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君
(銅仁學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在進行早期的音樂教育時,通過使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能夠對學前兒童進行啟蒙式音樂教育,促進學前兒童的身心、情感、智力以及認知等多方面的發展,是一種有效的音樂教學方式。奧爾夫教學法的重要特點就是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學的引導進入到學習音樂的最佳狀態,它體現在身心與藝術的結合。結合了心理學、美學、音樂學和教育學,將音樂教育當作目標,通過獨特的音樂教學模式來促進音樂體系多元化發展。在我國的音樂教育體系中,奧爾夫教學法的影響十分深遠,尤其是在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過程中,奧爾夫教學法更能引導好學前兒童進行音樂學習與享受。本文將系統地闡述奧爾夫教學法的理念原則,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幫助我國學前兒童進行音樂學習,幫助學前教師進行音樂教育。
在我國長期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長期進行以唱歌和學習樂理知識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無法調動學生的情感和個性化創造化發展。而幼兒音樂教育是在兒童早期的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進行的教育工作,這是人的一生中進行的最早的音樂教育,在人的一生的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為接下來的教育奠定了基礎[1]。因此引進奧爾夫教學法,能夠有效改變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促進我國音樂教育體系的轉變。
奧爾夫教學法是現在公認的有效教學模式,其教學內容在學前音樂教育活動的措施中積極探索,為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全面優化開展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借鑒[2]。奧爾夫教學法的理念在與“訴諸感謝,回歸人本”,即需要從音樂產生的本源和本質出發,進行人類欲望本能的表達。不僅僅是需要通過語言、歌唱和舞蹈的方式來進行表達,還可以通過思想和情緒的表達來實現音樂教學。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通過不斷啟發,不斷提升能力來進行本能表達,重視學習的過程。其次,通過創造一種最佳學習狀態,能夠促進音樂教學。在進行唱奏舞蹈的過程時,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即興創造能力,鼓勵他們進行音樂表達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是一個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因其開放性、包容性,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之后,依然在全球范圍內流傳,影響很是廣泛,在中國當代音樂教育史上也是影響力較大,相為教育工作者和大眾所樂于接受的一種外國教育體系[3]。
1.綜合原則
與我國音樂教學中的“綜合課”不同的是,奧爾夫所強調的綜合原則是要求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動手、動腳、動腦和全身心的感受表達音樂。綜合音樂,不僅僅是通過傳統的演奏,還可以通過舞蹈、兒歌,甚至是繪畫雕塑來進行多種藝術綜合,從而達到音樂教學目的。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引導,幫助學生去發現各種聲音,通過想象來幫助學生聯系生活常見,最后通過學生的自主整合來音樂進行藝術表達。不再局限于歌聲,更通過肢體手勢等多種形式。總之,奧爾夫教學法的綜合原則體系在多種藝術的結合上。
2.即興原則
奧爾夫指出,音樂教學應當以即興參與為基礎。而要體現“回歸人本”就需要通過即興演奏的方式來進行個人音樂表達。它是一種結合有效記憶和創造力發展的原則,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不同的是,這種即興表達的方式,能夠使學生徹底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能力。在學生進行思考的同時,調用的是學生的樂理知識和表達能力,這也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個質的飛躍。總之,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即興表達能力。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我國的本土化,不僅保留了我國傳統音樂教學的思想,而且在節奏教學、聲樂教學中得到了不斷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音樂教學事業的發展與革新。
奧爾夫教學法對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的啟示首先表現在應當進行素材的多元化發展,即通過民歌、童謠、諺語等多種素材來進行音樂教學。由于學前兒童的年齡小,難以理解深刻的樂理知識,難以進行大量的音樂內容記憶。因此,在進行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時,應當進行合適的教學內容融合,選擇合適的教材,強調素材的多元化。例如可以通過一些耳熟能詳的童謠兒歌來幫助音樂教學。“布谷公!布谷婆!割去麥,來栽禾,田里冒水,河里栽禾。”這首關于布谷鳥的童謠在學前兒童中有著傳唱率非常高,因此,可以通過這首童謠讓學前兒童理解到sol-m,幫助他們認識到布谷鳥怎么叫,割麥栽禾是什么。這種童謠方式的運用主要是因為奧爾夫自己在進行《學習音樂教材》書寫時,運用了許多兒童生活的教材。只有將這些符合學前兒童發展的教材運用到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才能夠積極地幫助孩子們回歸本性,用自然的態度去學習音樂。
由于學前兒童學習音樂本身就處在一個初步發展的階段。因此,不可能對孩子們進行嚴密的科學的邏輯教學,更應該培養孩子們的基礎能力,讓其有一個大概的審美能力。因此,實現素材的多元化就十分重要了。多樣化的素材能夠確保學前兒童能夠接觸到更多的音樂,能夠進行多種方式的音樂表達,通過身心結合的方法來了解運用,打下一個堅實的音樂基礎。因此,教師在選擇素材時,可以多選擇與學前兒童貼切的生活內容,通過音樂教學的方式來促進學前兒童進行音樂學習。所以,在進行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多多采用這種童謠,兒歌等方式來進行教學。
在學前兒童的音樂啟蒙教育過程中,通過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前兒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因此培養學前兒童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音樂學習的方法更能夠取得更顯著的效果。在進行奧爾夫教學時,應當注重學前兒童能力的全面發展,即通過音樂教學培養學前兒童的創新能力,自主意識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供一個身邊隨時用得到的東西進行創造教學,不僅僅是通過音樂教材。一支筆也可以敲打出美妙的音樂,一個水杯也能展現出獨特的音樂。例如教師可以讓孩子通過身邊可以利用到的東西進行一小段的演奏,確保音樂效果讓人有美的享受。孩子們通過同筆敲打桌子和水杯的聲音,將節奏進行表達,這就達到了創新教學的目的,培養了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孩子們即興編唱簡單的音樂,達到創新的目的。
第二,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讓孩子上臺表演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們的自我意識能力,讓其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例如當教師教完一首簡單歌曲后,教師伴奏,讓孩子們進行演唱。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們進行音樂學習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這才現實教學中運用的非常廣泛。
第三,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打破教學常規,通過對一些偶發事件和偶然因素進行運用,調動學前兒童的的即興思維。例如教師提問關于農作的詩有哪些,當一個孩子回答《憫農》時,教師可以讓孩子用唱和跳的形式將詩的內容表達出來。當另一個孩子回答《田上》時,教師可以引導孩子用唱形式將詩的內容表達出來,這是鍛煉了學前兒童的自我表達能力。
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有效的音樂教育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突出教學活動的綜合性最主要的是讓學前兒童處在一個綜合審美的階段中,通過實踐等多種方式來進行音樂教學。因此,教師在進行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時,可以在夏天帶孩子們去草坪聽蛐蛐叫,在樹下聽蟬鳴,在秋天聽秋風聽球秋雨。多種方式的結合可以幫助孩子們系統地綜合地了解到音樂的展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次,教師也可以開展多種教學活動,通過綜合教學的方式來促進孩子們全面感受音樂的力量,培養孩子們的能力。
奧爾夫兒童音樂體系的出發點,不是為了把孩子們都教育成為音樂家,而是要把他們培育成全面發展的創造型人才。音樂在啟迪智力,發掘創造力方面起著其它學科無法取代的作用 。奧爾夫音樂教育注重的并非結果,而是要在過程中讓孩子們發現自我,讓每個孩子參與到音樂學習中。這種音樂教學方法并不注重孩子們到底可以完成多少教學任務,而是在過程中如何通過方法引導,趣味教學等方式自然而然的獲得教學效果。它強調的是孩子們的積極主動性,強調孩子們必須發現自我。因此,通過過程評價的方式來幫助音樂教學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教師在進行音樂引導時,可以通過及時反饋評價的方法告訴孩子們應當如何做,應當怎樣創新。
傳統的學前兒童的音樂教學法是對唱歌的枯燥重復,學生們在相關音樂課程的學生過程中也只是被動接受,這樣往往無法取得很好的學前音樂教學效果。而奧爾夫的學前音樂教學模式就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取得一個良好的學前音樂教學效果;其次,奧爾夫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開發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在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自然而然的進行學習和創造,通過各種表達方式來投入到音樂世界中。因此,將奧爾夫教學法應用到學前兒童的教育中十分必要,給孩子無限的發展空間也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