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楠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 濟南 250353)
黨和政府以發展經濟、穩固政治、提高民眾的文化水平為出發點,制定了一系列有關鄉村掃盲發展的政策與計劃,為鄉村掃盲的發展指引了前進的方向。鄉村掃盲運動在開展過程中雖然遇到了種種困難,但依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體現了其自身的價值與意義。
(一)民眾在文化上翻了身
鄉村掃盲最直接的成就就是幫助民眾在文化上翻了身,使許多農民擺脫了文盲的標簽,不再是無文化狀態。經過鄉村掃盲運動,農民有了文化,提高了自身的文化水平。經過鄉村掃盲的文化學習,是有一定成績的,全縣五七七一九個學員中已有八二四五名學完了第一部識字課本,增識生字三00個左右,已有二八五九個增識生字二00余個,二0七一五個增識了100余生字。①廣大學員由于對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表現了充分的學習熱情,如伍仁橋鎮焦莊站社員下地生產的時候,也要帶著書包,利用地頭休息時機進行復習,包教的也及時地包教,如該站焦秋花,她是個三十多歲的壯年婦女,在地里利用生產休息時間,一晌午學會了她的名子“焦秋花”“平洼”,提起了她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她笑著說“要是這么學習,我學一年就不是文盲了?!痹偃缫淮迩f農民們提出:“不分男女和青壯,大家都要來掃盲”“要想機械化必須學文化”的口號。群眾見面都互相談論著:“參加了學習沒有。”“認識了多少字”。如南張莊兩個孩子的婦女李銀素由不識字學會了二五0個字,能記工分,認工票,布票。學員們普遍反應:“今年比往年識字多”。
(二)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的鄉村掃盲運動密切結合著當前春耕補種、水利建設、積肥綠化等中心任務,開展了廣泛深入的思想發動和組織發動工作,廣大群眾的社會主義思想覺悟進一步的提高。廣大人民在“迎接機械化,加緊學文化”的政治口號教導下,辛勤勞動和堅持不懈的進行著學習。一般學員已普遍增識到450至550字左右,其中有2408名學員已達學習結業,擺脫了文盲狀態,并繼續參加了業余高小班學習,給掃除青壯年文盲奠定了強固的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各地民校不但堅持了常年學習,保證了學習時間,并在學員文化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大力的推動了各項生產工作,使生產密切結合學習,獲得了一定成績。在掃盲教育過程中,老師結合農業生產進行教學,使許多群眾學會了使用新式農具用品、能夠通過文字說明辨別不同的殺蟲藥劑、化學肥料等。城關民主街五十歲的老年婦女劉素琴,起初她說:“掃也掃不了我這文盲,上了年紀記性不強,丟針拉線的學也白鬧?!碑斀o她進行了社會主義前途教育后,她轉變了思想說:“世道變了,以后莊稼地里凈用機器種地啦,不識字可真不行……”因此,鼓舞了她的學習情緒,在拉水車當中,還拿出書本念著生字。②這些實例,充分說明了廣大農民學習文化的迫切要求和愉快的學習氣氛,社會主義的美好遠景鼓舞了群眾學習文化的信心與決心,掀起了學習高潮,提高了群眾的社會主義覺悟,廣大群眾參加了農業生產科學知識,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工作的開展。
(三)民眾的思想政治覺悟大幅提升
反復進行深入的思想發動工作與組織工作,提高了廣大群眾的學習熱情。針對廣大群眾和干部認為“工作多、會議忙、學不了”的顧慮,黨和政府結合發展綱要,對其進行社會主義前途教育,說明提高文化科學知識、擺脫文盲狀態是實現全面機械化的必要條件。通過在工作,生產,日常生活當中造成的困難的事實,啟發廣大群眾的社會主義覺悟,掀起一個文化翻身,使其深刻認識到沒有文化是障礙著生產力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因而伴隨著生產大發展,來一個文化大進軍,通過不同宣傳形式,如壁報、標語、俱樂部、進行串門等,改造識字環境,掛識字牌等不同形式開展了廣泛且深入人心的宣傳。廣大群眾均自愿地要求學習。如明觀店,通過黨內外的宣傳,認識了學習的重要性,糾正了“任務重,生產忙,學不了”的思想顧慮。通過宣傳,扭轉了干部群眾認為:“民校是冬天的,過年就完事的”錯誤思想,如宋固村邢浩歪說:“我過去辦民校是在冬天辦,一開春就拉倒,現在才知道,必須堅持常年不懈的學習態度,才能按期掃除文盲,加速社會主義的建設?!蓖瑫r改進識字環境,家家戶戶門口掛上識字牌?!叭陹叱拿ぁ钡目谔枺h各個角落都普遍地人人皆知,人們見面后,總是問:“你參加了學習沒有?”“認識了多少字”成了見面話。北七公排演了“夫妻識字”“文化大翻身”的短創。金小個(團員)和陳桐,許秀江等帶頭報名入學,帶動了十多個人,去年冬有一二0個人參加學習增加到二三0人投入學習?,F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參加學習,通過宣傳,發動,與串聯帶頭,使掃盲工作進入高潮。
(四)形成了良好的農村新風尚
20世紀50年代的鄉村掃盲運動幫助群眾在文化上翻了身、在思想覺悟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破除了陳舊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在思想方面,逐步掃除了游手好閑、婚姻不自由、迷信等封建思想。群眾在“學好文化,迎接機械化”的政治口號帶動下,積極學習,努力進取,提高文化水平的同時,也促進了農業生產;在婚姻方面拒絕買賣婚姻,主張婚姻自由,更多的是通過媒妁嫁娶,雙方了解之后,自由決定婚姻,不再是父母包辦。群眾通過學習知識,學習科學技術,破除了對封建迷信的崇拜,生病了知道去醫院看醫生,而不再是請跳大神的裝神弄鬼。在生活習慣方面,群眾也養成了講衛生,懂文明的好習慣。本著百花齊放,厚今薄古的方針,大力開展以普及為主,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群眾活動以業余為主的大普及運動,使廣大人民在消滅智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區別以后,成為能歌善舞的勞動人民,使勞動生產和文化娛樂都成為群眾的生活必需品;使群眾每天有電影看,每周有戲看,家家有收音機備。有二至三份刊物,每個公社和居民點,都有自己的文化娛樂場所和公園,每個居民點都有自己的獨立創作的各種專家,有一至二百個文藝活動骨干,使二分之一的社員參加文娛活動。使人民既能享受到充裕的物質生活,又能享受到豐富的文化生活。③
(一)組織整頓工作落后
掃盲運動是通過掃盲基層組織機構發揮其管理作用具體開展的,基層組織是否健全,是否能正確理解黨和政府的政策指示是其職能能否充分發揮的保證。鄉村掃盲的基層領導機構還不健全,起不到應有作用,文教委員會沒有明確專人負責,掃盲工作沒人管理,不少鄉村文教委員流于形勢,沒人領導,只有幾個民校教師支持工作,有的鄉文教干部沒有明確責任,只是虛設幾個人。如一區大南流、觀音堂,都沒有文教干部,南流鄉只一個代理人,生產一忙,就推脫不干。掃盲協會因是一個新的工作,故沒有經驗,只可依賴摸索前進,現在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是一個空架子,有的鄉群眾還不知道有一個掃盲協會。再加上思想勞動工作的不保不透,有些人還是老經驗主義的認為“入冬上學,開春不學”。沒樹立起常年堅持學習的思想。特別是農忙時堅持學習的信心不足。更重要的是不能把一切識字的人組織到掃盲協會里來;已組織起來的尚未發揮其作用,致使協會流于形式,如通過初步檢查的大五女村的協會安上了架,分了工,但未樹立起必要的會議要求和檢查制度,再加上合鄉后文教干部一時調配不齊,致不能通過會議進行教育提高覺悟,鼓舞熱情,發揮其組織作用,使掃盲運動的開展受到限制。
由于運動發展的較快,組織工作和整頓工作跟不上去,很多民眾缺乏正常地教學秩序,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高,組織上不夠鞏固,缺乏教學計劃和制度,呈現混亂狀態,因而學員識字效率很低,學員學習上不感興趣,因而流動性很大,人數不能維持經滿員,有的鄉文教干部和教師缺乏為辦好民校是無尚光榮的責任感。
(二)時間分配不夠合理
由于鄉村掃盲開展時期正處于農村生產力水平低時期,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既要完成黨和政府布置的農業生產的任務,又要完成學習的任務。在有些只認生產不認學習的干部領導下,只能將掃盲學習的時間擠占掉,將群眾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提高農業生產上。由于對學習時間缺乏適當安排,不少鄉站擅自停課,荒廢學習,據大五女村莊,三月十五以前的檢查統計,即有十二個站相繼出現時斷時續的停課現象,有四六三四名學員學習思想動蕩不安,群眾說:“要學習還是沒有時間?!眰€別駐鄉指導員,由于自己本身思想上認識不足,強制學員停課,傷害了學員積極學習的熱情,追其根本是領導本身工作忙亂被動缺乏統一的安排。又如二區北流羅站長說:“現在這小忙,打井有積肥,掃盲工作過幾天再說吧?!辈糠治慕谈刹亢徒處熞虻貌坏筋I導的支持,心灰意冷,把從縣里會議上的飽滿熱情和精神拋擲不管,使掃盲工作受到莫大損失。
(三)師資文化水平較低
掃盲干部與教師擁有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才能保證掃盲教育有質量的進行。提高掃盲干部與教師的思想水平、保證掃盲干部與教師的生活水平,才能穩定掃盲干部與教師隊伍。部分文教干部教師存在依賴思想和掙工分思想,缺乏為掃盲工作服務的熱情,如淤村教師張文卓說:“去年就耽誤了不少時間,掙不上工分,吃什么呢?”如龐各莊文教干部都文卿不主動與鄉領導交代工作,怕費勁,推諉責任。部分掃盲專業干部、鄉村文教干部教師、認為中心工作“派頭硬”,不安心本分工作,并日益興署個人主義,認為依掃盲工作沒出路,地位低,不能提拔,從而產生不服從領導,又不團結組織,又有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驕傲情緒,具體表現在有的鄉文教干部教師存有消極思想,埋怨別人不及時。因而對已入學學員思想教育做的不夠,如建立起必要的暑假實名補課、領導制度,致學員流失嚴重,即使有的暑假也不能進行補課,使學員不能樹立長期堅持學習的信心和決心,特別是對農忙學習信心不足。
注 釋:
①《安國縣掃盲情況的報告》,1956年,安國市:安國市檔案館,檔案號10-1-180-33.
②《安國縣關于當前掃盲工作情況的報告》,1956,安國市:安國市檔案館,檔案號:10-1-180-34.
③《安國縣人民委員會關于文化工作的發展規劃》,1958,安國市:安國市檔案館,檔案號:10-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