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波
(揚州文化藝術學校,江蘇 揚州 225009)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幾年國家對于教育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各個中職學校也開始擴大招生,但是隨著學生的逐漸增多問題也會增多。中職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就反映出很多的問題,音樂課程給人的印象都是愉悅、輕松的,但是因為一些問題的困擾使音樂課堂變成了枯燥乏味的一門課程,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
從我國的教育大環境來說的話,音樂課程的地位一直不受重視,學生甚至一些教師對于音樂課程也不重視,很多時候課程或被其他教師侵占減少學生接觸聲樂教學的機會,這樣的情況也降低了學生對于音樂的重視程度,削弱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熱情。
音樂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音樂課程本來就不受重視,教師的地位也會是不受重視的,這樣的情況就嚴重的影響了教師的教學信心。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教師的教學責任心也會被消磨的所剩無幾,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放任學生導致教學質量大大下降,也導致學生對于音樂課程沒有期待。
如今科技發達學生都有手機、筆記本電腦之類的先進電子產品,接觸的音樂類型也種類繁多,然而中職音樂教學的教材內容單一,學生對此提不起興趣。學生平時聽音樂也只是單純地聽,對于音樂相關的樂理知識了解不深所以在聽教師講解專業知識時一知半解,更加打擊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積極性。
聲樂內容大多是偏向民族音樂方向的,但是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中流行音樂隨處可見,流行音樂好像成為了社會的主流但是學生對于傳統音樂卻是知之甚少。聲樂等傳統音樂的宣傳力度少之又少所以學生對于聲樂的了解也不多更不用談喜歡不喜歡了。
學生對于音樂的認識片面,在接受流行音樂后再對其他音樂進行賞析時會缺乏耐心。大部分中職學校的學生音樂基礎不牢固,對于音樂的了解不深。所以中職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聲樂時首先要從聲樂的基礎理論知識開始,讓學生能夠理解聲樂,逐漸的喜歡上音樂。
中職學校的學生升學是有差異性的,其中有些學生對于聲樂一無所知,自身的音樂天賦也相對薄弱,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有一定的聲樂基礎先天條件也比較好。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于聲樂還是不夠了解只是簡單地認為聲樂課就是音樂課,聽聽音樂唱一唱就可以了。這種狀況是學生對于聲樂從根本上的認知錯誤,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不知道從何處開始學習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在課堂的狀況也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就聽什么,學生也不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也不知道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學習狀態缺乏主動性。
學生在聲樂學習中不僅能夠學到聲樂技能還能夠在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做人,提升自身。所以教師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重視學生對于基本理論知識的了解,并且在教學的內容中融入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素質的內容,讓學生知道聲樂教學不只是傳授專業知識的學科還是培養學生高尚品質的課程。
在聲樂教學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強主要原因是學生對于聲樂不夠了解,所以聲樂教師不僅要從學生對于聲樂理論知識的了解方向出發,還要增加學生接觸聲樂作品的機會。學生在這個階段正處于實踐能力強,對于新鮮的事物勇于嘗試的時期所以教師要把握住這一點,組織學生開辦一些簡單的聲樂歌曲表演的比賽活動,激發學生對于聲樂學習的積極性,在準備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開心的組織比賽的順利進行,還會主動地去查詢資料了解聲樂相關的知識,每個學生都是渴望舞臺的,多舉辦此類的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于聲樂的了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對于提高學生對于聲樂課程的學習興趣也有很大的幫助。
聲樂教師要明確的知道聲樂教學不只是簡單的注重學生的唱歌技能的培養就可以的,還要注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演唱能力還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音樂賞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注重學生的多方面發展,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平衡發展,為未來學生更好的學習聲樂藝術打下基礎。
雖然聲樂課程是一門技能性比較強的課程,但是學生學習聲樂不只是掌握這一門唱歌技能更多的是為了能夠從聲樂學習中升華自己,陶冶情操,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藝術。所以聲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于課程設計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