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義環
(舞鋼市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婦產科 河南 平頂山 462500)
剖宮產后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s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著床于剖宮產瘢痕處,是剖宮產術后遠期嚴重并發癥之一,隨著妊娠時間延長,可誘發胎盤植入、突發性大出血、子宮破裂甚至危及孕產婦生命安全[1]。相關統計數據顯示,CSP在剖宮產中發病率約為0.15%。隨著我國二胎政策開放,CSP有逐年增加趨勢,其治療也逐漸受到重視。目前CSP尚無統一治療措施,清宮術是臨床治療CSP常用方法,但因瘢痕處滋養細胞已侵入子宮肌層,常規清宮時,易造成難以控制的大出血[2]。近些年隨著血管栓塞介入技術不斷發展提高,其在各種出血性疾病中應用較為成功,但在CSP治療效果如何,臨床少有報道。為此本研究選取86例CSP患者,探討子宮動脈栓塞術聯合B超引導下清宮術治療CSP的效果。
1.1一般資料選取舞鋼市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服務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CSP患者。均符合《婦產科學》中CSP相關診斷標準[3];且血清HCG檢測結果為陽性。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年齡為25~38歲,平均(31.25±3.01)歲;孕次為1~4次,平均(2.51±0.55)次,其中1次剖宮產史23例,2次剖宮產史16例、3次及以上者4例。對照組年齡為26~39歲,平均(31.67±2.03)歲;孕次為1~4次,平均(2.63±0.43)次,其中1次剖宮產史24例,2次剖宮產史15例、3次及以上者4例。本研究經舞鋼市婦幼保健院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 行B超引導下清宮術治療:肌內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米非司酮口服50 mg/次,2次/d,持續用藥3 d,第4天口服600 μg索前列醇,2 h后行B超引導下清宮術。
1.2.2觀察組 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B超引導下清宮術治療。子宮動脈栓塞術:取仰臥位,常規消毒腹股溝區,鋪巾,局部麻醉,于右側腹股溝區用Seldinger技術穿刺,置入5 F鞘管及子宮造影導管,先進入左側髂內動脈并進行造影,查看子宮動脈走形情況,選擇性進入子宮動脈。通過導管注入25 mg甲氨蝶呤后,推注明膠海綿顆粒(直徑1~3 mm)進行栓塞,并再次造影查看栓塞情況。用同樣方法處理另一側。術后平臥12 h,穿刺側下肢絕對禁止活動6 h,并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及下肢皮膚溫度、顏色等。術后留置導尿管24 h,常規應用抗生素。子宮動脈栓塞術后72 h后行B超引導下清宮術清除胚胎。
1.3觀察指標統計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情況,包括子宮切除、大出血、中轉開腹、清宮術中出血量、HCG降低至正常水平用時及住院時間等。

2.1子宮切除、大出血與中轉開腹發生情況觀察組子宮切除率為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大出血發生率、中轉開腹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子宮切除、大出血、中轉開腹發生情況比較[n(%)]
2.2清宮術中出血量、HCG降低至正常水平用時及住院時間觀察組清宮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HCG降低至正常水平用時、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清宮術中出血量、HCG降低至正常水平用時及住院時間比較
目前CSP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多數認為剖宮產術中子宮肌層及內膜遭受損害,造成連續性中斷,術后切口愈合也于切口處形成局部凹陷性缺陷,患者再次妊娠后受精卵在缺陷處著床繼而發生CSP[4]。
目前臨床上對于CSP治療尚未規范化,藥物及外科手術是其主要治療手段,其中藥物雖對機體損傷小,但治療時間長,且使子宮出血風險增加。而傳統外科手術對機體損傷較大,大出血及子宮破裂風險較高[5]。近年來,隨著血栓栓塞技術在各類出血風險較高手術中的成功應用,其也逐漸在婦產科疾病中得到應用。子宮動脈栓塞術是指在腹股溝韌帶下與股動脈交接搏動最強處進針穿刺,通過導管將一定劑量的栓塞顆粒推送至子宮動脈及分支末梢血管,對血管進行封堵。術后72 h行B超引導下清宮術,子宮部分血供已被切斷,可有效減少清宮術中的出血量,確保手術順利實施,減少中轉開腹的風險,達到清除胚胎的目的。韓艷等[6]將子宮動脈栓塞術用于剖宮產瘢痕妊娠清宮40例患者,治療成功率高達92.5%,且僅出現4例輕微發熱及腹部或臀部疼痛等并發癥,說明子宮動脈栓塞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大出血、中轉開腹發生率、清宮術中出血量、HCG降低至正常水平用時、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均<0.05),提示子宮動脈栓塞術聯合B超引導下清宮術治療剖宮產后瘢痕妊娠患者,可降低清宮術中出血量及中轉開腹發生率,并縮短住院時間,促進疾病良好轉歸。
綜上,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及B超引導下清宮術治療剖宮產后瘢痕妊娠患者,可降低其清宮術中出血量及中轉開腹發生率,縮短住院時間,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1] 李魯宏,洪文婷,蔡佩雅,等.子宮動脈栓塞術聯合B超引導下清宮術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療效及優勢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8):1775-1776.
[2] 于翠革,黃劍峰,李玢,等.選擇性子宮動脈栓塞聯合清宮術治療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53例[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10):1343-1344.
[3] 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268-274.
[4] 胡玉芹,劉萍,梁偉國,等.子宮動脈栓塞術后清宮與腹腔鏡下病灶切除術在子宮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5,36(9):1026-1029.
[5] 黎燕飛,劉華敢.經陰道超聲對剖宮產后瘢痕子宮憩室的診斷[J].現代臨床醫學,2017,43(3):201-202.
[6] 韓艷,張俊娣,楊露.子宮動脈栓塞術對剖宮產瘢痕妊娠清宮效果的影響及安全性[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7,9(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