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蘭蘭?趙盈睿
(1 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4 2 河南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河南 鄭州 450000)
當前,國家對職業教育提出教育深化改革,注重“工匠精神”培養的要求,“工匠精神”是職業道德﹑職業品質﹑職業能力的綜合體現。如何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一直是課程組教師思考的問題。本課程組教師與相關行業專家密切結合,以企業需求和學生就業為導向,確定了該課程的內容和實施方法,在實踐教學中建立嚴格的職業標準,注重在實踐中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1]在實施上,主要采用了綜合教學法的教學理念。
綜合教學法是在對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心理特征﹑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分析基礎上,把教師的講授與學生自學,教師示范與學生討論﹑獨立研究﹑實踐等多種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達到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一種教學方法。
本門課程主要針對的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學習情緒化較強,對喜歡的課程積極性高,對內容枯燥的知識學習效率很低,不喜歡學習理論,喜歡動手操作,重視實踐環節鍛煉,希望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在知識水平上,已修過《電工基礎》《建筑電氣施工技術》《建筑電氣照明設計》等課程;在技能上,已修過《設備工程基本技能實訓》。所以學生已經具備基本的電工操作技能,但對工程整體的空間概念認識不清,對施工程序﹑驗收程序等了解不清。
這門課程針對高職學生的特點,輕理論,重實踐,結合社會實際,以夠用為原則,增強教學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程實施中,緊扣工程實際,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為載體,以實訓為手段。
本課程包括七個任務:圖紙會審和材料計算,配電箱的安裝,電線導管及線槽的敷設,導管穿線與導線連接,插座開關的安裝,燈具安裝,資料整理。文字的部分在教室進行,實操的部分在實訓室進行,共兩周計60個學時。本課程細化同時綜合學生的專業知識,體現學以致用的原則,側重于應用和適用性,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
首先,教師進行課程內容說明,設置一個小戶型,包括客廳﹑臥室﹑衛生間,針對房間的不同使用功能,要求學生分別進行照明設計。
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進行照明設計,組與組之間交換圖紙進行圖紙會審,材料計算。此過程中,學生練習了室內照明設計,也了解了圖紙會審的內容及程序,同時練習了材料計算。
以下開始各分項工程,首先是配電箱安裝分項工程。要求學生編寫配電箱安裝技術交底,進入實訓室,以組為單位進行該分項工程材料進場驗收,配電箱的組裝與接線,絕緣測試,該分項工程完成之后,學生進行自檢,同時填寫相關表格,主要表格有“材料進場驗收表”“分項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絕緣電阻測試記錄”“報驗申請表”,自檢無誤表格填寫齊全后向監理(教師)提出報驗申請,檢查通過后進行下一個分項工程施工。
此部分的練習,使學生了解了技術交底的編寫方法,配電箱安裝分項工程的施工流程及工藝方法,同時認識了分項工程報驗驗收的程序方法,了解相關表格的填寫方法。
按照同樣的流程,學生依次完成后續各分項工程的安裝及報驗和驗收,最后通電試運行,此步時,要求學生除填寫以上各分項工程相關表格外,還需要填寫“建筑物照明通電試運行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電氣照明安裝)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建筑電氣)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
通電合格后進行資料整理,提交實訓總結,至此,整個照明實訓結束。
(1)案例教學法。給學生設置的戶型貼合生活實際,學生興趣濃厚。
(2)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的主旨是技術應用,主題是行動與創新,主體是學生。[2]我們依據學生特點﹑知識能力水平,結合學校實訓室條件,采用校內教師自編講義,包括《建筑電氣照明安裝與調試任務書》《建筑電氣照明安裝與調試指導書》。任務書明確本課程性質﹑內容﹑基本要求﹑時間安排與成績評定;指導書按分項工程編寫,按施工程序編寫,內容詳細。
任務書和指導書的編制是課程組的教師結合相關專業企業專家共同討論制定的,以崗位需求為目標,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項目實施時,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調動學生積極性,分步完成各分項工程,最終完成這個分部工程。
(3)分組討論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照明設計到圖紙會審﹑材料計算,及每個分項工程的施工﹑自檢﹑報驗過程,都離不開組內的討論研究。
(4)角色扮演法。教師為建設,監理方;學生為設計,施工方,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
(5)多媒體網絡教學法。課程說明及任務布置,理論教學采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對學生認識不清的施工操作采用教學施工錄像教學。
對學生按比例采用綜合成績評定,學生紀律(10%,考察學習活動參與情況,學習態度),照明設計(20%),材料計算(10%),實操水平(40%,五個分項工程完成質量情況,完整情況,按具體評分細則評定),施工資料整理(20%,資料的完整性,填寫內容的準確性,資料整理的順序)。
(1)學生座談的方式。約請部分學生對教學情況進行了解,學生普遍反應這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主性很強,學生有獨立計劃﹑設計并且實施的機會,可以自行組織自己的學習操作行為,一定程度上鍛煉了組織能力;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學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很好地結合起來,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邊學邊做,出現問題后有針對性地學習印象深刻;同時,學生之間通過討論,處理了項目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明確了集體的重要性;師生互動,共同完成任務,可以明確看到自己的成果展示,整個過程經歷過思考﹑實施﹑挫折﹑堅持,最后成功的欣喜。
(2)督導聽課的方式。督導反應本項目的選取具有專業應用價值,貼近生活實際,能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緊密結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學生干勁十足。
(3)實習單位反應
實習單位反應學生實習時對室內照明安裝很容易上手,這離不開學校期間該項目教學的鍛煉,照明項目來源于生活實際,具有直觀性﹑應用性特征。
整體上,教學效果較好。在施工圖紙方面,學生學會了識圖,會圖紙會審;施工技術方面,熟悉了工藝流程,熟練了操作方法,會編寫技術交底,會進行材料計算;施工管理方面,熟悉驗收程序,會資料編寫與整理。
綜上所述,在《建筑電氣照明安裝與調試》課程教學中首先是教材創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院校的辦學特色,教師與企業﹑市場結合,設置貼近實際生活的項目情景,綜合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實訓室條件進行編寫,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體現了職業教育教材的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各分項工程為任務,建立嚴格的職業標準,采用綜合教學法,包括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分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不僅培養學生專業綜合技能,而且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進行中小工程的施工組織與管理工作的能力;能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獲取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具有工作責任心和積極上進﹑勇于拼搏的精神;具有安全生產﹑環保的意識。
在今后教學工作中,應進一步培養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鼓勵教師到一線企業工作,與企業深入溝通,加大課程開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