們活潑好動,敢于表達,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應該為他們提供練習英語的機會。傳統的“灌輸式”英語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多注重語法教學,教師在課堂上“一言堂”,學生只是充當“聽者”的角色,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久而久之,學生對英語產生厭煩或懼怕的心理,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
在當前的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地位已經表現得越來越突出,社會對人才需求發生變化,越來越看重綜合素質、實用技能、英語讀、寫能力等。從中職英語培養目標來看,將普通英語和職業英語相結合,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要求學生具有實用外語從事某一個領域的工作能力,所以學習并掌握一定的職業英語是中職生的必備技能。
二、中職英語教育開展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優勢
ESP 是學習和掌握與某種特定職業、科目或目的相關聯的英語,具有鮮明的行業特點,根據專業的不同,ESP 具有不同的教學內容及其相對應的詞匯、語法、語篇、學習技能等。
中職英語教育開展 ESP 教學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首先,教學內容具有實際性。ESP 的教學內容為與職業相關的語言材料,設計的練習和交際性教學活動體現職業英語特色,采用真實性的情境,制定與職業相關的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學目的具有實用性。在采取 ESP 教學前需要對職業需求進行分析,根據特定專業的需要設置,為學生畢業后進入職場打下基礎,培養技能型人才。再次,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ESP 教學以任務的形式展開,采取互動教學,強調學習過程,形式可以用聽說或角色扮演,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還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任務型教學可以作為 ESP 教學中心,為學生創設學習任務,這樣他們才能進入職業狀態。
三、中職護理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策略
中職護理學校的 ESP 教學要注重實用性,ESP 教學應使學生初步掌握護理專業所需的基礎詞匯、語句和語篇結構,為其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下面以護理英語為例介紹 ESP 教學。
(一)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分析。根據學生畢業后進入醫院工作的實際需求,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內容主要有:初步掌握常用護理學詞匯和語句;基礎護理學英語會話。
(二)課堂教學實施。具體步驟如下:
1.明確項目任務。以真實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為基礎,本著實用性的原則,設計項目為“Registration(掛號)”,任務是作為一名護士為病患進行掛號注冊。
2.學生制訂計劃,教師指導。教師布置任務:“通常病人的掛號流程是怎樣的?”要求學生查找 4 種常見的發病以及相對應科室的中英單詞,學生自行查字典。學生根據基本生活認識,掌握一般的醫院掛號流程。
學生初步確定實施步驟以及小組分工等。實驗班共有 60 名學生,采取小組分工協作的方式,將學生分成 6 個小組,每組設定一個組長,小組成員分為 3 種角色:一部分學生扮演病人,一部分學生扮演護士,一部分學生扮演導醫。
3.實施項目計劃。學生掌握一定的護理生活常識,明確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分工,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設定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實施項目。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具體的工作。
首先,讓每組學生展示本組內查找的關于 4 種常見病情和相對應醫院科室的中英文單詞,教師適時做出引導和糾正發音等。例如:學生展示的單詞有:Influenza(流感)、rash(皮疹)、Diarrhea(腹瀉)、Fracture(骨折)、Internal Medicine(內科)、Dermatology(皮膚科)、Digestive System(消化科)、Department of Surgery(外科)。
其次,各小組討論掛號流程所運用到的英文句型,各小組的組長觀察并登記每個學生的活動參與情況,教師分別進行答疑。
具體的實例:
(1)“詢問病情”和“描述病情”:
Can I help you?
Whats wrong with you?
I have got influenza.
(2)“需要掛號的科室”:
I think you should go to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3)“病歷本及填寫病歷本相關信息”:
Have you a registration card?endprint
Please fill in this form.
You need to write down your name,age,sex,birth date,address and phone number.
(4)“交納掛號費”:
You need to pay 3 yuan for the registration.
Here is the receipt and change.
(5)“告訴具體科室所在位置”:
Can you tell me how I could go to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ts on the second floor.(You can take a lift.)
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護理語言知識常識以及設置的職業生活場景,以小組為單位,為訓練項目“Registration(掛號)”設計完整的對話,學生角色扮演,并在課堂上展示。
以下是學生自編的對話內容:
Nurse:Good morning,what can I do for you?
Patient:I want to make a registration.
Nurse:Whats wrong with you?
Patient:I have got influenza, Which department should I go?
Nurse:well,you should go to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Patient:Thanks.
Patient:Excuse me,I want to make a registration for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Register:Have you a registration card?
Patient:No,I havent. I want to have one.
Register:Ok. Please fill in the items,you need to write down your full name,age,sex,birth date,address,phone number.
Patient:Oh,I see.
Register:And you need to pay 3 yuan for the registration.
Patient:Here you are.
Register:This is your registration card.
Patient:Thank you.
Patient:Excuse me,where is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e:Its on the second floor.
Patient:Thank you.
Nurse:Youre welcome.
4.檢查與評價。項目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由教師和學生一同完成。評價包括三個步驟: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以及教師評價。
學生自我評價:學生根據自己的表現,包括課前準備、課堂表現、角色扮演、所學知識等,進行客觀的自我剖析。課堂自我評價表見表 1。
學生相互評價:每一組選出 2 名學生作為評價員,讓她們從護士、病人、導醫的角度,對角色扮演的學生進行客觀評價。
教師總體評價: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課前、課中、課后)的設計、實施以及角色扮演成果給出總體性的評價。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各項表現,充分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進行贊揚和鼓勵。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語言知識、課堂表現力以及肢體禮儀等各方面。還有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綜合素質問題,包括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
通過此種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得到加強。教師的角色由“主講”變為“引導”,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而是成了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通過合作學習,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和展示,由教師點評和學生之間互相點評。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自編情境對話,并在課堂上進行表演,這樣既使課堂氣氛活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使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提高使用能力。
實踐證明,ESP 課程能夠培養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具有較強的實際英語交際能力。其一,促進了文化課教師的專業成長。ESP 教學需要教師盡量擴大自己的專業知識面,將文化課與專業課相結合、相關聯,讓文化課教師也能外出到相關的企業進修,學習專業知識,提升專業素養。其二,改進了 ESP 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打破傳統的單一文字形式,采用多種活動方式,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注重語言的實用性和專業性,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秦秀白.ESP的性質、范疇和教學原則——兼談在我國高校開展多種類型英語教學的可行性[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2]蘇冬梅.專門用途英語的職業功能和教學特征[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
[3]孟亞娟.把ESP教學引入高職英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
(責編 劉 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