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敏軒
(景德鎮學院思政部,江西 景德鎮 333000)
高校黨建是國家人才儲備建設的重要環節,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如何純潔隊伍,關乎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大學生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智商高、有活力、有創造力,大學生黨員除了具備一般的智力上的條件以外,更應體現其思想上的先進性和素質上的突出性,要求和標準更加嚴格。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入黨已成為很多大學生大學生涯的重要目標,如何保證質量成為各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課題。為進一步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提升大學生黨員發展質量,課題組通過對江西省內多所高校2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從大學生入黨動機、程序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
(一)對大學生入黨動機的分析
調查分析1:調查問題“你如何評價身邊學生申請入黨的行為”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非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生選擇“他們認為那是個優秀集體所以想成為其中一員”的比例只有29.8%,還有30.4%的同學選擇了“只是跟風”一項,而正處于黨組織培養階段的學生選擇前一項的高達70.8%,選擇“只是跟風”一項為0。這說明入黨積極分子對入黨目的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黨員、黨組織的先進性認同感較強,而普通學生則處于一種相對模糊的狀態,反映了新時代進一步提升黨員學生的先進性、增強大學生黨組織感染力和影響力的必要性。
調查分析2:調查問題“你認為要求入黨的學生與其他學生最大的不同是”
選擇“思想認識較高”一項的最多。同樣在兩個不同調查群體中表現出較大差異。普通學生選這一項的為39.1%,入黨積極分子選這一項的高達62.5%。
這反映了入黨積極分子有較高層次的思想認識,自我認同感更強,但是在普通大學生中的認同感卻相對弱一些。入黨積極分子普遍有較強的建設和參與意識,能夠意識自身的黨員身份而在工作中做出不斷的努力,而普通大學生對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認同感偏弱,反映了一小部分學生黨員沒有起到一個很好的先鋒示范作用。
(二)關于大學生入黨程序的分析
調查分析1:你認為從源頭上把好發展黨員入口關最主要措施
普通大學生最多一項有39.1%選擇了答案d:嚴把發展黨員門檻標準。入黨積極分子則有高達56.3%選擇了答案d。這反映了廣大學生尤其是黨員學生對新時代提高黨員建設標準的迫切要求和希望。
調查分析2:你對學生黨員的培養人的評價
普通大學生的答案分布較為均勻,各占四分之一左右。入黨積極分子則有62.5%選擇了答案c:他們關心培養對象的學習和成長;選項A(從來不知道有這種人存在)為0。
這反映了各高校普遍按照黨的建設要求,建立了培養聯系人制度,并且充分發揮了聯系人傳幫帶的作用,使學生黨員受益匪淺。但也反映出有32.5%的學生黨員并未受益于聯系人制度。聯系人制度有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的必要。
(三)對大學生黨員模范作用的分析
調查分析1:“你怎么評價身邊的學生黨員”
普通大學生有43.5%的選擇了“他們和普通人沒有區別”。入黨積極分子有41.7%的選擇了“他們事事都能起帶頭作用”
調查分析2:“對于如何更好地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
不同群體不約而同的高比例選擇了的同一選項。普通大學生有84.8%,入黨積極分子有82.3%選擇了“目前的制度很好,但操作起來有點流于形式,應在可操作性方面加以改進”
以上調查反映了大多數學生黨員在班級建設、校園建設中能夠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但也有相當部分的學生黨員沒有能夠充分發揮應有作用,在制度建設方面也有些流于形式,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四)對大學生黨員存在問題的分析
調查分析1“您認為當前黨員思想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是”
普通大學生有45.7%選擇了答案b:宗旨觀念淡薄;入黨積極分子有56.3%選擇了答案b。這個調查結果反映了學生黨員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脫離群眾的情形,在新時代大學生黨組織建設中更要加強黨風建設,加強黨的宗旨觀念建設。
調查分析2“您認為產生不合格黨員的主要原因”
普通大學生有41.3%選擇了答案b:個人主觀上黨員的思想問題,另外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了答案c:組織上放松了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入黨積極分子則有高達81.3%選擇了答案b。
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黨員主觀上的努力還有所欠缺,還需進一步在主觀上加強黨員自身的黨性修養,在客觀上加強監督和促進。
綜合以上四大類分析,可以反映出當前高校大學生黨組織建設總體狀況良好,但也存在著一些有待改進的方面。比如一些學生黨員對黨史缺乏足夠深入的認識、理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模范帶頭作用有待加強、入黨動機的不純正、脫離群眾等現象的存在,甚至有部分黨員同學沒有最基本的政治原則和立場。針對這些現象,如何結合當前信息時代的新情況、新變化,如何結合我省高校的紅色文化背景,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員和組織的建設,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探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