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裕
沙畫是一種古老的、創新性較強的藝術形式。沙畫中,虛實相生的手法與藝術表達是非常充分的。沙畫的“虛”,通常是一種變異無常、清靜無為的“虛”,也是一種特定的創作心態。沙畫的“實”,是寫實生動、惟妙惟肖的。沙畫是寫實主義的好載體,沙畫寫實具備天然的優勢。沙畫中的虛實表現手法是相生相伴的,時刻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沙畫藝術,可謂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沙畫作為一種符號表現形式,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文字出現之前。當然,純粹的刻畫符號與文字、藝術都有區別,也有一定的聯系。沙畫作為一種純粹藝術表現形式,出現得比較晚。沙畫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靈活多變。其中,沙畫對于表現“虛”與“實”的概念可謂具體而生動。
一、沙畫藝術的“虛”——變意無常、清靜無為
(一)變異無常的寫意風格
沙畫的“虛”,是一種變意無常、清靜無為的“虛”。這一點簡單而言,是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的。例如,傳統道家對于“清修”的解釋:“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钡婪ㄗ匀唬@種身心合一的修煉方法是與沙畫藝術的寫意思路契合的。寫意藝術的思維,常常給人一種空洞、不可言傳的感覺。然而,沙畫并非憑空的哲學與精神猜想,而是借助一定的現代科技手段,以沙子作為核心道具,現代聲光電作為輔助手段來完成表演。沙畫的寫意,看似“虛”,實際在色彩、材質、形狀的組合中,通過填充空間的方式來完成情感表達與心靈溝通。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人們可以實現傳統與現代藝術的融合出新、文化創造與傳播的結合。沙畫的虛美是需要高明的手段來捕捉與感悟的。沙畫藝術空間呈現多元化,沙畫藝術具有立體感與縱深感,在表演的過程中,猶如舞動的藝術精靈。沙畫師舉手投足之間,人們感受到的是一種空靈的、細膩的、飄逸的美。同時,沙畫巧妙地結合了嚴謹的傳統美術與現代設計之美。
(二)清靜無為的創作心態
沙畫師需要時刻保持一種“虛靜”修道的良好心態。此處的“虛靜”,是對于世俗、媚俗、拜金主義等虛妄觀念的一種超越。“虛靜”體現一種無功利、超功利的純粹的審美心態。例如,沙畫的創作通常伴隨一大段舒緩的背景音樂,沙畫師在節奏中根據主題發揮特有的想象力,將各種彩沙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在很多沙畫作品中,欣賞者都能感覺到一種發自心底的“靜”態。例如,亞運會演出中,沙畫在鏗鏘有力音樂下,將運動的傳承、運動的歷史表現得淋漓盡致。其在寫意手法上大量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合理構建“虛”與“空”的概念,將“無”變化為“有”,從“小”變化為“大”,充分體現了創作者保持“靜”的審美態度,體現了“道美”思想。
二、沙畫藝術的“實”——寫實生動、惟妙惟肖
(一)寫實主義的好載體
作為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沙畫藝術的特色在于寫實。沙畫創作材料具有真實性,就地取材。目前,我國有很多沙畫制作廠家,大多屬于小手工作坊,其制造方法各異,原料、涂料亦有不盡相同。大多數廠家的生產原料是“氧化鋁絲”(鍍銅絲或鍍鋅鎳絲)。顏色質地為金黃色,故稱“金絲”或“金黃四”。除金絲外,黃沙、彩沙也是必需的原料。因此,原材料的真實性與限制性決定了沙畫藝術天然的寫實性。在作畫方法上,沙畫也是非常寫實的。通常的方法為:用一個底部可照亮的白色或透明的“膠硬板”,然后把細小的沙子撒在上面,用手在上面作畫。畫作圖案的變化,都取決于沙子與水的組合與排列變化。
(二)沙畫寫實的天然優勢
寫實,是繪畫藝術最基本的一種形式。無論油畫還是素描,對于寫實的追求是永恒的主題。中國傳統的審美意境和品評標準中,意、神、妙、能是藝術品的四個境界,而“能”為最末。照相寫實主義,以其超人的描繪功底使人嘆服,但有時也會因為缺乏主體意識的表現和“神似”之美,沖淡了油畫藝術獨有的魅力,因此在專業領域的評價并不高。然而,作為一種原材料本身就常見、通俗的藝術形式,寫實是沙畫的主題,卻難以完全做到。例如,沙畫藝術通常表現人物、風景的真實性,但由于材料本身的不細膩與一定程度的不可塑造,沙畫不可能完全表達細節。因此,沙畫的寫實要建立在一定的寫虛之上。虛實相生,是沙畫藝術天然的要求。
三、沙畫藝術的“虛”與“實”相生相伴
虛實相生,是傳統藝術的精髓,也是常見的一種藝術表現特征和意境的結構特征?!疤摼场敝赣蓪嵕痴T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虛境通過實境來實現,實境要在虛境的統攝下來加工,虛實相生成為意境獨特的結構方式。經典的作品都能夠很好地把握“虛”“實”的不同內涵和二者的辯證關系,聯系具體作品來理解。筆者認為,虛實相生相伴,這是沙畫藝術的天然要求與創作的基礎,這種獨特的藝術囊括美術、音樂與影視等元素,而這些特定的元素由多個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巨大支柱組成。這種音樂與錄像的同時出現,促使視覺美感的變化進一步音律化。
此外,在“異能同構”原則的支配下,沙畫藝術給予人藝術思維的抽象感。沙畫的同構圖形,是指兩個或多個不同的視覺元素契合某種關系而相互構成的結果,兩個物體需有一些外形或本質上的聯系才能構成同構,在形式上不應是形體上的簡單相加和拼湊,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協調之后而產生的全新形象。其形態可以是同質、異質同構,也可以是整體與整體同構、整體與局部同構。同時,它也包含著認識與聯想的雙重意義,其創作意圖通過形態的重新組合排列,形成新的空間容量和思維延續。沙畫圖形同構的前提是:這幾個圖形之間存在潛在的形態聯系的可能性,或具有意義上的內在聯系。在設計同構圖形時,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從圖形的外形考慮,觀察圖形之間是否存在可以結合的共通之處;二是從圖形的含義上思考,注重圖形內在含義的關聯性,從而將它們同構。
總之,當面對沙畫表現的“實”的具象事物時,觀者通過想象可以發掘抽象之物,“虛”與“實”相生相伴、遙相呼應,這就達到了一種藝術創造的升華,使沙畫的藝術價值凸顯。概括而言,沙畫中的“虛實相生”手法,虛與實二者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沙畫的意象,開拓意境,為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例如,沙畫作品《愛》呈現的始終是對生命的尊重,沙畫《風箏》則表現一種對生命真諦的超越。其實,沙畫作品都以生命探索、人類生存為題材,對生命意識進行探索。需要注意的是,虛實相生并不是矛盾的、對立的,而是和諧統一的,二者不可分割。
四、結語
我國沙畫藝術方興未艾,現階段,其市場應用遠遠未實現充分開發。目前,沙畫僅被當成一種玩意與創收工具來使用,而未被當作一種文藝創作形式、藝術與文化的傳承方式來認識。這種誤區是心界不深所致。沙畫市場火熱,讓千萬人前赴后繼地投入該行業,導致亂象叢生,沙畫市場發展陷入瓶頸。在沙畫藝術市場火熱甚至大起大落的同時,人們要沉淀下來,精心研究與探討沙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尤其是從虛實相生的角度,這既是一種對沙畫藝術發展的長遠思考,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與藝術情感。我國沙畫創作者要借鑒國外同行的經驗,積極吸收各國沙畫的精華。沙畫藝術不拘一格,需要與時俱進,其藝術理論與藝術創作實踐要不斷創新與發展,這樣一來,沙畫師才能在沙畫領域有所建樹。
(寧夏師范學院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