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娟 ?!≡ⅰ》肌?/p>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管理學院,重慶 401524)
1深圳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2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中國目前呈現出明顯的老齡化趨勢,養老問題備受關注,而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更是社會保障的難點問題。分析失獨老人面臨的養老風險及產生風險的原因,提出相關對策建議,對于完善失獨老人養老保障體系、解決失獨老人養老問題有重要意義。
1.1經濟風險在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而獨生子女更是父母唯一的希望,一旦子女遭遇疾病,父母往往會傾盡全力為子女救治,不放棄一絲希望,對于收入并不豐厚的家庭來說,高額的醫藥費就可能掏空全家所有的積蓄,子女離世以后失獨老人也就陷入了較差的經濟狀況中〔1〕。而有些家庭中父母步入老年,逐漸失去了經濟的獨立性。對于養老保障薄弱的人群已成年的子女是父母唯一的經濟來源。經濟風險是失獨老人首先要面對的養老風險〔2〕。
1.2心理健康風險失獨老人不一定是孤老,而是要面臨失去自己唯一孩子的悲痛。失獨老人普遍面臨嚴重的心理健康風險,失去唯一子女的悲痛和自責,往往會使失獨老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失去對于生活的熱情,導致生活中飲食不規律、失眠等問題,從而影響失獨老人的身體健康。失獨老人往往比一般的老人更加敏感脆弱、消極低落,容易有自我封閉的傾向。心理健康風險之所以被歸納為養老風險,不僅是因為心理健康問題會影響失獨老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還會使失獨老人陷入自我封閉的狀態,主動切斷來自社會的幫助〔3〕。
1.3養老規劃風險養老規劃風險是失獨老人普遍面臨的養老風險,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庭養老模式仍然是失獨老人主要推崇的養老模式,子女離世以后無法承擔失獨老人的養老責任,但失獨老人仍會選擇在家中養老,有的獨自居住,有的與配偶共同居住,相互承擔養老的責任。雖然親戚、鄰居也會給予一定的關注和照顧,但是這種主要依靠自己和配偶的養老方式仍然存在很大的風險。與此同時,我國依靠養老機構養老的模式并不完善,公立的養老機構雖然管理比較規范,但是床位緊缺,供不應求。近年來,私立養老機構越來越多,但是存在管理不規范、收費高等諸多問題,養老機構虐待老人的事件時有發生。而且,申請進入養老機構養老需要親屬擔保,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擔保材料,失獨老人由于失去了唯一的子女因此存在無人擔保的問題?;谶@樣的現狀,許多失獨老人被迫放棄養老機構養老的規劃,選擇回歸家庭養老,和一般老人養老規劃比,失獨老人有更多現實問題,因此,養老規劃風險是失獨老人面臨的又一風險。
2.1缺乏專門針對失獨老人的法律規范目前,我國制定了一系列與養老相關的法律規范,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社會救助法》等,然而這些法律中,卻沒有專門針對失獨老人的法律條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例,該法律規范對贍養人與老年人之間的權利義務等各項內容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卻沒有專門對于失去了完整家庭的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進行明確的規定。失獨老人既不完全屬于孤寡老人的范疇,又不屬于殘疾老人的范疇,其面臨的養老風險與一般的養老風險也不盡相同。2012年,在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發布會上,民政部負責人就失獨老人問題進行了發言,指出對于城市的失獨老人,應對照“三無”老人的相關政策給予相對應的社會援助,而對于農村的失獨老人,則應對照“五保戶”老人的相關政策給予相對應的社會援助。然而,無論是“三無”老人還是“五保戶”老人,其與失獨老人的情況存在明顯差異,不能一味劃等號??傮w來說,我國目前缺乏專門針對失獨老人的法律規范,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導致失獨老人的養老責任缺乏相對應的負責人,最終導致失獨老人面臨各種養老風險。
2.2各地區救助水平差異大,缺乏非經濟性扶助現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明確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谶@樣的法律規范,各省以《全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試點方案》為導向,提出了針對失獨老人扶助的方案如《北京市獨生子女傷殘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實施方案》。這些扶助方案雖然填補了相關法律規范的不足,然而由于缺乏具體的標準規范,不同的地區扶助方案的制度設計存在較大的彈性,這不僅導致不同地區對于失獨老人的扶助標準和具體內容差異較大,呈現不同程度的不公平,而且導致許多扶助項目難以得到落實。同時扶助方案往往只提到了救濟金的問題,只停留在了物質條件的扶助,對于失獨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上的扶助少有涉及。
2.3對于失獨老人養老保障缺乏頂層設計,難以進行精準定位在失獨老人的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方面,各地也在不斷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養老保障體系的覆蓋項目也越來越廣。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市相關部門不僅為失獨老人提供基本的經濟救助,而且還出資為失獨老人購買醫療保險,使失獨老人不僅能夠老有所養,還能病有所醫。而福建漳州市的扶助方案中,更是將心理扶助納入了失獨老人的扶助項目中,制定了走訪慰問等相關制度。然而,目前對于養老保障缺乏頂層設計,國家沒有構建統一的失獨老人養老規劃策略和方案,僅依靠地方的力量,難以實現失獨老人養老保障體系的完善性,也無法保證失獨老人養老資源的公平。雖然個別地區在失獨老人養老保障體系的構建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有些地方的進展卻非常緩慢。可見,由于缺乏頂層設計,失獨老人養老規劃問題沒有明確的指導方向,使得地方政府無法進行精準定位,只能依靠自己摸索前行,這樣最終導致失獨老人養老保障體系的構建和完善工作難以在全國范圍內有計劃、均衡的展開。
3.1制定和完善相關立法,做好養老保障的頂層設計工作
3.1.1制定和完善相關立法關于失獨老人相關立法的完善,首先不在于法律規范條例的多少,而在于法律規范條例的針對性。民政部表示要參考城市的“三無”老人政策和農村的“五保戶”政策來應對和解決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然而,“三無”老人是指城鎮居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或扶養能力的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失獨老人并不完全是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人,這就使得有勞動能力、有生活來源失獨老人的養老問題無法可依。相關部門要制定以失獨老人為保護對象的養老保障法律,只有在相關法律中明確失獨老人法律地位和法律權利,才能夠保證失獨老人養老保障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有法可依,才能夠保證失獨老人養老風險能夠通過法律保護來獲得有效的預防。其次,相關立法要明確政府在失獨老人養老保障中的角色定位,對于具體每項養老任務由哪個部門負責、怎樣負責,要進行詳細的說明,如救濟補助由哪個部門來負責發放,心理疏導工作由哪個部門來負責開展及如何開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失獨老人的養老保障能夠全面化、具體化,能夠真正落到實處,有效避免相關部門推卸責任,或者是責任履行不到位的問題。
3.1.2做好養老保障的頂層設計工作失獨老人遍布全國各地,失獨老人的養老保障工作復雜而艱巨。只有對全國失獨老人的養老保障工作做好戰略性的總體部署,也就是做好頂層設計工作,才能夠為各地方的失獨老人養老保障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方向,避免各地方養老水平差距過大。失獨老人最需要的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援助,還包括精神層面的慰藉。國家相關部門在開展失獨老人養老保障的頂層設計工作時要注重以失獨老人的經濟扶助、心理支持、養老規劃3個主要的養老風險為出發點,進行全方位的戰略部署。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失獨老人養老保障工作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
3.2提高經濟救助水平,為失獨老人購買相關保險
3.2.1提高經濟救助水平,改善失獨老人經濟狀況2013年,國家衛計委聯合財政部、民政部、人社部等5大部門發布了《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明確指示要逐步提高對于困難家庭的經濟扶助標準,要使經濟扶助標準的提升跟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為了落實這個指示,2014年國家相關部門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提升了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夫妻的經濟扶助基本標準。地方政府也紛紛響應中央的號召,對地方扶助標準進行了調整,提高了扶助金額。這對于改善失獨老人的經濟狀況有重要的作用,為了將這種好的趨勢延續下去,相關部門應構建失獨老人扶助標準調整機制,定期上調扶助標準。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在基礎標準上制定相關細則,使各區域的失獨老人扶助標準差異不要太大,從而保證失獨老人經濟扶助的公平性和協調性。
3.2.2為失獨老人購買相關保險國家相關部門除了給予失獨老人基本的經濟扶助,還應該出資為失獨老人購買相關保險,尤其是醫療保險。對于老人來說,醫療開銷在日常開銷中占比非常大。因此,只有讓失獨老人有錢看病,才能讓失獨老人不會陷入經濟窘境。此外,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專門為老人創設了長期護理保險,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國借鑒。長期護理保險讓失獨老人能夠在需要的時候享受到護理服務,這對失獨老人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已經提出了特殊困難家庭老年護理補貼的概念,也指出在不久的將來會構建老年護理補貼制度,但是還沒有得到進一步落實。相關部門應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結合國情構建專門針對失獨老人的商業性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明確長期護理的內容,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護理。只有包含了這些內容,該保險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意義的養老保險,能夠為失獨老人未來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保障。國家應給予適當的補貼,專門用于長期護理保險的購買,以此鼓勵失獨老人購買長期護理保險。
3.3優化失獨老人精神援助的社會支持網失獨老人的非經濟援助往往對于失獨老人來說更加重要,而這種非經濟援助僅靠政府的力量無法實現,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的參與。首先,政府應培育社會組織特別是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志愿者隊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失獨家庭提供專業服務,使失獨家庭擺脫精神困境,增強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其次,政府應與社會援助機構建立聯系,組織專業心理咨詢師,定期進入社區,免費為失獨老人進行心理疏導。最后,政府應構建專門針對失獨老人的網絡社交平臺,讓有同樣經歷的失獨老人能夠建立聯系,相互扶持、相互鼓勵。一些失獨老人不會使用網絡社交平臺,志愿者可以為失獨老人提供相關指導。此外,政府還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鼓勵與失獨老人有親緣關系的人形成更加開闊的家庭觀,多關注身邊的失獨老人,讓失獨老人能夠找到新的心理支撐。
3.4做好失獨老人養老規劃工作針對失獨老人的養老規劃問題政府應予以重視,提出多種相應的備選應對方案,在進行一系列調查、試點工作以后,對方案進行進一步完善,選擇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進行落實,讓失獨老人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規劃方案,在這樣的規劃下過上有質量的生活,安心愜意地度過余生。首先,政府應完善社區家庭養老規劃方案,滿足愿意在家中養老失獨老人的養老需求〔4〕。社區家庭養老規劃存在較大的靈活性,可以擁有多種具體方案,具體采取哪種方案,要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
其次,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快步伐,擴大公立養老機構的數量和規模,使公立養老機構的建設能夠跟上我國老齡化發展的速度。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還要出臺相關規范,保證私立養老機構的規范化運營。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更多的失獨老人愿意并且能夠選擇在養老機構中安度晚年。
綜上所述,老齡化的時代背景給失獨老人養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想要有效抵御養老風險,不能僅僅依靠失獨老人自身的力量,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要積極面對缺乏專門針對失獨老人的法律規范、缺乏非經濟性扶助、對于養老保障缺乏頂層設計這些根源性問題,制定和完善相關立法、做好養老保障的頂層設計工作和養老規劃工作、提高經濟救助水平、優化失獨老人精神援助的社會支持網。
1錢誠靈,董榮好,劉曉琳,等.上海“失獨”群體的養老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J〕.改革與開放,2014;(9):51-3.
2肖霖,孫玫,王慶妍,等.中國失獨家庭面臨的困境及應對策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3):742-4.
3吳潤方,熊紫薇,朱興濤.城鎮失獨老人精神養老現狀及對策研究——以J省C市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6;(16):87-9.
4張甦.我國失獨家庭養老問題探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