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瀟瀟
(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安徽 合肥 230001)
音樂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學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促進全面發展教育和進行素質教育有力手段[1]。而在素質教育積極推廣基礎上,音樂教學觀念同樣受到影響開始深入革新。當前很多音樂教育中,開始將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相結合,從而提高音樂教育中的文化內容。不同的音樂包含不同文化的推行方式,與其說音樂表達著文化,倒不如說兩者共同發展,文化是音樂的基礎,音樂是文化的輔助。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之間相互影響,且對音樂教育的進步至關重要。但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積極尋求適當的方式,增強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的互動,同時提高音樂教育質量。
音樂教育是當前高校教育中的組成之一,對學生的思想素質培養以及綜合價值觀的確定等都十分重要,更是提高學生審美觀的主要輔助。音樂教育自身具有固定的文化屬性[2],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首先是宏觀與微觀角度。從宏觀上來講,音樂教育沒有特定的組織以及目的,屬于無規則教育活動,大多數都是不知不覺中對學生產生作用。從微觀上來講,音樂教育具有特定的目的,是組織性非常強的一種教育類型,包含很多教育活動。正因為教育活動種類繁多,再結合教育場所的不同,又可以從微觀角度延伸出兩種類型,一種為社會音樂教育類型,一種為家庭音樂教育類型。音樂文化發展期間,音樂教育的涵蓋范圍不斷擴展,涉及的內容也是十分廣泛。盡管音樂教育在音樂文化體系之內,卻不能因此就忽視了音樂教育的作用,更應積極發現其在民族精神的宣揚以及優秀音樂傳統繼承中的隱藏價值。對于音樂教育來講,其文化屬性包括以下幾方面:
音樂文化自身具有突出的鮮明性特點,利用音樂教育,可以幫助其實現情感方面的溝通與交流,并且還能夠利用音樂表達的方式,闡述內心情緒的變化,更是在精神上將情感豐滿的傳遞出去,為精神文化的發展創造契機[3]。音樂教育是當前高校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音樂本體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從這方面來講,其文化屬性可以很好的從音樂傳播中顯現出來。
音樂教育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音樂教育為基礎,積極構成社會文化,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同時音樂教育逐層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體現,如在音樂欣賞或表演中,人們都無形接受著音樂教育,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文化品位。精神層面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豐富。
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音樂教育的迅速發展,進一步推動音樂文化的發展。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會產生不同的音樂文化類型,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彰顯著不同的文化特色。而音樂教育中的很多內容都是在音樂文化的推動和總結下形成。隨著音樂文化的不斷發展進步,各民族、國家的音樂文化得到更大力度的傳承,推動著民族文化、國家文化的進步。
音樂文化因為產生的時間、社會背景以及文化歷史等存在差別,所以其類型也十分多樣,從不同角度能夠劃分不同的類型。具體劃分為如下幾類:
民族音樂文化發展是通過民族的不斷發展產生且延伸的,尤其是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我國屬于民族大國,擁有56個民族,不同民族的民族音樂充分體現著民族的特色與習俗等[4]。民族音樂文化發展,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知識。與此同時,外國也包含很多的音樂文化,相對于本民族來說,即為外來音樂文化。這些音樂文化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科學汲取,選擇其中適當的發展經驗。
民族音樂文化發展中,音樂教育角度上,注重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多元化的發展,并且將民族音樂文化與外來音樂文化之間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控制,當然必須樹立明確的管理目標,在保持民族特色與傳統基礎上,對外來文化中所展現的精華內容進行借鑒,同時思考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總結出更適當的發展繼承手段。
經典主義音樂文化是當前音樂文化類型中重要的一種,同時也是對古典音樂文化發展的傳承與選擇,繼承了古典音樂文化中的發展精華,也對其積極進行創新,加以改進完善之后,形成當前的經典音樂文化[5]。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國的芭蕾舞劇。在音樂文化發展創新期間,現代主義的音樂文化自身則包含非常鮮明的內涵特點,具有重要的獨特性,同時審美標準也比較獨特,注重對音樂作品進行音樂創新,抓住發展特色將其進行發展完善。這種發展手段與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手段之間存在不同,是將其中的平衡狀態進行顛覆,并且從中研究創造出了獨有的音樂秩序。
在音樂文化類型分類中,還包含嚴肅音樂文化、流行音樂文化兩種類型。這兩種類型特點鮮明,從結構與嚴謹度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嚴肅音樂文化發展中,其對音樂節奏的重視更多,并且要求嚴謹性,尤其是音樂精神上具有更高的思維性與規范性,對音樂文化內涵的展現,才能理解其深刻的含義[6]。而流行音樂文化,其本身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詞曲等都屬于簡單易懂類型,對音樂作品的韻律依賴性較強,對人們的吸引力更大,并且傳播性更是非常迅速,所以音樂類型中,流行音樂是最常見的一種。
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正因為如此,音樂教育中,需要加大音樂文化宣傳的力度,讓高校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音樂文化,同時明確對音樂文化的正確認識,推動音樂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是音樂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可以很好的加大音樂文化的傳承。
音樂教育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音樂文化,然而筆者卻從調查研究中發現存在一個問題,阻礙著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的發展,即音樂教育中對音樂文化的重視不足,認識不夠全面,導致音樂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很多文化屬性不能正常發揮。對于這一問題,需要積極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加強音樂教育中對文化屬性的發揮,保證其屬性作用能夠很好的激發出來。不斷對學生音樂文化素養進行培養,這方面單從高校角度來解決是不夠的,需要集結高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多元化的開展音樂課程教育[7]。對課堂的設置也需要提高重視,必須保證其可以完善教學內容基礎上,教學方式也得到創新,很好的將音樂教學中音樂文化充分的展現出來,引起學生對音樂文化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達到最終推動音樂教育的目標。任何時期學習興趣都至關重要,學生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真正激發出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的價值,同時發揮音樂教育的作用,凸顯音樂文化的各種屬性,進一步推動音樂教育的發展。
音樂教育并非是將音樂知識進行單純的傳遞,因此其不應該是僅僅包含課堂教學一種,除了教師課堂講解之外,還應包含很多種形式。單純的課堂教學形式,盡管音樂文化非常豐富還是不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特別是課程十分枯燥、單調,導致學生對音樂文化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嚴重影響到課堂音樂教學的質量,并且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音樂教育手段不合適,隱藏的音樂文化便不能很好的激發出來,也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以及進步,對于與時俱進的精神需求更是不能滿足。積極結合實際教學需要為基礎,及時對音樂教育手段進行調整,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綜合調查,具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同時充分對多媒體等信息化教學設施進行應用,搭建音樂教育、音樂文化討論平臺,增加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不斷開展各種類型的音樂文化對比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從活動的舉行、教學手段的創新等多個方面,提升音樂教育質量,加強對音樂文化的認可[8]。優化的音樂教育手段,可以更好的滿足當代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需求,并且凸顯出音樂文化的不同屬性,能夠及時將隱藏的特質展現出來,提高人們對此的熟知程度,得到學生的認可。
積極拓展音樂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途徑,尤其是對優秀的音樂文化,必須加大音樂的創新發展力度,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群眾對音樂文化的了解與掌握,無形中提升音樂文化素養。音樂文化的發展需要以音樂教育為載體,及時進行文化傳播以及發展,加大對這方面的重視力度。高校音樂教育中,在音樂教育的內容、相關知識等很多方面不斷延伸音樂文化,教師積極進行音樂文化引導,擴展學生音樂文化的掌握范圍,能夠通過更多的途徑獲取更多的音樂文化,敢于在音樂文化中積極探索,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想象力,并且增加音樂類型多樣化發展的方式,制定科學完善的音樂發展機制,為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音樂是最能夠表達人類情感并帶來愉悅感受的藝術形式[9]。因此在音樂教育中,特別需要注重對音樂文化的傳播與繼承。音樂與文化之間關系緊密,不管在何種形式下,音樂教育都需要音樂文化的陪襯,音樂文化內涵豐富,通過音樂教育的形式得到更好的傳播,結合有效措施,積極提高音樂教育質量,拓展音樂文化宣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