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宇
(中共靈寶市委黨校,河南 三門峽 472500)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在著作《政治家篇》中說道:“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法國批評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也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如果說黨的事業是大海,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燈塔和推進的風帆。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失去方向和動力,甚至會沉沒。可見,堅定理想信念之于中國共產黨人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把這種重要性提升到“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精神上的“鈣”“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在新時期,探索出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路徑顯得尤為重要。
共產黨在成立之初,就是一個堅定且信念執著的政黨,共產黨人的最大的理想信念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追隨,努力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既是我們黨始終不忘的“初心”,也是我們黨的立身的“根”與“本”。
據相關資料的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我們黨成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有證可查的革命烈士就多達370多萬名。這是一群怎樣的不屈靈魂,從來沒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為了守護自己的理想信念,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回首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7年不凡征程,正是因為始終高舉信念的旗幟,我們的隊伍才始終向前,我們的行動才充滿力量。堅定理想信念,就能夠從勝利走向勝利;動搖理想信念,就必然遭遇挫折失敗。
理想信念關乎執政黨的生死存亡。回顧中國共產黨的風雨征程,從1921年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黨員的黨,到今天成為一個擁有89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從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建軍,最后只剩不到800人的隊伍,到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這不得不說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奇跡。中國共產黨成功的背后,有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有正確路線方針的指導,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這都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原因,但這背后無形的動力便是有一批只為心中的信仰奮斗的共產黨人。前蘇聯解體前夕,有一家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對蘇共黨員進行了一項所謂的民意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認為你們的政黨還有生命力嗎?”,很多蘇共黨員的回答充滿抱怨和憤怒。這家媒體無不驕傲的說,蘇聯共產黨已經喪失了對國家的掌控。不久,蘇聯解體。可以說,正是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人對馬克思主義失去了信仰,全面否定歷史,不斷歪曲和丑化政治領袖,結果葬送了近70年的蘇維埃社會主義事業,埋葬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最具影響力、有著90多年歷史的蘇聯共產黨。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就是一個理想,是一個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用“中國夢”這個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國精神激發中國力量,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創造中華民族新的偉業。
1、信仰缺乏、信念動搖。共產主義“渺茫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對中國改革開放持否定態度,在涉及黨的領導等原則性問題面前態度曖昧、立場搖擺。這些黨員,在政治風浪考驗面前,就會迷失方向。
2、信仰投機。表面喊馬列口號,私底下搞封建迷信,就是典型的信仰投機。表現為“兩面人”。
3、熱衷封建迷信、精神空虛。
4、宗旨意識淡化。
1、客觀方面。一方面是西方敵對勢力的西化、分化,意識形態領域形勢嚴峻。另一方面是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和外國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侵入,腐蝕一些黨員。
2、主觀方面。有的黨員輕視理論,有的宗旨意識淡薄,不能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利,放縱個人私欲。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強大思想武器。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全黨更加自覺地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斗。
努力加強新時代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
加強理論修養,凈化政治靈魂。首先必須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有一些共產黨員態度不端正、學習不認真。有的甚至不信馬列信鬼神,熱衷于封建迷信活動。要從理論上劃清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要細化學習制度規定,采用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當前與未來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著力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加強政治修養,遵守政治規矩。必須遵循黨章,遵守政治紀律,遵守國家法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形式。
加強作風修養,提升人格力量。要進一步整治“四風”問題。糾正“四風”不能止步,要從自我做起,以身作則;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緊抓不放;要實行領導與群眾相結合,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要深入基層群眾。加強作風修養,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堅持反躬自省,加強自我修煉。在中國浩瀚的傳統文化中,“慎獨”“慎行”“慎言”無一時刻提醒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中的“微事”自覺做起。每名黨員要時常進行自我剖析,時常對照黨章對看看自己在黨員的標準上還有哪些距離?時常對照入黨誓詞、看看自己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念是否依舊?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對于黨員領導干部而言,政德顯得格外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干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廉潔齊家,防止“枕邊風”成為貪腐的導火索。
理想信念教育和黨的紀律建設,如車之兩輪,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二者同時發力,才能使黨發揮“熔爐”的作用,煅造出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合格黨員。黨的紀律是每名黨員身邊的高壓線、也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毛澤東同志曾經多次在不同場合講過,“一個沒有紀律的政黨團體就是一群山大王,成不了大事,還可能壞事”,正是如此,毛澤東同志在三灣創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將紀律和信念結合在一起,把當時一盤散沙、面臨即將崩潰的人民軍隊凝聚在一起,成為后來聞名于世、戰無不勝的王者之師。可見紀律對于任何一個團體或政黨所產生的巨大作用。黨十八屆六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紀就提出:一定要把黨的紀律擺在當前首要位置,不斷推動管黨嚴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談理想信念不是政治說辭,而應展現最真切的責任號召。我們必須筑牢精神支柱,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堅定理想信念,以過硬的黨性來增強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為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