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維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陜西 西安 710038)
作為我國“人才強國”戰略中“人才”的主要培養場所,高校的主要任務是為我國培養全方面綜合型人才。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只有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質量水平,才能使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并促進其發憤圖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建設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添磚加瓦。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高校生活相中極為重要的角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具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為其身心健康發展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保證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進而完善大學生思想理念,提升綜合素質,本文針對開展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必要性及存在主要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提出重視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豐富輔導員教師思想政治知識體系,形成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威懾力以及采用“針對性、多樣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四項大建議。
我國教育部頒布有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意見》,明確指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主要高校由輔導員、班主任、共青團干部以及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師組成。其中,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意識觀念的形成與完善以及大學生個人身心的發展其主要管理和影響作用,高校輔導員個人思想政治素養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發展。因此,開展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輔導員應清楚的認清自己的工作職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對學生進行和引導。同時,高校輔導員能應深入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思想政治問題,從實際出發,對學生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疏導解決,全面養成大學生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培養其為國家效力,成為有用之才。[1]
近年來,隨教育不斷進行深化改革,越來越多高校意識到高校輔導員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上表現出的重要作用,進而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力度,并對輔導員工作進行相應改革,強調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然而,在我國許多高校中,思想教育工作問題依然大量存在。主要表現在政治制度建設和輔導員教師自身思想政治素質水平上。
對于許多高校輔導員而言,并非每個人都具備大量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首先,一般來說,高校輔導員通常是從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干部中選拔而來的。選拔過程中,高校往往是根據學生專業課成績和社會實踐能力對學生進行評判,而忽略了學生自身思想政治素養水平及能力。導致部分思想征稅水平匱乏,甚至低下的人員充入高校輔導員隊伍中來。對高校思想政治的不順利展開產生嚴重不利影響。其次,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繁瑣復雜,往往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對學生的管理。從而忽視了自身思想政治相關理論知識的豐富和學習。因此,造成高校輔導員缺少相關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現象。[2]
目前,我國仍有部分高校輔導員對于自身職責意識淡薄,對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意識不足。在許多輔導員看來,輔導員工作只是為了完成對學生的管理,主要任務為解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配合學校完成相應學生獎助學金的評選與發放工作,而沒有真正意識到輔導員這一角色的真實定位。甚至有些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意識低下,將輔導員工作看作為未來高層工作的墊腳石,只機械性的傳達解決高校對于學生的管理文件措施,而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起了阻礙性作用。[3]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輔導員并不是管理專業出身,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由于年齡差距較小,對學生無法樹立起強大的震懾作用。許多輔導員所管理院系本非其本專業院系,使管理工作困難。并且,有許多大學生在思想上仍有不成熟現象,對輔導員產生心理和生理上的抵抗和輕視現象,進一步增加了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的阻礙程度。
受傳統教育影響,我國許多高校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仍較為陳舊,較為生硬和死板。進而使得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不感興趣,接受程度低。許多輔導員只是簡單的通過教材或傳媒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步緩慢,效率低下。
提高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使輔導員對自身有明確的職能定位。高校應根據國家教育不相關要求,重視和重申高校輔導員相關工作職責,并督促輔導員自身給予思想政治教育職能以充分的重視。只有輔導員自身意識提上來了,才能更加有效配合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展開[4]。
由于許多輔導員沒有受過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所以在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時難免出錯或遇到一些問題,嚴重影響教育工作的進行。因此,高校應重視提高高校輔導員思想學政治教育理論知識體系。例如,學校可針對此現象對輔導員進行專門的統一培訓,進行理論知識的提高和豐富。同時,輔導員自身也要密切關注這一點,利用空閑時間充分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提高個人思想政治素養。
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的缺失,不利于輔導員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影響。輔導員在自身日常工作中,在完成具體工作的同時,應注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使教育工作有序展開。高校輔導員應致力于關心每一位學生身心發展情況,聯系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切實有效為學生服務,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使學生信服,幫助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每一名學生學習生活能力,思想政治水平都是不同的。尤其在思想政治水平上,每一名學生的思想意識,思想深度都是具有明顯不同的。高校輔導員針對這一現象應該做到聯系每一名學生實際狀況,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最能提高教學效率的教育方式,其對學生身心能力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例如,高校輔導員可組織開展每周座談會形式,讓學生在此充分表達自己思想觀念,進行師生共同分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潛移默化之間,這不僅有助于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更好地進行,同時拉近師生關系。令外,還可采取通過宣傳動畫及相關比賽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5]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學形式下,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勢在必行。在此,高校輔導員承擔著樹立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的重要責任,輔導員應該從自身做起,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職能意識,完善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創新教育模式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經驗累積,進而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開展,為我國培養全方面綜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