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于蘭
嘉興市嘉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近兩年來,我公司作為“品質嘉興”大會戰建設的主力軍,承擔了嘉興子城遺址公園、南湖湖濱和西南湖改造提升工程、“一環四路”整治工程等迎接建黨百年的重大工程建設。這些工程規模大,投資額高,建設周期長,可以說,每個工程項目都有數百甚至上千張圖紙,而工程圖紙作為永久保管的科技檔案,每年的數量遞增,必然導致我公司現有的儲存庫房緊張。
圖紙檔案是重要的科技檔案,是設計部門的產品,無論是設計部門的底圖檔案,還是建設單位的基建檔案,都有著重要的憑證作用和利用價值。
在沒有電腦、打印機和復印機的年代里,工程設計人員制作工程圖紙需要先畫原圖,再描底圖,最后曬藍圖。凡是做工程的地方都離不開一卷一卷的藍圖。電腦、打(復)印機的發展使工程設計圖紙產品白圖替代藍圖成為一種趨勢,藍圖的使用數量減少。人們之所以還在使用藍圖,是因為它價格低廉。與大幅面復印機所需要的費用相比,重氮復印機要便宜得多。
藍圖類似照相用的底片,具有可以反復復制新圖,而且易于保存、不會模糊、不會掉色、不易玷污、不能修改等特點。藍圖通常是由藍色背景上的白色線條構成。較新的工藝是在白色背景上用藍色線條進行繪制。
可見,紙質圖紙會形成3種形式,即底圖(在硫酸紙上手工作圖)、藍圖(利用氨水或無氨顯影液將硫酸紙底圖復制成)、白圖(在繪圖儀上放白色繪圖紙打印輸出)。以上3種圖紙均為傳統圖紙保存形式。
計算機繪圖技術出現之后,工程設計人員利用CAD繪圖軟件畫圖,畫完后不必把圖打印出來,只是放在電腦里,那么這個CAD圖紙就是電子版的。電子版CAD圖紙使用更方便,可用郵件的方式發到別人的郵箱里,還便于攜帶,更重要的是便于修改。
工程圖紙檔案傳統保存方式主要有底圖+藍圖、底圖+白圖、僅保存白圖,但各有其缺點。
底圖是硫酸紙,一般是存檔用的,不用于生產。藍圖是由底圖曬出的,一般是用于車間生產的,是給操作者看的。藍圖作為復件,用于建設單位和建設主管部門的存檔,以及提供給施工單位用于施工。藍圖可以折成A4大小,裝盒保存,使用時打開查閱即可。考慮到環保要求,藍圖最好選用無氨曬圖顯影液的曬圖機,沒有空氣污染,對曬圖人員的影響也小得多。
白圖作為圖紙檔案,優勢明顯,可以像硫酸紙圖那樣用密集柜存放,也可以像藍圖一樣,折成A4大小,裝盒保存在檔案柜里,存放時簡單,取用時方便,但不利于存檔。
白圖不夠正式但便于攜帶,適用于現場人員。一般來說,有完整的印鑒就具有法律效力,不過最終還是以藍圖為準。
傳統工程圖紙是紙質產品,紙質檔案的弱點就是容易變形、破裂、易潮、易燃等。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圖紙電子化存放提供了可能。
經過多年的生產后,不少企業必定會積累大量的設計圖紙,這些年代久遠的設計圖紙對企業來講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圖紙數字化是保管、修改及使用這些圖紙的必經之路。紙質圖紙的數字化處理包括圖紙的壓縮存儲和圖紙的標準化處理,處理的基點在于對圖紙的理解。如何將一張紙質圖紙數字化,使數字化以后的圖紙具有較高的清晰度,更加規范化,并使數字化后的圖紙信息數據占有最小的存儲空間,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我認為,紙質圖紙數字化處理關鍵技術分為4個主要部分:圖紙理解、圖紙壓縮存儲、圖紙標準化處理及圖紙的重構。
檔案管理的“雙套制”保存是指將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同時保存。在對整個設計過程當中形成的文檔進行歸檔時,相關人員要把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一起交給檔案室。檔案人員要對這兩個檔案一并進行復核驗收。首先,因為紙質檔案是最基礎也是最原始的,管理者需要對紙質檔案進行專業和系統的管理。其次,放下傳統紙質檔案的管理,研究出一種符合現代信息化的方法,還要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
電子圖紙“單套制”保存是指對于由電子設備生成的電子文件,在進行歸檔時,只保存電子檔案,而不再生成和保存紙質檔案的保存形式。具體就是把建筑設計人員設計的圖紙文件以項目為單位,存儲到硬盤上或光盤上,需要利用檔案時,再到檔案室的計算機上讀取使用。這種檔案利用方式一方面更為方便、直觀、環保,另一方面可以減少紙質檔案的磨損,最大限度地保護紙質檔案。
近年來,在檔案工作者和計算機工作者的努力下,在電子文檔管理、數據庫建設、電子簽名技術、電子檔案加密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電子圖紙檔案具有方便快捷、空間占用極小等優點,那么,電子圖紙檔案能否取代紙質檔案?筆者認為,圖紙電子化和紙質化并行,將是當前及今后工程圖紙保存的趨勢。以硫酸紙圖或白圖作為紙質檔案存放,承擔歷史和憑證作用,同時以電子圖紙檔案為輔,通過數字化技術充分發揮其查閱方便快捷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