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呂丹
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移動化、人工智能等基礎技術促使 IT 環境發生重大變革,物聯、感知、識別、邊緣計算等催生泛在網絡,連接和計算能力發生質的飛躍,工業企業將置身于全新的生態體系和商業環境之中,連接將被重構,商業模式將被重新定義。

>> 王文京:有一條可以讓企業數字化轉型便捷的實現路徑就是企業上云。
2017年8月19日,江南水鄉烏鎮,在這個歷史與現代,科技與文化交匯的古鎮,以“財務云,引領智能財務新時代”為主題的大企業財務管理轉型高峰論壇成功召開。大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產業互聯網發展聯盟、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來自中國鋁業、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山東信發集團、新鋼聯冶金有限公司、鞍鋼集團、天士力控股集團、延長石油集團、海航集團、澳洋集團等企業高管,與五百多位業同仁齊聚,共同探討大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升級路徑和未來財務發展的道與術。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在大會上發表主題為《邁向云端創變未來》的演講。
王文京認為,無論是產品創新,還是客戶運營,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因素:技術。技術一直在影響和改變著商業,改變著每一家企業。從歷史上看,從結繩記事到算盤,到計算器,再到計算機,最后到今天的互聯網,每一代技術都在深刻地影響和改變當時那個時代的商業。今天我們又進到一個新的商業時代。之所以說它是一個新的商業時代,是因為我們這個時代商業的基礎技術出現了一個大換代,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六大技術: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在前面三大技術基礎上催生進化的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兩百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由蒸汽機、煤炭、鐵路三大技術引爆的,現在這六大技術又在變革我們這個時代的商業。
有一條可以讓企業數字化轉型便捷的實現路徑就是企業上云。今天大家都充分享受到了中國高鐵運輸系統帶給我們出行的便利,但并不是我們每個人,每家企業要去研發、投資、運營一套復雜的高鐵系統,也沒有哪個企業可以單獨做出這樣的系統。只需要買一張高鐵票就可以享受這樣的服務。
企業上云也是這樣,以前企業搞信息化要買一堆設備,養一批專業的技術人員,還有很多復雜的工作要做,一次性投資也不少。但是,到了云服務階段,企業只要根據自身的業務和管理需要,直接選購云平臺上對應的服務,按照使用情況付費就可以了。
企業上云的方向到底是什么?王文京認為,企業上云不只是IT的升級,更重要的是通過上云實現企業的業務創新,管理變革,還有把金融服務嵌入進來。Gartner對這個問題有一個專門的研究,認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涉及三個層次:行業的重新布局,企業自身的重構,每個員工的重塑。
幾年前王文京曾經提出“所有的企業都會是互聯網企業”,或者今天我們講的所有的企業都會成為技術公司,“所有的企業都將是金融企業”,就是金融化發展的企業。王文京認為未來的企業只有兩種:要么是新生代企業,要么是數字化重生的企業。新生代企業就是一開始就按照數字化、或者說互聯網化、云化的模式建立和運營的企業,像很多新創業的互聯網公司、科技創新企業。數字化重生的企業就是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自我進化,創變發展的企業。正如主管工業的浙江省領導談到的,三年后如果你的企業還不上云,很可能就會走不下去了。這也就是說通過上云,實現數字化轉型(互聯網化轉型)一定是所有不屬于新生代企業的必由之路。浙江省今年推動的“十萬企業上云”行動計劃已經成為浙江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在全國也形成了極大的示范效應。
中國鋁業:致力于打造智慧財務云,做央企共享服務的先驅者,創新財務系統架構,重構財務信息系統平臺,助力戰略管控落地。
信發集團:服務流程統一,服務規范標準;業財流程融合,業財數據同源;組織人員精簡,經濟效益顯著:原財務人員107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成立后減少為62人,精簡42%;管理職能轉變,服務觀念增強。
山西新鋼聯:通過建設阿米巴經營的信息化平臺,為企業實現阿米巴經營提供了支撐,使得企業的阿米巴管理的有關制度和規則能夠通過信息化實現標準化,并且可以及時的將經營過程通過阿米巴經營會計系統及時反映出來,利于企業的及時觀察內部運營的狀況: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的支持;支持阿米巴獨立核算;支持企業的業務財務的一體化應用;打通了生產自動化系統與ERP系統之間的壁壘;實現可視化管理;價值創造,提供企業經營管理的數據積累,為企業進行更多角度的經營分析提供數據的支撐,為企業管理創造更多價值。
就大企業財務管理如何轉型的話題,領軍企業高管與業界同仁分享了通過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和深入實施管理會計的成功實踐經驗,而這幾家企業亦獲得了大會頒發的2017年企業互聯網最佳應用獎。
談到技術管理和財務的融合與創新,用友網絡助理總裁付建華談到,中國具有一定規模的大企業,一定能親身感受到過去十幾年中財務信息化演進過程所經歷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會計電算化;第二階段是業財一體化;第三階段是財務共享及云化、管理會計全面信息化、智能化,更確切的講,很多大中型企業都進入到了財務管理和技術升級的3.0時代,它和2.0時代最大的區別就是信息化將會從企業內部走向全社會,首先它是基于C/C架構的社會化商業平臺的社會級的信息化應用,其次是財務管理的信息手段會融入到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僅僅停留在核算、報告、報表或資金的結算等層面,在財務管理的很多創新動作當中,都有財務管理的平臺、技術和高科技手段的使用;第三也是更重要的,就是在3.0時代財務管理的信息技術的特征表現為云化與智能化。
付建華強調,未來五年,大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焦點為“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和“共享+云化+智能化”,管理創新目標為“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共享財務”,這是中國財務實踐者在實踐完畢后總結出來的,也是被大家所認可的管理的成長轉型方向和架構目標。而在此過程中,技術是源動力,配套的技術創新、系統及云服務更加生動及豐富。
在談到基于混合云的智能財務新實踐時,付建華提及,引入混合云模式是共享服務領域的創新表現。大企業在財務轉型過程中,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打造管理會計新職能、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是轉型的主要抓手和落腳點。尤其財務共享在大企業不斷得到實踐:各機構聚焦業務開拓與發展,后臺職能剝離、引入共享經濟思想,建立FSSC,服務區域或全球、專業化分工,實現高效&低成本及高價值、推動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升級。同時,據2017中國共享服務領域調研報告結果顯示:規模100億以上的企業,有更強的動力建立共享服務中心;年收入100億人民幣以上的受訪企業中,76%的企業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年收入100億以下的企業中,38.1%的企業建立了共享服務中心。也就是說,很多成熟的共享服務中心或者已經搭建的共享服務中心接下去的發展方向有三個,第一是數據共享中心,啟用數據的管理職能、分析職能;第二是云服務中心,比如說命名是企業數據中心,同時把IT和數據管理的職能也放進去,這也代表了云服務中心的基本特征和趨勢方向;第三是全球多職能中心GBS,當共享中心成功運營以后,開始向人事、采購、業務、客服等等方面去擴展,真正的像西方企業一樣將來能夠做成端到端的共享服務中心。

在2017企業互聯網大會財務云分論壇演講最后,付建華簡單闡述了她對基于公有云的社會化財務及智能財務的理解。她指出,完全基于公有云的財務實踐和智能財務在中國市場上也已經開始起步,現在已經有不少中型企業和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開始接受全部上云,比如說要構建財務共享系統,有不少企業與廠商探討的方案是直接以公有云的方式來租賃,租賃使用核算系統和共享服務系統,滿足運營訴求,這是公有云的一種表現。用友今年也推出了公有云當中的核算云,可提供自動化實時化的做賬、記賬、實時賬表、財務分析、財務桌面服務;內嵌財務機器人、智能助手等智能應用實現財務自動化、智能化。如果企業能夠接受這種模式,將來也可以在IT系統采購的時候考慮云服務,以提高會計處理效率,釋放財務生產力至管理會計和戰略會計,引領企業財務轉型,讓財務更智能。
暢捷通云作為用友云中的小微企業云在此次大會中亮相,暢捷通希望通過“人財貨客一體化”管理,從而協助小微企業實現生意管理全面升級,在會上獲得了廣泛的關注。暢捷通云作為用友云發展3.0時代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企業服務產品的目標,就是通過普惠科技使得“技術”能夠實實在在地落地,幫助小微企業更快發展。暢捷通的愿景是構建起一個社會化商業的基礎設施服務,讓小微企業也能戰勝大企業。對于小微企業來講,這無疑是極大的降低了生產成本,通過借助暢捷通的技術創新就能實現自身經營成本的結構性優化。
暢捷通總裁楊雨春表示:在云時代,“連接”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要素。未來商業社會的一個核心特征就是精準,比如精準廣告、精準營銷等。而只有業務和數據在線,才能實現精準。在線是上云的前提。保證精準,就要用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暢捷通云服務基于連接的屬性,可以實現精準營銷、精準管理。
在云時代的新經濟模式下,小微企業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從傳統的記錄走向交易,業務全部在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廠商能夠為小微企業提供一些智能的分析工具,告訴企業哪些產品好銷,銷售和管理環節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就可以讓小微企業事半功倍。

>> 楊雨春:在云時代,“連接”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要素。
楊雨春多次強調暢捷通在“連接”方面的優勢:暢捷通一邊可以連接客戶的數據和應用,另一邊可以連接稅務局、銀行,中間則通過智能的連接、機器智能學習技術等保證了交易的自動化、智能化。我們不是簡單地將財務和管理軟件搬到了云端,而是基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充分利用了互聯網的連接屬性,幫助小微企業管理生意,將人財貨客一體化,實現小微企業營銷和管理上實現質的改變。
暢捷通目前擁有的付費企業用戶,占據了用友體系客戶數的90%以上。在云時代的新經濟模式下,小微企業的生意、運營、管理模式也在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