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恒元
(貴州民族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中國鋼琴作品《百鳥朝鳳》是一首富含民族音樂特色、旋律感較強、具有獨特演奏技巧以及風格表現的音樂作品,是一首具有典型中國音樂特色的鋼琴作品之一,研究、分析鋼琴作品《百鳥朝鳳》的演奏技巧、風格表現對創作真正中國化的鋼琴樂曲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中國傳統民俗音樂的保存和傳承有著深遠意義。
鋼琴作品《百鳥朝鳳》是王建中先生根據嗩吶曲(《百鳥朝鳳》)改編、創作的,鋼琴作品的《百鳥朝鳳》在保留了嗩吶曲中的文化內涵、旋律特點的基礎上,不僅融入了魯西南鼓吹樂、河南豫劇的音調,而且還運用了中國傳統五聲調式音階的經典伴奏音型,然后借助鋼琴將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文化進行展現。作者王建中在改編、創作鋼琴作品《百鳥朝鳳》時,比較注重發揮鋼琴這一西洋樂器表現手法的優勢,充分運用了鋼琴的波音、倚音、琶音、變化音、顫音、泛音以及刮奏等諸多的裝飾手法來模仿嗩吶的吐音、滑音、花舌、以及所表現的吹打聲、鳥鳴聲,音域十分寬廣、音色比較豐富,作品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格與特色鮮明,將《百鳥朝鳳》所具有的“百鳥齊鳴向鳳凰獻藝”、“農村婚假熱鬧喜慶場面”的審美特征呈現出來,廣大的聽眾仿佛身臨其境,被作品的情感深深感染。鋼琴作品《百鳥朝鳳》結合了鋼琴音樂的豐富技巧、融入了民族音樂的音調,運用富于變化的音樂藝術語言營造了一副歡快活潑、溫馨喜慶、贊頌美好的自然風光以及對未來生活充滿美好向往的和諧畫面。《百鳥朝鳳》是中國民間、民族音樂(樂器)與現代音樂融合創新的產物,既擁有中華民族傳統民族音樂元素的“民族風格”,又繼承、發展民族音樂的一次創新,這就為我國傳統樂器音樂與鋼琴樂的融合、創新開辟了一條可以借鑒的“新路徑”、新模式。
鋼琴作品《百鳥朝鳳》演奏技巧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1.和聲
鋼琴作品《百鳥朝鳳》融入了民族特色的和聲、傳統功能和聲,使得這首鋼琴樂曲聽起來具有了顯著的民族特點。例如在該樂曲中重復利用了和聲,利用顫音、變化音和純五度、小二度疊置的手法來表現群鳥爭鳴,通過合理地運用和聲將鋼琴的演奏推向了高潮,在十分熱鬧的場景下結束了該樂曲的演奏,能夠給聽眾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另外,在《百鳥朝鳳》中利用了和弦組成音,體現了傳統功能和聲和民族調式的互相融合,不但在橫向上體現了音樂和聲的結構布局,而且在縱向上體現出了中國傳統音樂的和聲效果。在《百鳥朝鳳》的引入部分也很好地運用了和聲來表現鋼琴曲的演奏技巧,彈奏者利用右手彈奏來表現嗩吶的旋律,并同時利用左手彈奏來表現笙的旋律,聽起來似乎是笙在給嗩吶伴奏,很好地體現了和聲的演奏效果。
2.節奏
節奏來源于生活,能夠根據一定的邏輯,將各種材料進行有序組織,從而形成主題鮮明的音樂作品。鋼琴作品《百鳥朝鳳》的節奏看似十分隨意,但是,整首曲目的節奏感確實比較強,音樂中的調式、和聲以及旋律的應用等等都恰到好處,從而給演奏者、欣賞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音樂的基本格調是由節奏決定的,然而,我國傳統音樂中對節奏的記錄相比于演奏法、指法等卻相對比較少,也比較含糊,這樣演奏者在決定音樂節奏的時候,創作的空間就比較大,結合傳統音樂概念,進行二度創作比較容易。鋼琴作品《百鳥朝鳳》是在中國傳統音樂、西方樂器相融合的基礎上創作的,演奏者在演奏這首鋼琴曲時,必須要能夠比較準確地抓住rebuto的特點,通過節奏的變化來強化百鳥爭鳴的美麗場景。比如186小節Piacere記號、Tempo giusto-Vivace記號,第五段的meno mossoPrestissimo it等速度、力度的變化,使得整首曲目的高潮部分更為突出。另外,與嗩吶曲《百鳥朝鳳》不同,鋼琴作品《百鳥朝鳳》的節奏強弱對比比較明顯,演奏者在演奏這首曲目的過程中,必須要能夠處理好這種節奏強弱對比的變化,比如八度和弦的大跳、四五的中跳等等(比如87、88、89、90小節中的強弱提示),演奏者必須要做到兩個及以上手指觸鍵完全的一致,才能夠自如地彈奏出這首改編的鋼琴曲目。
3.裝飾音
巧妙利用裝飾音是我國鋼琴作品展現民族韻味和民族風格的重要手法之一。《百鳥朝鳳》利用了大量的裝飾音,將傳統的鋼琴演奏技巧和新的音色技法很好地結合起來,從而生動地展現了各種鳥鳴聲。鋼琴的音高固定,無法像我國的傳統樂器一樣體現出音高的細微變化,而裝飾音的使用則可以彌補鋼琴的這一缺點。
1.民族音樂的“意境”
鋼琴作品《百鳥朝鳳》作為改編創作的優秀鋼琴曲目,繼承了嗩吶曲的文化內涵、旋律特征。鋼琴作品《百鳥朝鳳》的創作,是創作者在對嗩吶曲的素材進行重新整理、組織的基礎上的創新,通過將民族特色音樂、民族風格“氣韻”與鋼琴樂相結合,利用鋼琴特殊的音色來模仿民族樂器、音樂的音響、音調以及音色,音樂風格、表現手法更為新穎、豐富,是傳統民族音樂創作創新的大膽嘗試。鋼琴作品《百鳥朝鳳》樂曲第二段中插入的河南豫劇的音調,除了體現“鳥兒爭鳴的歡快景象”,還直接表現了我國北方人所具有的友愛、直爽、豪邁的性格特點,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中主要是以“重音”的形式來體現的,這也是鋼琴作品《百鳥朝鳳》民族音樂的“意境”。
2.民族音樂風格的“氣韻”
優秀的鋼琴演奏者需要具備精湛的演奏技巧如音韻變化、氣息流暢等,而且需要把握音樂作品的內涵。在《百鳥朝鳳》中使用了不少休止符,這些休止符的運用給了聽眾遐想的空間,如果在演奏中演奏者能夠對這些休止符處理得當,注意演奏過程中的氣息貫通,就會充分表現該曲的韻味。在運用休止符的時候,彈奏者要保持原有的姿勢,確保不隔斷整個樂曲的大旋律線條,注意氣息貫通,這樣整個樂曲的氣才不會斷,才會充分表現出該鋼琴曲的氣韻。演奏者在彈奏《白鳥朝鳳》時,要注意音韻的變化,充分理解并把握樂曲的內涵,通過合理把握樂曲中樂句的呼吸技巧和氣息的特點來展現樂曲的氣韻和音樂情緒。
綜上所述,鋼琴曲《百鳥朝鳳》無論在演奏技巧還是在風格表現上都充分表現了我國傳統音樂的民族特色和風格,顯示了我國傳統音樂的美學特色。該曲改編自嗩吶曲,在保留原曲特點的基礎上,融入了鋼琴音色豐富、音域寬廣的特點,很好地展現了百鳥鳴叫、歡呼的快樂場面以及大自然生機盎然的景象。《百鳥朝鳳》整首樂曲一氣呵成,在演奏技巧上巧妙運用了和聲、節奏和裝飾音,從不同方面展示了我國民族音樂的特色,洋溢著詼諧風趣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品獨特的意境和氣韻。該作品經過幾次修訂,藝術性很高,演奏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而演奏者在演奏時不但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而且要充分理解樂曲的情緒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