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紅
(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湖南 張家界 427000)
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是指大學生群體在長期的價值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有關客體對主體效應的根本看法,是大學生群體在處理各種價值問題時所持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態度。簡而言之,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就是以大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所表現出的核心價值觀與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念。
培養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階段我國高校的思政教學如何將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培養融入其中是每一位高校教育者不斷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在高校思政教學中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培養主要應注意以下方面著手進行。
(一)確保校本教育質量
要在高校思政教學中培養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首先要確保校本教育的質量。教師在進行高校思政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探究教材中的核心價值觀,并且在教學活動中將思政教學與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進行融合,教師積極主動運用教材中表達的核心價值觀向學生傳達正能量,從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例如,在學習《思想政治修養與法律基礎》中的“創造人生價值”與“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建設”等知識點時,教師要積極主動的探究其中包含的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完整的核心價值觀,并且通過開展思政教學,培養學生繼承并發揚我國傳統美德的意識。在開展思政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教材為基礎,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互相聯系,幫助學生理解認識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并且將其發揚光大,促使學生構建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同時對價值形成科學的判斷,促使學生真正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二)優化教學模式
高校的思政教學與核心價值觀體系教育中的理論知識較為豐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對于思政教學的學習興趣下降,學生不能真正參與到思政教學中,思政教學效果差,從而導致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不能得到良好的培養。因此,在高校思政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思政教學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思政教學中,學生真正掌握思政教學中表達的核心價值觀,進而形成屬于自身的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開展高校思政教學,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層次的理解思政教學中傳達的核心價值觀。例如,在學習《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與課程相關的視頻資料,通過生動鮮活多樣的形式吸引學生,促使學生構建完整的核心價值觀。教師還可以結合歷史人物事跡開展高校思政教學,以及為學生設置的教學情境開展思政教學等。教師對思政教學方式的優化,會使學生對思政教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投入到高校思政教學中,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三)結合和諧文化開展思政課堂教學
通過高校中的思政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教師要注重將和諧文化融入到教學中。通過結合和諧文化開展思政課堂教學,不僅可以借助和諧文化的力量加強學校文化建設,促進校園和諧性提升,還可以符合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在高校思政教學中,教師可以注重對和諧文化的講解,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相應以和諧文化為主題的思政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還可以使學生在完成思政教學活動后對自身感悟的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與理解進行記錄,幫助學生對自身形成正確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對學生有著全面的了解,在以后的思政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真正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核心價值觀。
(四)促使教師全面素質發展
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在思政教學中教師還占據著主導地位。因此,促使教師全面素質發展,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思政教學中傳達的核心價值觀念,同時可以真正使學生構建正確的核心價值觀。首先教師要重視自身專業職業素養的提升,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政教學能力。同時學校也應該注重為教學組織相應的能力培訓,促使教師能力得到提升,更好開展高校思政教學,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念,從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
綜上所述,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高校思政教學中不斷滲透,可以通過確保校本教育質量,優化教學模式,結合和諧文化開展思政課堂教學,促使教師全面素質發展等方式,在高校思政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從而使我國大學生成為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