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明旭 林 靜
(1.廣西師范大學化學與藥學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2.廣西師范大學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堅持和完善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內談心制度和黨員思想匯報制度,把經常性的黨內生活作為教育黨員的主要手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要“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因此,探索高校學生黨支部開展組織生活的新路徑,對于加強高校黨的自身建設,發揚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和政治核心作用,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調查訪談得出,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能遵守并規范黨內生活的基本制度,按時組織召開組織生活會,組織生活內容和形式會根據大環境創新,發揮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政治核心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不同于其他學生社團活動,需融政治性、嚴肅性、紀律性為一體。訪談表明,支部開展組織生活由于思路保守,精力投入不夠,場地有限等因素,主要通過學文件、寫筆記、看視頻、聽講座的形式進行,或者以推優大會代替組織生活會,組織生活流于形式化、公式化,部分學生黨員反映所在支部的活動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形式單一、呆板,沒有吸引力,收獲不大”,導致學生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學生黨支部的組織生活較多出現學習講話、學習報告,泛泛而談,缺乏紅色主題實踐教育活動;注重《黨章》及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學習,理論性教育內容偏多,對黨員的個人綜合素質教育內容偏少;學習國內會議精神、國際時事熱點內容偏多,與學生黨員的學習和生活貼合度不高,學生黨員感受不深;此外,組織生活會上經常性強調黨員義務、責任和奉獻,往往忽略學生黨員訴求和時代發展要求,就會失去其科學性、創新性和時代性。
高校堅持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規范化,但對組織生活缺乏整體規劃與詳細計劃,對組織生活創新與發展的重視度不高,組織活動不能與熱點、實踐緊密結合;黨支部委員和學生黨員是組織生活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對他們的培養力度不強也影響了組織生活開展的質量。大部分學生黨員反饋組織生活“千篇一律、大同小異、年年如此”,出現組織生活倦怠,積極性不高,客觀表明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離學生黨員的期望有較大差距。學生黨支部的組織生活質量不高,未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無法達到良好教育的效果,黨支部缺乏凝聚力與號召力。
黨的組織生活是黨的生活的一部分。嚴格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是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促進黨員學習,提高黨員素質,黨員隊伍純潔性,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高校存在著重視學生會建設、以校園文化活動為主,忽視黨支部建設的現象,對學生黨建特別是黨支部組織生活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出現學生黨員干部的思想滑坡,錯誤地認為抓組織生活是軟任務,流于形式、疲于應付,認為只有完成好學習和社團活動等才是硬指標。訪談調研發現,部分身兼數職的學生黨員認為“所在學生組織的活動比黨支部活動重要”。分析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存在的種種問題,歸根到底,在于黨性不強、黨員意識薄弱、認識存在偏差、對組織生活的重要性、嚴肅性認識不到位。
堅持并健全完善組織生活制度是增強黨的戰斗力,提高黨員的政治素質,推動黨支部組織生活規范化的保障。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面臨著組織生活制度建設不夠有力,缺乏相應的制度和機制保障,組織生活沒有針對學生黨員的實際情況具體考慮,存在高校對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指導、支持和監督不夠,學生黨支部的的組織生活多停留“能夠開展”的層面,在組織生活創新、優化的完成方面要求較低;或是只提出根據要求按時開展組織生活,但沒有觀摩檢查、評比、激勵等相應的管理監督機制進行約束提高。
目前,在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的選配上,一般是由較為年輕的輔導員或學生正式黨員擔任,學科帶頭人和黨員教師骨干不愿意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由于行政工作和科研壓力,大部分學生黨支部書記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因沒有系統針對性的培訓學習,理論知識不足、創新意識不高,在策劃和開展高質量的組織生活時出現困境。而學生黨員在校的時間主要被專業學習、技能比賽或社團活動所占據,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黨支部工作,黨的基本理論學習不深入,對黨支部成員的特點和發展需求了解不充分,開展組織生活的內容枯燥,手段單一,活力不足,組織生活的質量無法保證。
組織生活是黨員參與黨支部重要的一部分,在落實組織生活的基本要求,實現其根本功能的同時,需要探索適應黨員實際需要的組織生活方式方法。就目前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在內容上,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發展實際需求結合不多。通常以開會的形式進行,由黨支部書記講述單向灌輸的方式為主,習慣于學會議精神、讀文件報告、看講話視頻,內容空泛,缺少討論互動,方式方法單一,組織生活缺少吸引力和感召力,黨員參加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理論教育是根本,知識教育是基礎,黨性教育才是關鍵。加強黨性修養和思想認識,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中提到“要像關心教學科研骨干的成長那樣關心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成長.....要充分利用黨校、網絡等載體,加大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高校要把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因材施教、分類培訓”,建立包含入黨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新生黨員、畢業生黨員、黨支部書記和青年教師黨員等群體的分層次培訓機制,通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分享交流、網絡平臺學習等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將黨性教育貫穿于黨員成長發展的全過程,持之以恒地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堅定全體黨員的四個自信,增強全體黨員的四個意識,鼓勵師生黨員積極參加組織生活,使高校學生黨支部和黨員隊伍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發揮組織生活會的作用,需要對組織生活的參會主體進行有效引導。最好的教育是學生的自我教育,我們要充分調動和培養優秀學生黨員積極參與到黨支部和班級的管理中去,發揮朋輩教育的方式,讓優秀學生黨員在學生群體中更好的做表率。通過喚醒,激勵和鼓舞其他同學,做好優秀學生黨員在宿舍、課堂、專業技能比賽和活動中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對于言論正確、立場堅定的評論進行傳播,促進普通學生黨員向優秀的學生黨員學習。通過優秀學生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帶動,引導學生黨支部全體黨員積極主動參加支部組織生活和支部活動,激發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活力,彰顯黨支部的先進性、戰斗力和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首先,創新組織生活內容。面對新形勢,認真研究分析組織生活的內容,通過與大學生所學專業、學術科研、校園文體活動、志愿服務等內容結合起來,貼近學生黨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在交互溝通、取長補短中,提高組織生活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其次,不斷拓寬組織生活的形式。加強師生交流互動,號召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聯合共建開展組織生活,發揮老師的帶頭示范作用,學院領導以普通黨員身份聯系學生黨支部并參加組織生活,上專題黨課,座談交流、討論評議,走近學生黨員,聽取學生黨員意見,上幫下扶,引導教師黨員主動聯系學生黨支部,關心幫助學生健康成長,主動投身學校創新人才培養。營造健康民主的氛圍,推動黨支部組織生活的規范化、常態化。最后,以“線下線上”相結合,豐富載體,拓展組織生活途徑。《意見》指出基層黨組織的活動方式有待進一步創新和發展。借助網絡新媒體的作用,建立大學生易班、QQ、微信、微博等網上組織生活平臺,發揮網絡平臺的便捷性,不斷拓寬學生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途徑,增強組織生活吸引力和感染力,系統規范黨支部組織生活。
完善組織生活工作體制,保障組織生活規范化。首先,黨支部支委在準備階段,要討論確定組織生活主題、時間,提前準備好學習材料等;在召開組織生活會議時,有主持有參與,突出主題、深入討論,并做好會議記錄;在組織生活后,支委會做好總結,把會議情況及時反饋給支部黨員,集思廣益,提高組織生活的質量管理。其次,建立考核激勵機制,保障組織生活科學化。引導學生黨支部緊密結合學校黨委中心工作和支部發展實際以及學生黨員的需求,做好組織生活工作計劃,制定具體的組織生活目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定期檢查督促各學生黨組織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加強考評監督,獎勵獎懲機制。第三,建立由黨委書記、組織員、輔導員、黨支部書記等隊伍聯動建設的領導組織機制,將黨性強、業務精、有服務意識的黨員選配到學生黨支部書記崗位上來,切實保證組織生活的有效落實,確保提高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組織到位和有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