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晨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川彭小學,江蘇 鹽城 224365)
音樂是一種美的享受,懂得欣賞音樂的人能夠找到一種精神的滿足,可以洗滌心靈上的灰暗,經常聽音樂的人有助于提升自我品質,因此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有助于提高人的素養,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從小培養音樂鑒賞能力可以幫助提升音樂素養和個人素養。小學階段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期,在小學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孩子一生性格的形成。傳統的音樂教學是教師傳授樂理知識和音樂意境講解,缺乏新穎教學手段,這種模式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音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鑒賞水平,提高對美的欣賞能力。
音樂是一種美學藝術形態,包括崇高美和歡樂美兩方面,崇高美對象一般是指祖國、正義、理想等偉大的信念,和贊美、歌頌、敬仰的精神內涵有關聯,歡樂是人類基本的情感形態,是一個人樂觀主義的表現。音樂是最適合最直接表達崇高美的藝術,人們獲得成功或是感到滿足時,都會感到歡樂,用音樂表達歡樂,又從音樂中體會到歡樂,所以說藝術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大多數人都能找到一種合適的音樂形式表達自我,抒發情懷,用音樂載體表現對生活的歡樂,所以說音樂代表人類的崇高美。
音樂的美學可以通過歡快的語調,歡樂的節奏,優美的旋律體現,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律動,向學生講解崇高美和歡樂美的概念,使學生在欣賞音樂前對音樂素養有基本的理解,再進行賞析教學,盡情欣賞我國音樂家們優美的音樂作品,在欣賞過程中,培養和提升學生鑒賞音樂的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提升音樂素養,提高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還可以對性格塑造起到很大促進作用。
學習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只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引起學生主動欣賞音樂的意識。小學音樂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利用教學創新環節構建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樂趣,刺激學生大腦皮層神經,使之處于一種興奮的學習狀態,促使學生獲得一種持久性的興趣,在興奮狀態中欣賞和體會音樂的魅力。學生在持久性的鑒賞中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升華情感,漸漸學會感悟音樂,鑒賞音樂。教師利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好奇心,培養學生主動欣賞音樂的意識。
例如小學四年級音樂《春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播放,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對春天的探索。教師可以先播放一段關于春天來臨的視頻,花花草草在春天來臨時的變化,優美的畫面,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再適時引導:“畫面播放了什么,給你哪些春的信息呢?你想不想也親自感受下春天的味道呢?想不想走出課堂,走進田野中感受春的來臨呢?”通過詢問問題,引導學生想象春天的景色,內心升騰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學生就會跟著老師一起欣賞歌曲的美妙,鑒賞歌曲的意境。
音樂鑒賞能力不是短期就可以提高的,需要長期的培養,需要在不斷的藝術熏陶中,學生進行主觀體驗,在體驗和想象中提升音樂創造力,逐漸學會賞析音樂。這是長期的過程,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教師要豐富學生的鑒賞形式,采用不同的鑒賞方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美感體驗,并最終激發學生對美感的表達,可以是話語,動作,表演傳達自我感受,雖然小學生沒有較高的審美體驗,但是兒童視角的音樂觸感是很獨特的,可以激發音樂靈感,在不斷的賞析和體驗、表達中,提升學生鑒賞能力。
例如小學三年級音樂賞析課《司馬光砸缸》,教師可以給以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探索音樂故事,體會情感。同學們也充分發揮了想象力,把音樂故事改編成了舞臺話劇進行表演,他們通過動人的故事情節,流暢的音樂情節,把人物性格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學生在自我演繹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音樂中的情感狀態,在鍛煉中也提高了音樂賞析能力。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鑒賞形式,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在實際鍛煉中,體會音樂情感,從而激發學生創造力來欣賞音樂。
教師面對很多學生,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鑒賞水平,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時,要注重鼓勵和激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不能一味地偏頗好學生,要尊重學生不同的鑒賞水平,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鑒賞動力。每個學生對音樂的賞析評價不同,各自有內心的情感表達,教師要進行引導和分析,不隨意批評學生鑒賞結果,不偏向鑒賞能力好的學生,將學生的鑒賞水平引向更加廣闊更加深邃的方向。
例如小學五年級《東方之珠》,教師在教授音樂后,可以讓學生自我想象音樂中的世界,教師先不介紹音樂的背景故事,讓學生自我感受音樂的情感,然后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情感體驗。這時就會發現,有些同學用的表現方式是舞蹈,有的是另外一首歌曲,有的是動作,學生用不同的鑒賞水平在表達對這首音樂的情感體驗,雖然不是很全面,清晰,但教師要給予積極引導,正確的指導音樂的鑒賞方式,帶領學生走出鑒賞誤區,在引導的過程逐步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音樂教育不應該局限于課堂的教學,更應該開闊學生音樂視野,作為音樂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更要有意識帶動學生在不同的地方感受音樂。教會學生把音樂融入到生活實踐中,積極帶領學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音樂,比如去看兒童話劇,音樂劇,參加學校組織的音樂比賽,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內心的音樂,在體會和感受中得到情感升華。教師要用心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走出課堂,真正走進音樂的世界,感受傳統音樂的坦誠音樂美,感受流行音樂的旋律美,感受舞臺劇的魅力,采用多種形式感受音樂,教師要讓音樂熏陶孩子的身心,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藝術情懷,孩子們在長期的音樂熏陶中會精神抖擻,奮發向前。
小學階段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是發育的關鍵期,孩子的接受能力強,這個時期學習音樂鑒賞是最好的時機,可以提高文化修養。要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可以培養興趣,豐富學生鑒賞形式,采用多種形式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尊重不同學生的鑒賞水平,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引導學生用不同表達方式傳達對音樂美的感受。通過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還可以促進其他能力培養,比如提高想象力,創造力水平,學生有了創新能力,就會有更高發展。教師要學會傾聽,教育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作品的鑒賞,讓音樂藝術在孩子心里留下希望的種子,讓學生用心靈體會人生百味。由此可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