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凱方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吉林 長春 130607)
進入了大學階段,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都已經日趨走向成熟階段,這雖然是其身心發展的一個積極方面,但從整體的發展階段來看,此階段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挑戰性。因為處于這一年齡階段內的大學生,其自我管理和心理承受能力都還相對比較薄弱[1]。對外部影響因素的理解和辨別能力有限,在這種背景下,從思想層面通過加強教育為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的健康發展進行干預十分必要。
(一)高校教學條件和環境的影響
這方面的影響主要是指學校內部針對于思政教育開展的時相關的硬件設施缺失或缺乏針對性。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授課形式仍然延續著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此模式雖然在應用中有著豐富的經驗,也是學生所熟悉的,但片面性特征比較明顯[2]。對于學生來說不容易引發其參與學習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也不利于其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相關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教學,給其個人的教學水平提升造成了阻礙。
(二)來自社會大環境的不利影響
本文所探討的來自外部社會的環境的影響,是特指目前新時期互聯網與相關的先進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情況下,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現階段,網絡化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大環境的一種常態,相應的信息技術也在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互聯網平臺自由化與開放式的特征,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大學生作為我國網民的一大部分重要群體,其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其更快的接觸和吸收到了這類新鮮的網絡信息,但對于所接受到的信息的性質辨別,其在能力上還存在不足。因此,容易受到來自外部的不良信息的影響。
(一)轉變教學理念,完善硬件環境條件
高校應當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積極開展針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環境和條件的創造。例如,通過創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的方式,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術氣氛,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擁有一片專屬的教育空間和環境。另外,從校園內部的圖書館、體育館等主體建筑的布置和改造,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場所融入到與其正常的生活和學習有著緊密聯系的各個層面。例如,通過圖書館建筑的外部裝飾和改造,加強建筑主體展現出來的思想內涵。將校訓或偉大思想家的名言鐫刻在圖書館空間布局中的顯要位置上,給學生一種提示和感染的作用,使其從心里上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視。另外,充分利用校內的專項宣傳區域開展宣傳,也可以在具體的實踐主題活動的宣傳中,尋找合適的思政教育內容與其進行融合,逐步實現全方位的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中。
(二)師生全體動員,優化教學環境
第一,環境的建設和營造,與處在環境中的主體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需要通過學生和教師全面動員起來,做好環境的優化工作。首先,從大的外部環境的角度上來說,教師和院校應當注重整個學校教育風氣的建設和營造,一方面繼承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精華,教導學生要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保持住刻苦學習的精神。第二,課堂教育環境的優化。這方面的環境優化,主要是從教師的角度來講的,擔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應當從自身的角度入手,提高個人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專業教育水平,積極開發多種教育教學模式,并認清網絡和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發掘網絡環境與技術的優勢,將其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創新和發展出一種具有時代特征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三)建立健全校園監管體系,實現教育環境凈化
學校教育階段進入到大學教育,在形式上雖然一定的開放性和自由性特征,但必要的監督和管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校方應當不斷建設和完善校園內部的監督和管理體系,通過抓好相關制度的落實執行,發揮出監管作用。另外,制度建設中還應當注重人性化和科學性。力求從大學生的思想心理特征的本質出發,通過有效的途徑,監督和提醒其遵守相應的管理制度。杜絕消極信息對學生在思想上造成的不利影響,為其提供一個穩定、純潔的校園學習環境。
總之,在針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一方面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調整和更新來促進教學效果。另一方面也應當認清現實教育教學環境中的不足和未來發展趨勢,順應整體趨勢,解決問題,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