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敏
(濮陽市人民醫院 普外二科 河南 濮陽 457000)
腹部自身解剖結構及術中切割、縫合等操作特點決定其術后疼痛,不同程度疼痛會導致術后不同強度心理應激反應,引發不良心理狀態。疼痛的發生機制較復雜,性別、年齡、環境、認知、情感、家庭關懷等因素均可影響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且由疼痛引發的抑郁、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會加重疼痛感,從而干擾消化系統及內分泌系統。據統計,11%~80%腹部疾病患者圍手術期會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且負性情緒及疼痛會影響手術治療效果[1]。圍手術期科學的護理干預對其術后恢復有重要影響。本研究選取114例擬行手術治療腹部疾病患者,通過分組對比,研究圍手術期心理疏導對腹部疾病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濮陽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14例擬行手術治療的腹部疾病患者,依照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各57例。觀察組男23例,女34例,年齡24~65歲,平均(45.21±8.85)歲;其中腸道手術者13例,胃部手術者25例,肝膽手術者19例;對照組男24例,女33例,年齡25~64歲,平均(45.86±8.53)歲;其中腸道手術者15例,胃部手術者24例,肝膽手術者1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年齡<65歲;②臨床診斷明確;③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功能障礙者;②伴有嚴重精神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1.3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包括入院指導、術前常規檢查、飲食指導、口頭健康教育等。觀察組在對照的基礎上接受心理疏導,自入院開始,給予心理干預30 min/d,具體如下。①了解患者心理狀態,宣講心理狀態對手術治療效果及術后康復的影響,并給予耐心疏導,通過溝通交流減輕其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②介紹疾病相關知識、麻醉原理、方法、用藥安全性、手術治療過程、效果及對未來生活的影響,并說明手術可能產生的不適及其產生原因、應對方法等,緩解患者緊張、恐懼情緒,增強治療信心;③術中與患者及時溝通,疏導其焦慮心理,予以精細護理及人文關懷;④術后講解鎮痛方法,鼓勵患者適時下床活動,每天保持適量運動,通過聽舒緩音樂、閱讀報刊等方式放松心情,轉移注意力。
1.4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患者兩組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心理狀態,包括人際關系敏感、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等,評分越低說明癥狀越輕,心理健康狀況越好。②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估對比兩組術后疼痛程度,共10分,其中差:>8分;可:6~8分;良:3~5分;優:<3分;優良率=(良+優)例數/總例數×100%。

2.1心理狀態干預前,兩組人際關系敏感、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等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干預后,兩組人際關系敏感、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等心理狀態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2.2疼痛程度觀察組優24例、良27例、可5例、差1例,優良率為89.47%(51/57),對照組優15例、良17例、可20例、差5例,優良率為56.14%(32/57)。觀察組術后疼痛的優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995,P<0.05)。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狀態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術前患者的緊張、恐懼等情緒可導致機體處于亞應激狀態,提升其疼痛敏感度,而疼痛感會進一步加劇其不良情緒,引發應激反應[2]。由于患者缺乏鎮痛相關知識,術后自我管理行為較差,部分患者因疼痛影響其有效呼吸及咳嗽,從而不愿下床活動,引發腸粘連、肺部感染、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因此,加強術后疼痛控制對患者術后恢復有重要意義。傳統的術后疼痛護理多以藥物鎮痛為主,作用有限,不能從根本上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郭春霞[3]研究指出,過度焦慮會導致體內茶酚胺、腎上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抑制傷口組織再生,從而增加機體對感染的敏感性,影響傷口愈合。華迪[4]研究指出,心理疏導有助于降低患者負性情緒,調整心理狀態,提高治療依從性,調動其主觀能動性,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人際關系敏感、軀體化、強迫癥狀、焦慮等心理狀態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觀察組術后疼痛優良率高于對照組(89.47%比56.1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說明給予腹部疾病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心理疏導,能改善其心理狀態,降低術后疼痛程度。本研究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干預,盡量消除其不良情緒及由不良情緒引發的增敏性疼痛,減輕術后患者疼痛,從而使患者處于最佳狀態。術前通過了解患者具體心理狀態并予以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術中與患者加強交流,幫助其消除疑慮,合理控制情緒,提高戰勝疾病信心,術后通過介紹有效鎮痛方法及鼓勵患者適當鍛煉增強其心理應對能力,從而緩解其焦慮情緒。另外,通過講解疾病及手術治療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有效避免心理應激反應。
綜上所述,圍手術期心理疏導應用于腹部疾病手術患者護理中,能改善其心理狀態,緩解術后疼痛,值得推廣應用。
[1] 周蓉芝.麻醉蘇醒護理減少腹部手術患者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的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9):1438-1440.
[2] 樊獻軍,譚黃業,肖詠梅,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部創傷圍手術期的應用[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6,41(1):41-45.
[3] 郭春霞.綜合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焦慮情緒及疼痛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2):383-384.
[4] 華迪.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對腹部手術患者圍手術期疼痛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14,31(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