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華
(赤峰市元寶山區美麗河明德小學,內蒙古 赤峰 024078)
自邁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多,學校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需要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為學生制定良好的教學方案。小學教育屬于基礎義務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關鍵時期,數學作為小學教學的重點課程,能夠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理念影響下,構建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形式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
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當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依然延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盡管傳統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數學,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但卻無法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讓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導致數學學習停留在表面。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對小學數學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即需要開展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深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一方面教師和學生互動較少,課堂經常會成為教師個人表演的舞臺,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課堂教學效果難以評價;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單一,教師在長期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教材內容和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此外傳統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留給學生思考和學習的時間較短,教學節奏過快,學生還沒有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情況下,就進行下一個知識學習,導致學生基礎知識不牢固,長久發展下去會使學生失學數學學習信心。
構建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是實現學生素質教育的必然途徑,小學數學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堂,需要教師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能夠從小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和心理特征角度出發,構建學生喜歡的課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當前小學數學優質課堂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課堂結構相似。國外教育學家凱洛夫指出小學優質課堂教學擁有開展活動、回顧知識、學習新知識、鞏固新知識、分配學習任務五個環節,我國教育學專家結合國內教學整體現狀,指出優質課堂教學需要具備以下流程: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題、講解新知識、練習鞏固、課堂總結,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優質課堂教學時,要結合五個教學流程,從小學生數學實際學習水平和能力角度出發,制定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課堂教學環節,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二,教師是課堂活動組織者。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支持和引導,傳統數學課堂中過于重視教師主體地位,從而形成本末倒置的尷尬局面,而在優質課堂教學中,教師由課堂的“獨裁者”向“引導者”轉變,即教師需要擔任學生思維活躍的啟發者,掌握課堂教學節奏,并要求教師能夠靈活的面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語言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教師需要通過語言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并和學生進行課堂交流,因此在優質課堂中教師擁有話語主導權。
第三,課堂教學目標明確。在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教學目標存在錯誤的認知,認為小學數學教學就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應付數學考試,并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數學水平的唯一標準,這種教學目標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違背,現行的小學數學教材版本更加注重學生實際能力培養,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現實案例,這與國家教育部在小學數學課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學目標相一致,小學數學優質課堂需要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將提高學生數學實際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目標,從學生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教學素材。
第四,課堂師生互動性頻繁。小學數學優質課堂要求教師要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打破傳統課堂沉悶、枯燥的教學氛圍,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意識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需要將學生學習實際需求放在制定和實施教學計劃的首要位置,通過開展豐富的、趣味性的數學教學活動,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師可以采取課堂提問教學法,通過問題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并能夠檢驗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情況,為教師制定下一步教學計劃提供依據。
小學是學生學習基礎階段,通過小學學習主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數學作為小學課堂教學的重點課程,需要緊跟國家教育部提出和實施的新的教學目標,不斷創新和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小學數學優質課堂具有教學目標明確、互動性強等特征,能夠打破傳統課堂落后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構建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為學生今后深入學習數學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