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嬋婧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我國甚至是全世界對新興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一些課程的教育和改革上我們更應該從實際出發,根據目前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及目前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些修改和完善,使我們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秩序更加嚴格和有序。
如今的課程改革已經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真切切的實踐,但這種實踐也只是探索的過程。在教師心中課程的改革起著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以后他們進行教學時的模式,及課堂安排。同時也直接關系到上課的效率和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環境,課程設置及課堂授課形式需要注入新鮮血液,讓美術課堂真正活起來。
教師是授課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個處在教育變革時期的教師,都要能夠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制度和教學方法,來應對新課改形勢下的課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但是這要經過漫長時間的探索,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雖然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但在以前的課堂上,教師的角色是可以完全把控整個教學流程。隨著素質教育深入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出,教師的職責除了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外,更多的還是引導,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學習與思考相結合,這樣更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需要研究的問題。
我們的教學課堂通常是學校給學生安排課程,學生們按照課程的內容進行學習活動,雖然這樣能夠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但是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興趣學習上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能否在課堂的劃分上進行變革呢?比如美術課堂,我們在每個學期的第一堂課上,可以開展學生體驗課。將美術進行明確的分類:手工課堂、繪畫課堂、美術理論課堂等,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課堂的選擇體驗。喜歡動手操作的可以選擇手工課堂進行體驗,不僅豐富了課堂的內容,更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及動手能力,同時也是給喜歡手工制作的學生提供了動手的機會。喜歡繪畫的可以選擇繪畫課堂,在繪畫課堂上可以從繪畫基礎入手,進行一些素描和色彩的學習,這樣對于熱愛畫畫的同學來說,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鍛煉自己畫畫能力的場所,并且有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能在繪畫的過程中給他們一些中肯且專業的意見,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和對繪畫的熱情,并且讓他們可以對自己的興趣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對美術理論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選擇在美術理論課堂進行學習,美術理論課堂會針對學生們喜歡的美術常識,以及喜歡的美術著作進行系統的介紹及學習,讓學生們在課堂上了解到更多他們感興趣的美術知識,以及對國內外的美術畫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進行了美術體驗課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走進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課堂進行學習,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興趣,又可以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我們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正是用學生們自己的興趣來進行教育。
還有一個在美術教育中非常普遍的問題,在我們的課程安排上,通常會給美術課程每周1-2個課時,甚至在主課的課時不夠用的情況下,還會有占用美術課程的情況出現。這對美術教育來說是極不公平的。在素質教育下,學生們需要有美術課程來豐富他們的學習生活,更需要美術課程來培養自己的興趣,甚至是我們國家在培養新型人才的時候,也需要一些課程來提高學生們的藝術修養。所以美術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人才培養已經和之前的模式大相徑庭,從前追求的應試教育已經被時代淘汰,我們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及綜合能力。學生的變化也是極為明顯的,從前的課堂,學生會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課堂學習,如今,學生們接收著各方面的信息,他們觸及的領域教師也未必能夠完全了解,這就更需要師生之間更多且更有效地互動,提升課堂的品質,讓課堂成為知識融匯和知識交流的場所,讓每個參與其中的學生甚至是授課者都感受到新的教學模式所帶來的益處。
關注美術教育,深化美術教育的改革,是當代美術教育的當務之急,素質教育的目的是發掘學生的潛力和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這同時也對美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美術教育應該從課堂出發,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激發課堂活力,只有這樣美術教育才能真正地改革,有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