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江蘇 淮安 223003)
淮陰商業學校位于江蘇省淮安市,屬于全日制普通中專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開設有電子、信息、機電、旅游等13個專業,學校建筑面積超過12萬m2,建設有校內實訓基地3個,校外實訓基地22個,學校內設置有21個計算機機房,學生用機1000臺,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有著一定優勢。
智慧課堂強調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本,以互聯網+和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為支撐所形成的智能化、高效化課堂,其實質是基于動態學習數據分析以及“云、網、端”應用,實現資源推動智能化、教學決策數據化、交流互動立體化以及評價反饋及時化,在課堂上營造出一種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新課程理念指出,課堂教學不能僅僅是知識和技能傳授,還應該強調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智慧課堂對于教師的智慧品質和教學能力要求更高,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體驗與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展示教育智慧。從實現智慧教育角度,智慧課堂構建是基礎也是核心,更是智慧教育環境下的一種全新訴求,通過智慧課堂構建,可以實現技術與教育雙向融合,對學生智慧能力進行培養。雖然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我國開始了教育教學改革工作,但是作為根本問題的教育創新能力不足依然沒有得到解決,信息技術并沒有能夠消除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本質性問題,無論是中職院校還是普通高校,依然是以知識課堂為主,智慧課堂很多時候僅僅停留在紙面上[1]。
信息時代背景下,淮陰商業學校應該重視智慧課堂構建,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勢,創設良好課堂環境,以此來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多媒體能夠通過圖片、聲音、影像等更加直觀的方式來對知識進行展示,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其創新意識。
(一)創設課堂情境
教育教學環節,通過將知識融入情境的方式,能夠充分彰顯其活力與美感,更加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課堂情境,中職教師能夠更加直觀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呈現,以問題情境為例,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在問題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產生學習動力,以問題作為貫穿學習全過程的主線,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學習生成問題,將傳統知識學習轉化為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加強教學互動
新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中做好互動交流,將課堂教學過程看作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積極互動和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往往只能被動接受,而在智慧課堂中,信息技術應用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對教學方式進行拓展,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然后在一種全新的教學環境下,實現師生友好互動,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行培養[2]。
(三)構建學習氛圍
智慧課堂對于學習氛圍要求較高,通過構建協作學習氛圍的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充分利用協作群體思維與智慧,推動知識的意義建構。而通過信息技術應用,教師可以提前制備多媒體課件,節省課堂上板書時間,增加教學信息量,加快教學進程,當然,如果教師無法做好“度”的把握,會導致課堂教學傳輸的信息量遠超傳統課堂,甚至最終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面對新環境,中職教師應該積極尋找新的教學組織方法,為學生留出自主思考和討論的時間,一方面調整教學進程,另一方面使得學生可以逐步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
(四)關注教學反饋
智慧課堂本身屬于信息技術與教育高度融合產生的全新課堂形式,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背景下,想要確保教學效果,需要針對智慧課堂進行深入研究,了解信息技術在智慧課堂構建中發揮的支撐作用,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設計,推動智慧課堂的順利實施。教師應該保證教學反饋及時有效,使得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在課堂上的學習進展以及存在問題,發揮監督和糾正作用。從教師角度分析,也可以通過教學反饋明確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檢驗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教學質量是否可靠,對于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做好深入分析,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五)豐富教學活動
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單元知識網絡,可以將知識體系以一種更加直觀、感性的方式呈現出來,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和共同體驗,保證教學效果。中職教師應該對教學活動方式進行豐富,將活動作為突破重難點的途徑和手段,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促進教學效果提高[3]。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中職智慧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對于教師而言,需要強化自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做好智慧課堂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采取有效措施,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1]張悅,高開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英語智慧課堂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7(41):93.
[2]劉迪.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智慧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18):245-246.
[3]王愛國.中職學校“智慧課堂”構建與應用的研究實踐[J].教育信息化,2016(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