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開發英語晨讀校本教材,幫助中職學生提升文化自信。通過語言的魅力向中職學生展示古漢語與英語轉換之美,傳遞向上向善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增強國學修養、熱愛自身文化,同時把優秀的文化成果和文化精神食糧傳播到世界各地。
【關鍵詞】中職學生 文化自信 英語晨讀校本教材
【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中職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實踐研究”階段成果,課題批準文號:ZJ2018006。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8-0111-02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學校是文化創造和傳播的重鎮,是交流思想、傳承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前沿陣地。因此,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通過真實生動的案例或體驗活動,使學生接受優秀文化熏陶,提升他們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使他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熱愛和崇敬之心。
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中華文學七朝六絕唱,更是歷史文化的精華和文化珍品。這些古漢語所創造出來的優美意境,提供的心靈上的碰觸,不以此為母語的人很難體會其中的美。
隨著全球化社會的發展,人們的交流不僅僅止于語言的交流,對各自的文化背景的熟悉也是必不可缺的。但是中職學生往往在學習語言課程時,沒有將自身的文化好好的吸收、傳承下去,也沒有了解所學語言代表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
一、中職學生的文化自信現狀及分析
1.多元化文化的沖擊
在網絡科技日益發達的全球背景之下,中職學生了解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廣,來自的不同的文化沖擊也波動或者影響著傳統的價值觀,同時受到沖擊的還有文化本身。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待感恩節、圣誕節的熱情遠超中國自己的節日。
2.民族文化教育的缺失
因為應試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在學生在校學習階段中是最為缺失的。學生只有在課外閑時到各個博物館才能領悟到民族文化的優美及傳承,而課堂上從來學習的內容都是只與考試內容有關的。而教師也因專業的限制,在任課時也大多憑自己的理解與經驗,并不能系統的傳授系統文化教育。
3.中職學生的自身特點
中職學習階段是結束了義務教育的應試教育,完成中職學習即將走上社會,步入工作崗位的一段學習時期。面對應試教育的壓力、面對青春期心理變化的困惑、面對社會轉型因素的挑戰,中職學生往往更傾向于接受西方快餐式文化帶來的放松與自由。
二、為提升中職學生文化自信,開發英語晨讀校本教材研究的方向
1.引導中職生選擇文化價值,提高文化鑒別能力
通過開發英語晨讀校本教材,用課程補充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及背景,對比我國的文化及背景,知道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所以在開發英語晨讀校本教材時,可以選一些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詩歌,讓學生在熟悉中英文語言的同時,也了解各自的文化。
2.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
很多的中職學生學習表現很差,但是唱起英文歌曲卻唱得很好。有一次作文,有一個學生寫道:When I was young, Id listen to the radio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這是來自Carpenters的”Yesterday Once More”。請她朗讀自己的作文的時候,她還唱了一遍。學習成績平平,英語學習表現很差的她,卻因為熱愛一首歌,反復的模仿到熟練。 所以要開發英語晨讀校本教材時,可以加進學生感興趣的歌詞歌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結合傳統文化,調整晨讀模式
選定教材后,如果使用呢?原有的晨讀課多以學生齊讀或者帶讀形式為主,這種形式老套,約束了學生的自由發揮。因為,需要去調整晨讀模式。所以為了合理利用晨讀時間,促進晨讀效率,可以推薦學生采用多種朗讀模式。比如前十分鐘采用個人閱讀式,選定自己感興趣的文化專題進行閱讀、背誦,體會傳統文化之美;中段十分鐘采用小組合作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傳統文化之美;最后十分鐘采用比賽式,讓幾個學生邊表演邊讀,鍛煉學生的語言模仿力,也能幫助學生傳播傳統文化之美。
通過開發英語晨讀校本教材,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學到傳統文化帶來的一些心理體驗和處事經驗。通過加強古代語和英語之間的文化比較,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興趣,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也要在新時代中實現文化產業創新,推動其與互聯網,旅游等產業的結合,在不斷的創新實踐中,進一步自強,自信,自勵,為實現新目標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參考文獻:
[1]曾瑞玲.多元文化視野下的中職學校民族文化自信培養探討[J].廣西教育.2017.(26)
[2]張楠.高校英語教育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中的作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10)
[3]黃光煒.文化視域下的中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研究——以華東師大一附中為例[D].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