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復超
(四川工商學院,四川 眉山 620000)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國對于大學生的培養內容現在不局限于專業知識,而是培養大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也在綜合能力培養范圍。在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課堂中,增設成功素質教育可以切到好處的迎合所有大學生的性格特征,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可以在大學課堂中加入成功素質教育模式,可以使每個學生都發揮其優勢,還能極大地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成功的素質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成功的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培養適合大學生優秀素質為目標,量身為大學生打造符合自身的素質要求,大學生畢業后能夠迅速融入社會的一種教育模式,能夠從容面對職場競爭和壓力。
(一)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
成功素質教育是激發創造性和塑造個性的教育,在培養大學生創新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作用。大學生處在在不同的環境下學習,會養成不同的生活學習習慣,從而大學生的思考方式和為人處世也有所不同。大學生都有著鮮明的特點,成功素質教育能夠契合每個大學生的性格特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成功抓住每個學生的特點,使每個大學生都能發揮其才華。因此,實施大學生成功素質教育,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
(二)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
每個大學生有著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生長環境、職業規劃觀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大學生就會有明顯的個人特點,成功素質教育出于尊重他們的個性化發展,為他們量身打造個性化發展教育模式,有利于挖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成功素質教育同時也為他們的創業能力奠定了基礎。
(一)創業教育環境缺失、受眾面窄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模式,依然是以教室教學課堂和老師的演講為主,學生缺乏去課外實踐的機會,接觸不到新事物,盡管部分高校已經開展了創業創新教育,創業創新教育得到重視,但很多都是課本宣傳,缺乏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創新創業課程覆蓋率也很低,創業教育環境受眾面很狹窄,導致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足。
(二)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我國大學師資力量更加注重科學文化知識和綜合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師招聘要求,對師資的學歷水平,專業水平基礎理論都有嚴格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師教育文化水平和培養大學生一批綜合素質能力。但是,部分高校教師隊伍為師范類畢業學生,缺乏必要的創業經驗,還有部分實習大學生自身創業文化教育水平不夠,加之學校里部分老教師思想觀念比較保守,缺乏足夠的創新意識,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十分薄弱,缺少專業性教師人才,制約著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一)積極培養大學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氛圍
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能夠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高校應該積極開展活動加以宣傳,首先高校可以開設大學生創新創業社團,積極開展活動,例如,開展大學生創業演講PPT活動,增設豐富的獎品獎勵演講出色的大學生。大學老師應該指引學生,不斷地激勵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養成,在課堂上增添與創新創業能力相關實踐考核,為學生們營造濃重的創新創業校園氛圍課堂,為以后大學生走上社會積累一定的創業經驗,同時還能增加了一些創業人脈。
(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傳統的教育模式抑制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高校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將更多新型的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課堂上,改變先前老師為主角的傳授方式,在大學教學課堂中采取多媒體方式教學,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向同學們展示優秀成功人士的精彩創業成功經歷,和分享他們在創業中發生的一些故事,同時還可以邀請創業大學生代表,分享自己大學期間以及創業期間的經驗,還可以與學生活動的教育模式解決大學生創業的困惑。
(三)多渠道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高校以及大學生都要意識到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性,學校對于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教學的形式,應該增設更多的實踐渠道,大學生也應該積極的參加公益性質的創業活動或者學校舉行的“挑戰杯”等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去實體企業參觀學習,了解一定企業中財務及稅務的專業知識,通過了解企業經營模式增加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培養存在許多不足,將成功素質教學加入到大學課堂中,能夠全方面的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潛能。我國也亟需創業創新這方面的人才,大學生也應該認清自己的定位,把握好時代發展的潮流,努力完善自身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貢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