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郡郡
[摘要]保險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行為是指保險行業協會在自律公約中的固定保險費率和固定手續費的行為,這兩類行為在實踐中屢屢因為違反反壟斷法的規定而遭受處罰。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雖然在形式上限制了競爭,但運用合理原則進行分析,價格自律行為能有效阻止惡性競爭,保障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維護消費者遠期利益,不應受到反壟斷法的規制。
[關鍵詞]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反壟斷法;規制;限度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4-010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4.051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問題的提出
《反壟斷法》在法學界素有經濟憲法的稱謂,自08年實施以來,對市場的良性競爭、消費者權利保護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行業協會作為同行業之間為了本行業的公共利益而自發形成的社會組織,具有公益性、非政府性、同業性的特點,它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之一,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逐步確立和我國社會發展不斷壯大,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行業協會具有先天的雙刃劍性質,一方面,由于行業協會的特點,其在壟斷方面具有天然的爆發力,容易限制行業的競爭;另一方面,行業協會作為本行業的自律組織,可以對本行業進行自律監督管理,維護內部競爭秩序,《反壟斷法》中第15條的,規定,將行業協會專門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納入《反壟斷法》,無疑是我國競爭法的一大進步。
隨著《反壟斷法》實施程度的進一步加深,各地行業協會受到了一系列的規制,其中最多的便是保險行業協會。重慶市出租車主訴重慶保險行業協會價格壟斷案便成為保險行業協會乃至《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第一案。重慶市出租車主以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關于機動車輛保險的行業自律公約》中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指導性行業費率涉嫌價格壟斷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最后該案以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廢除該自律公約、原告撤訴而告一段落。隨后,湖北、湖南、新疆、河南、遼寧、安徽等地的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自律公約紛紛遭到了反壟斷法執法機構的調查與處罰,浙江保險行業協會及其相關保險行業公司甚至被開出了1.1億元的天價罰單。縱觀這些被處罰的天價罰單,基本上都包含兩類行為:固定手續費以及固定或設定保險最低費率,這兩類行為被保險行業協會成為價格自律行為。現實的情況不禁使人感到疑惑,這兩類既然是保險行業協會的自律行為,為何屢屢被反壟斷執法機構查處?保險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行為是否應當受到《反壟斷法》規制?
二、學界對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看法不一
對于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這一行為是否應受反壟斷法規制,目前學界看法不一、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就是實施了限制競爭行為,應受反壟斷法的規制;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保險業有其特殊性,不適合完全競爭的模式,因此保險行業協會進行價格自律正是一種合理行使自治權的行為,不應受到反壟斷法規制。
(一)對于價格自律應受反壟斷規制持贊同的學者,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1.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應適用本身違法原則進行違法性認定,從而受反壟斷規制。在反壟斷執法過程中,對于一類行為的違法性認定主要依據兩大原則:本身違法原則和合理原則。本身違法原則是指在對某一類行為違反反壟斷法認定時,不需要考察實施該行為的目的、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只要實施了該行為便認定為違法,該原則具有簡單明了、容易判定、節省資源的優點,因此在反壟斷司法界得以廣泛運用,各國在反壟斷執法實踐中一般對固定價格行為、行業統一抵制行為以及瓜分市場份額行為等適用本身違法原則。部分學者認為,保險行業協會在自律公約中固定費率、固定手續費的行為正是一種固定價格行為,應當適用本身違法原則來進行違法性判定。因此,應當受到反壟斷法的規制,以此來保護競爭者法益。
2.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嚴重限制或排除了保險市場的正常競爭。在市場經濟中,價格是最直接、最敏感的競爭要素。市場競爭實際上就是一種價格的競爭,沒有了價格競爭的市場,就是沒有驅動力的空殼。縱觀各地被處罰的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自律公約中,基本上都包含著對費率的固定。保險行業協會雖然具有公益性,但畢竟是由同行業的經營者組成,經營者都是具有逐利性的,保險公司往往利用行業協會的自律權,達成價格同盟,制定價格自律公約,名為保險行業協會自律公約,實則披上合法外衣的不正當競爭,破壞了市場自由競爭的機制。少數保險公司不認同保險行業協會制定的費率,但由于保險行業協會在自律公約中固定的費率,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強制性,保險公司如果不遵守其固定的費率,就面臨著嚴厲處罰,這種強制性處罰維護了自律公約的穩定性,也極大地增強了社會危害性。
3.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損害消費者利益。有學者認為,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實質是一種固定價格行為,而這種固定價格行為,會給消費者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損害。在自由競爭模式下,價格戰是市場經營者競爭的重要手段,迫使經營者在市場競爭壓力下會不斷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消費者福利得以最大化。而當保險行業協會通過自律公約固定價格后,對于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由于免于競爭的壓力,失去了采用新技術降低成本的積極性,劣質保險公司無法被淘汰,優質保險公司也缺乏動力開發新的保險產品。對于消費者,則是限制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使得消費者不得不接受行業協會固定的價格,從而剝奪消費者基于價格選擇保險的權利。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競爭觀念深入人心,人們都期待買到更便宜的保險產品,因此對各自類型的限制競爭行為都深惡痛絕。重慶出租車主因為保險行業協會固定車險費率而提起訴訟便是最好的證明。
(二)也有少部分的學者認為,保險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行為,應當得到反壟斷法的豁免。魯籬學者認為,保險行業協會是特殊的行業協會,其行業的性質決定了并不適合完全競爭模式的管理,需要通過保險行業協會的自律公約,對保險公司的行為做出適當的限制,才能實現該行業最本質的目的,所以應當對保險行業協會實施的諸如固定費率的行為予以豁免。姜根發學者則認為并非所有行業協會限制競爭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規制。有的行業協會實施的行為,表面上雖然一定程度限制了競爭,但在避免惡性競爭、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社會公共利益的正面影響更加突出,如果受到反壟斷法規制,反而對經濟的正常運行有影響,因此,對于保險行業協會實施的價格自律行為,不應當受到反壟斷法的規制。endprint
三、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不應受到反壟斷法規制
對于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筆者認為,其不應受到反壟斷法規制,主要理由有如下幾點:
(一)合理原則是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不受反壟斷法規制的法律依據
如前文所述,對于一項行為,其違法性認定標準包括了本身違法原則與合理原則。合理原則是指對于有些行為不能簡單的將其視為必然違法,對于其違法性的判斷還需考察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及相關市場情況,并具體分析一定市場領域限制競爭、對社會整體利益的損害以及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等情況。任何一項制度都可能具有兩面性,對于本身違法原則,雖然具有提高效率、易于判斷的優點,但也存在呆板僵化、不能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的缺陷,容易造成實質上的不公平現象。相對于本身違法原則,合理原則可以避免某個行為因為形式上的違法而被反壟斷法制裁。
有人指出,對于行業協會固定價格的行為,由于其極大地限制了競爭,美國的判例一直適用本身違法原則進行違法性認定,而對于表面限制競爭不明顯的行為,則大多援引合理原則進行分析,所以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作為一種固定價格行為,理應適用本身違法原則。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美國法院在早年間雖在案例中否定了行業協會固定價格的行為,但是隨著審判和實踐經驗的豐富,美國最高院也在一些行業協會固定價格的判例中援引合理原則,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978年的“全國專業工程師協會案”。因為任何一項有關交易的規則,都會對競爭起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判斷一項行為合法性的標準應當是分析這種行為實質上僅僅是規范并會促進競爭,還是壓制甚至破壞了競爭。對于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的行為,也不能因為其形式上限制了競爭而直接適用本身違法原則,應當運用合理原則,綜合分析保險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行為。
(二)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能促進中小保險企業的發展,阻止保險市場的惡性競爭
保險業相較于其他行業,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就體現在保險產品的定價上。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定價,保險費率制定依據的是大數法則,它是指看上去隨即出現的現象往往是有必然規律的這種規律可以通過統計大量重復出現的樣本而找出來。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其承保的單位數據越多,計算出損失概率的偏差就越小,保險公司也就越能準確的厘定保險費率。如果保險市場處在一種完全競爭的模式下,由于保險產品的同質性程度高以及各保險公司對保險市場規模的追求,價格戰成為保險公司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主要手段。如果任由保險公司自主厘定保險費率,各保險公司勢必會利用費率這一手段展開競爭,展開惡性競爭,爭相利用更低的費率去吸引消費者。對于大型保險公司而言,過低的費率對于公司的運行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影響,但是對于中小型保險公司而言,過低的費率容易對企業的正常運行造成威脅,但費率不低又難以吸引消費者,導致中小保險公司陷入兩難局面,難與大型保險公司相抗衡。所以,由于保險費率制定的特殊性,保險市場并不適合完全競爭的模式,保險行業協會對某些保險產品固定費率或設定最低費率具有合理性。保險費率如果由每個保險公司自主制定是非常低效的,如果由保險行業協會匯聚所有客戶的數據,統計結果的偏差會小得多,保險行業協會厘定的費率會最大程度的接近實際的概率。大型保險公司可以利用費率開發新產品,中小型保險公司也可以由此與大型保險公司展開競爭
(三)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有助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有些學者認為,保險行業協會固定保險費率的行為,侵害了消費的自主選擇權,使得消費者被迫接受高價保險產品,從而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筆者對這個觀點并不贊同。保險行業是經營風險的特殊行業,保險業具有公益性與保障性,保險業吸收大量社會公眾資金,直接影響著公共利益,其最終的目的是保障社會生活的穩定,這是保險業不同于其他行業的顯著特征。正由于保險業影響了萬千大眾,所以需要格外關注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由于保險業具有高負債性,所以保險公司針對保費費率展開的惡性競爭會極大地影響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消費者是短視的,只會根據眼前保險產品的價格選擇保險公司,如果保險也只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盲目降價,將造成信用危機,從根本上來說,損害的不僅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會危及社會的經濟安全。而保險行業協會厘定保險費率,由于其在厘定時考慮到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所以厘定的費率是最大程度合理的,保障了消費者遠期利益,維護了市場經濟的安全。
(四)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符合現階段反壟斷法的價值選擇
反壟斷法所強調的法益并不是一成不變,從開始強調壟斷行為本身違法到后期的運用合理原則對限制競爭行為進行分析,體現反壟斷法從最初單純追求競爭者法益和消費者法益向追求社會法益與國家法益的轉變。保險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行為是否應受到反壟斷法規制,除了要考慮保險公司的發展、消費者法益的維護,還需考慮到社會與國家法益。我國保險業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數量迅速增加,但是在保險質量上還遠遠落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增強保險業的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法益應當是現階段反壟斷法所追求的法益。而保險行業協會價格自律行為,雖然形式上一定程度限制了競爭,如果反壟斷法對此予以豁免,必能促進我國保險業的深度發展,維護國家與社會法益。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判定一項行為是否應受反壟斷法的規制,應當綜合考慮其對其對于競爭的潛在影響、對社會整體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影響,如果其正功能明顯大于負功能,反壟斷法應當予以豁免。對于保險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行為而言,雖然其在表面上似乎限制了保險公司的自由競爭,損害了消費者根據價格選擇產品的權利,但是從本質而言,這一行為可以有效阻止保險公司展開的惡性競爭,保障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維護消費者的遠期利益,也符合現階段反壟斷法更注重國家法益的價值取向。所以,對于保險行業協會的價格自律行為,筆者認為不應當受到反壟斷法的規制,而應當得到反壟斷法的豁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