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

2018-01-25 05:30:22王世偉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上海200235
圖書館建設 2018年4期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文化

王世偉 (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 上海 200235)

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是2016年7月筆者在《當代中國公共圖書館建設應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創新》一文中較早提出的[1]。2016年11月,筆者在《新一輪中國城市圖書館的創新發展論略》 一文中對此作了進一步的闡述[2]。誠如《爆裂:未來社會的9大生存原則》一書所提出的現代世界生存的9大原則之一為“實踐優于理論”[3],當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實踐同樣優于圖書館服務的理論研究。當代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需要由技術變革和理論創新來共同完成。如果說,當代中國的經濟需要建設現代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那么同樣,中國公共圖書館也需要建設全域服務體系以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高質量發展。中國公共圖書館在進入21世紀以來的豐富多樣、精彩紛呈的全域服務創新實踐,智能連接、立體覆蓋的全域服務的未來愿景呼喚理論工作者對全域服務進行更深入的實踐總結和理論闡述,本文試圖去完成這樣的任務。

1 全域服務的提出與服務拓展提升

1.1 全域服務的概念

所謂全域服務,就是在構建完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目標的指導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和保障下,將公共圖書館的物理建筑服務空間、讀者的學習工作空間、用戶的社會公共空間、公眾的家庭生活空間、網民的網絡數字空間等融為一體,將公共圖書館館員與廣大服務對象融為一體,實現服務資源的全域連接共享,實現服務推廣的全域整合協同,實現公共圖書館無時空邊界的服務。全域服務為更多讀者、更多群體、更多城鄉帶來了無限跨域的服務時間及空間和服務資源內容,是對以往服務空間、服務資源、服務關系、服務秩序的完善與重構,是構建開放型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題中應用之義。全域服務是大數據時代和智能時代的新信息環境下進一步完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空間結構變革的必然發展,是新時代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動力機制變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展延伸公共圖書館服務空間、優化和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鏈質量的創新理念和實踐,將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進入全域能級整體提升的新階段。

1.2 全域服務對單域、多域服務的突破和超越

1.2.1 全域服務最本質特征就是“全域”

多少年來,公共圖書館更多的是著力于單體建筑內物理空間的各類服務,或將各單體圖書館聯合成服務共同體,也有走出物理空間的流動圖書館,但基本上還是物理空間的延伸,還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與社會協同融合共建共享的社會空間的多域服務。當自動化浪潮來臨之際,圖書館開始打破單域服務的圍墻,逐步跨出傳統物理空間服務的藩籬,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向線上拓展,但限于圖書館自身技術和廣大館員、讀者的信息素養水平,單域服務向多域服務的發展還相對有限,單域和多域服務的樹木尚未形成全域服務的森林。現在提出的全域服務并不是對單域和多域服務的否定,而是一種新空間和新境界的升華;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不僅互相促進,而且兩者還為網絡空間服務創造了豐富內容和現場體驗等服務的基礎,網絡空間又為物理空間和社會空間的服務提供了超越時空、無邊界的信息服務平臺和知識傳播通道。全域服務較之單域和多域服務是一種更高視野、更廣范圍、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融合型、共享型、協同型、智能型的新服務域。

1.2.2 大閱讀時代

全域服務是一種大服務,是對以往局部空間、局部時間、局部群體、局部網絡的小服務和中服務的超越和升級。上海圖書館館長陳超用“大閱讀時代”來形容全域服務的新境界,可謂十分形象貼切[4]。全域服務正在形成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全空間立體覆蓋、全社會關注協同、全民參與助力、全要素動能轉換、全流程開放互動的服務新形態,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內外資源進一步整合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全域服務不僅提升了服務理念和服務管理,也將倒逼公共圖書館服務全要素的轉型升級,促使公共圖書館進一步打破邊界,以更開放的姿態融入連接一切的時代,以實現由單域和具體吸引向全域和綜合吸引的服務提升,由“公共圖書館+”到“+公共圖書館”的機制轉變,構筑協同一體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新生態,形成公共圖書館服務設施的全域建設、服務資源的全域配置、服務內容的全域共享、服務項目的全域共推、服務數據的全域連接、服務效能的全域提升、服務管理的全域覆蓋,從而使公共圖書館服務品質得到全域優化提高。全域服務在公共圖書館基于專業性主體創新的基礎上,會進一步推動公共圖書館將讀者服務做大、做強、做好,從而為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創新帶來面向全域的大空間、大格局、大連接、大統籌、大服務的新思路和新路徑。

1.2.3 向社會和網絡空間的突破和超越

全域服務推動了自循環和閉環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向開放共享轉型,打破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孤島圍墻,推倒了公共圖書館服務資源的獨體煙囪,開辟了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廣泛連接的康莊大道,充分體現出公共圖書館社會化的文化價值與專業價值,突破了公共圖書館以往單域和多域服務的局限,營造出物理社會網絡都是服務區,業內業外都是服務鏈,城鄉處處都是服務點,人人都是服務員的全新服務新業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1%,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與此同時,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的使用率均出現下降,手機不斷擠占其他個人上網設備的使用;中國網民人均周上網時長已達27小時[5]。互聯網的發展不斷為公共圖書館服務帶來挑戰和機遇。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戴維·溫伯格在《知識的邊界》一書中將網絡化的知識比作最聰明的房間:“當知識變得網絡化之后,房間里最聰明的那個,已經不是站在屋子前頭給我們上課的那個,也不是房間里所有人的群體智慧。房間里最聰明的人,是房間本身:是容納了其中所有的人與思想,并把他們與外界相連的這個網。這也并非是說,網絡正在變成一個具有意識的超級大腦;而是說,知識正在變得與網絡不可分離。”[6]當網絡空間已經不可或缺并逐漸成為更多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方式之際,全域服務直面網絡空間的挑戰,順應了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發展趨勢,在發展定位上破解了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提升網絡空間運維能級的難題。

2018年1月,《人民日報》以《上海圖書館的數字進化論》為題進行了相關的訪談。1996年上海圖書館新館開放,在全國首批引進了國外較為先進的圖書館系統管理軟件;2000年開始,上海圖書館又在全國率先開始建設中心圖書館“一卡通”借閱系統,之后又先后推出了手機圖書館服務以及微博、微信和客戶端;2010年底,上海市中心圖書館“一卡通”實現市區(縣)、街道(鄉鎮)基層服務點的全覆蓋;上海圖書館2017年度的文獻采購資金為1.3億,僅次于國家圖書館,其中30%~40%用于數字資源[7]。上海圖書館的數字進化為公共圖書館由物理空間向社會和網絡空間的突破和超越提供了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實踐解讀。

1.3 全域服務是社會歷史對公共圖書館服務提出的新要求

1.3.1 全域服務體現了新時代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8]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需要在服務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基礎上,突出全覆蓋性這一最重要的特征,這也是解決新時代中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中讀者日益增長的對美好文化生活需要與現階段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矛盾的關鍵所在。全域服務針對這一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和痛點,精準發力,是公共圖書館服務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現階段中國公共圖書館服務正面臨物理空間和傳統服務局限帶來的挑戰,如傳統的入館外借量持續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由于物理空間有限,眾多公共圖書館新館落成和總分館一卡通后的讀者服務數據高速增長率也已難以為繼;由于不同館的物理空間環境和各類服務資源的落差,一些公共圖書館形成了門庭若市與門可羅雀現象并存的“貧富懸殊”現象。對于公共圖書館服務中城鄉和地區的差異、對于仍在日益增長的讀者文化閱讀和知識學習的新需要,全域服務將為完善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供解決現實矛盾的新理念、新路徑和新舉措。

1.3.2 全域服務體現了當代經濟社會和學術文化整體性發展的特征

當代人類社會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網絡空間正呈現交叉匯聚的關聯性發展,呼喚經濟、社會和文化進行全局性綜合創新和整體性全面發展。公共圖書館倡導并實施全域服務,正是順應了這樣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環境。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公共圖書館與社會關系的關聯度不斷加深,全域服務在整體性發展中可以更好地體現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統籌性、協調性、均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并以此更好地體現公共圖書館服務中所秉持的人本理念。總體優于要素,系統優于個體,全域優于單域和多域,這是當代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必須遵循的創新邏輯。全域服務將服務的所有時空和要素加以連接和整合,提供了當代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空間規模效應和最優模式。全域服務是加強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頂層設計,體現了統籌協調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網絡空間的關聯性與協調發展,體現了全域深度融合服務的整體性發展,彰現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思維,將推動公共圖書館在邁向未來中實現服務戰略和服務路徑的優化和重構,將成為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助推引擎。

對于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體系建設,既要有物理空間點線全域布點的具象,也應有讀者感知與體驗為切入點的關鍵要素全域布局的意象,即要通過關鍵空間區域、重要時間節點、痛點所在通道、短板所處空間、主體服務品質等,在全域服務的時空中體現出具象和意象的有機結合,為讀者帶去更多的深層滿足感和意外驚喜。

1.3.3 全域服務是新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肩負的社會責任

公共圖書館作為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的公共文化設施,理應樹立關懷人類社會命運的長遠眼光,即超越個體、關懷人類,超越當下、關懷未來,這應當是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應有的境界。而全域服務正是新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肩負的社會責任的體現。

全域服務正在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發展的新潮流,而這種新潮流正在為業界內外的學者所認知。英國國家圖書館在展示未來發展時提出了作為國家圖書館的新定位,即作為巨大的原生數字內容和數字化內容的管理者;作為新的數據集合和數字內容集合的創造者和分析者;作為完善復雜數字環境中數據與知識關聯標準的專家;作為跨領域以及連接研究與企業創新的中心[9]。隨著智慧圖書館新理念和新實踐的不斷進步,有學者認為智慧圖書館應在4個方面肩負起社會責任,一是支持社區與城市建設,二是支持行業領域發展,三是支持國家發展戰略,四是支持人類文化傳承與發展[10]。而全域服務正是公共圖書館承擔這樣社會責任的理念和舉措。

1.4 全域服務將帶來難以估量的溢出價值

1.4.1 全域服務的正能量和潛在價值

全域服務的帶動效應將產生巨大的溢出價值。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優化了物理空間,拓展了社會空間,滲透了網絡空間,延伸了家庭空間,它帶來的是時間的節約、效率的提升、空間的融合、社會的協同。從歷史觀察,它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效率和效能;從未來觀察,它為人類社會的知識學習和文化空間發展提供了以往無法比擬的服務品質,將給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正能量和潛在價值。全域服務提供了更多的連接和互動,不僅在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物理空間,而且在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社會空間和網絡空間提供了數量急劇增長的社會互動,人際交互的密度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走高,為人際知識的更多外溢提供了機會和可能,也為持續創新和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發揮了公共圖書館的作用。美國圖書館從20世紀90年代起創建了連接式學習空間,秉持興趣驅動、同伴互助和學業導向3大基本原則,這一新學習空間的創新,與全域服務的創新理念和信息環境異曲同工[11]。

1.4.2 “Z一代”與“α一代”

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1世紀中期,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Z一代”(一般指1994—2010年出生)到2035年,正好是25歲至55歲,到21世紀中期,他們將步入中老年期,他們可以說是強國一代,也是公共圖書館在新時代服務的主要讀者群體。這一群體出生在完完全全的數字時代,他們每天都盯著目光所及的屏幕:手機、平板電腦、電子閱讀器、電子游戲機,他們普遍具有創造力和創新能力。這一代人幾乎不看報紙和電視,如果公共圖書館仍然用原來物理空間的服務方式,顯然無法滿足他們的文化需要。而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正是適應了他們的信息行為習慣和知識信息獲取的方式。還有學者把出生于2010年之后的一代稱為“α一代”。“α一代”自出生以來就擁有iPad和智能手機,在網絡論壇上他們能夠在短短幾秒鐘內將一個想法變現。顛覆性的技術變革讓“α一代”成為最具有改造能力的一代。“α一代”的整個成長年月都受到技術快速迭代的深刻影響,社交媒體的體驗正從視覺和聽覺轉變到觸覺中去,平臺可能與原來一樣,但已從帶有鍵盤的電腦上轉移至一個個觸摸屏上,他們將這些技術極其自然地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12]。面對日益成為公共圖書館服務主體的強國一代,全域服務不僅順應了他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也將引導青少年讀者跨空間、跨領域、跨學科學習,為他們創造一種新型的學習環境并為他們走向社會做好準備。

1.4.3 終身學習與全域服務

終身學習的廣泛新需要和信息技術的新環境為全域服務提供了無限的想象力,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與文化、科技、互聯網、房地產、出版發行、商業購物、城市交通、工青婦群團組織等多行業多維度的融合,把公共圖書館服務融入全域服務的大格局,變“孤島式服務”為一體式服務、融合式服務、協同式服務、嵌入式服務。在全球大都市圖書館中,新加坡公共圖書館有不少在商場和購物中心設立圖書館的經驗,有的設在商業中心的公共圖書館名字中帶有@的標識,如烏節圖書館、唐城圖書館、濱海藝術中心圖書館等,新加坡政府通過適當增加商業建筑容積率的政策來鼓勵支持在商業中心預留空間提供公共圖書館服務,形成了公共圖書館服務與商業空間的有機融合[13]。這樣的全域服務也在中國不少城市中涌現,為市民帶來了微閱讀、輕生活、慢休閑、詩意學習,既提升了城市品質和市民素養,也為市民的終身學習提供了處處可讀的學習空間,彰現了全域服務的社會文化價值。

2 全域服務的時間與空間邏輯

全域服務體現出線性時間與立體空間的延伸、穿越、塑造、融合、選擇、感知,為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帶來了時間與空間的豐富邏輯。

2.1 時空延伸

全域服務之“域”,既有時間概念,也有空間概念。全域服務為社會提供了永不閉館、無邊界服務的公共圖書館。當一個個圖書館在早上開館之前以及傍晚或晚上閉館之后,各類自助服務、24小時服務、線上服務將服務的時間延伸至1天的24小時、1月的30天或31天,以及1年的365天的所有時段;當公共圖書館在物理空間的基礎上不斷通過“圖書館+”向社會空間和網絡空間延伸之際,人們對于傳統到館服務的空間概念開始發生改變。人們發現并看到,原來城市和鄉村的公共圖書館隨處隨時都在,原來公共圖書館還可以有創意空間、虛似體驗、科普教育、技術展示、音樂欣賞、藝術展覽、學術演講、網絡直播、有限印刷、跨境檢索、館際互借、聯合參考咨詢、兒童玩具出借、城鄉文脈閱讀行走……,人們對于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開始有了新的認識。

全域服務的時空延伸,形成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加N的服務新業態,將形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服務鏈的無限延伸,形成了公共圖書館館舍內外一體化、城市鄉村一體化、讀者館員一體化,線下線上一體化,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體現了服務空間布局真正意義上的全覆蓋。

杭州拱宸書院通過“+閱讀”推進了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時空延伸。該書院位于京杭大運河杭州沿岸,近旁就是玻璃幕墻高聳的商業綜合體和橋西歷史街區,拱宸書院通過兩層小木樓將公共閱讀服務與現代商業文明和古老傳統文化巧妙連接,并以大運河上著名的拱宸橋命名。書院內設置的藏書,皆與大運河有關。書院左側一間約20平方米的小屋命名為“廿四書弄”,其寓義即為24小時全天開放,讓閱讀更有溫度[14]。不僅如此,杭州圖書館還通過“玩具借閱”延伸“信用+”空間。2018年2月,杭州圖書館的“玩具圖書館”推出“玩具借閱”活動,短短1個多小時,160件玩具就被“搶借”一空。自2017年4月23日杭州圖書館率先推出“信用借還圖書”服務并開啟“圖書館+信用”新模式后,杭州市所有公共圖書館現已實現以互聯網信用系統為憑證的無證借閱,全國數十家公共圖書館也已加入這一信用服務體系[15]。

2.2 時空穿越

全域服務不是一個平面概念,而是一個立體概念,不是一個微觀獨體概念,而是一個宏觀綜合概念。全域服務帶給讀者的是公共圖書館空間服務的連貫性和整體感,讓廣大讀者感悟時空壓縮和距離縮小甚至零距離連接。全域服務的時空穿越克服了諸多服務點線圈群的局限與困境,使服務環節的顆顆珍珠形成了貫穿性,在全域的視野下讓服務更為流暢。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知識庫、智慧數據的發展,使圖書期刊、檔案文物、人物資料、地理數據、事件信息、學術知識等可以實現時空穿越,形成跨時間、跨空間、跨載體、跨語言的深度關聯并形成讀者所需要的知識圖譜。在公共圖書館的網絡服務空間,讀者與館員和文獻資源之間似乎只差一次鼠標點擊和一下手指滑動。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時空穿越將為讀者提供“現場云”服務,這種服務依據大數據、云計算和智能連接技術,突破了傳統媒體只依靠一種或幾種元素的表現形式,音頻、視頻、文圖各顯神通,公共圖書館既保證了信息知識的即時性,又為線上讀者營造了感性直觀的現場感,為讀者營造了載體即時轉換、時空瞬間穿越的神奇感受。上海圖書館在線上服務中與上海東方廣播中心的“阿基米德”電臺節目App進行音頻服務的合作,為用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高品質廣播節目個性化推薦服務;并在其中開設了“上海圖書館社區”,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朗讀片斷,其中經專家評選后的部分內容將會固化至有聲讀物之中,讓讀者在時空穿越中擁有沉浸式的體驗[16]。

當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萬物計算、萬物賦能日益深入之際,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全域服務為讀者提供了計算化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知識邏輯,為讀者展現了可視化的城域、業域、線域、網域、外域的知識圖譜。需要指出的是,全域服務“空間”所指的不僅是社會、文化、地緣和網絡的外在空間,也同樣包括公共圖書館建筑內的物理空間。隨著數萬至十萬平方米巨型公共圖書館建筑的不斷出現,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也應實現在建筑物理空間的時空穿越,這對于讀者和館員而言也顯得十分必要。

2.3 時空塑造

全域服務的時空塑造打破了時間古今的線性邏輯和固定時空的前后界限,塑造了新的時間和空間的滲透,體現了時間和空間的生產性質,讓讀者享受空間的時間感和時間的空間感。2018年春節期間,國家圖書館創意設計了抄寫《永樂大典》的文化體驗,精選館藏《永樂大典》中一些寓意吉祥的書葉,制成抄書紙,內容包括新年祝福、情人節專屬“相思鋪”等,在面向讀者開放展示的同時,邀請讀者一起臨摹抄寫《永樂大典》中的經典篇章[17],使“文獻源頭、民俗文化、當下體驗”3個時空層面交匯疊映,是一次成功的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時空塑造。

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時空塑造借助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將為人們帶來融媒體的信息交流傳播新形式,如電子咖啡館、線上閱讀沙龍、網絡講座社區、手機游戲平臺、公共創意空間、文化經典朗讀亭、傳統文化體驗場,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通過音頻錄播、視頻錄播、視頻直播、圖文分享、在線問答等,將為讀者塑造更多的服務形態和模式。

為國家和各省市人代會和政協提供公共圖書館的決策咨詢服務是國家圖書館和各省市公共圖書館在全域服務時空塑造方面的積極探索。例如,遼寧省圖書館自2000年開始為省“兩會”提供服務至今,已堅持了18年。2018年1月下旬,遼寧省圖書館組織參考咨詢館員分赴省政協委員、省人大代表主要駐地,設置信息咨詢服務臺,開展現場專題資料推送、期刊借閱、閱讀推廣、課題咨詢、信息檢索、電子書借閱等綜合文化信息服務,并將流動圖書館開進人大代表駐地遼寧大廈,為代表現場辦理圖書證,開展圖書借閱服務[18]。

全域服務的時空塑造也在公共圖書館形成了“空間轉換”的現象。例如,紅遍網絡的朗讀亭在2017年前后曾先后來到北京、廣州、杭州、上海等城市,為廣大讀者塑造了新的學習體驗微空間。又如,一些公共圖書館在塑造創意空間方面進行了積極而有益的嘗試,將原本是企業界、科技界、教育界的眾創空間轉換轉移至公共圖書館的建筑空間內,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了公共圖書館的空間塑造功能。據統計,我國至2017年12月已建成4 298家眾創空間[19],但如何在創意空間中提供專業化和差異化服務,這是公共圖書館在時間空間塑造中應當思考的問題。全域服務的空間轉換也表現在公共圖書館空間人性化設計和智慧服務上,當讀者步入公共圖書館并在書吧內設置的“太空艙”里讀書時,就如同感覺來到了家庭空間;讀者在物理空間的虛擬現實技術體驗中,又瞬間如身臨網絡空間。

2.4 時空融合

全域服務揭示了各大服務空間互相交叉融合及彼此滲透交融的發展特點,體現出公共圖書館與其他社會行業的磨合、組合、整合與融合,實現了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橫向融合、縱向貫通。不論是物理空間還是社會空間抑或網絡空間,讀者和館員可以在各大空間中穿梭,交流信息,進行互動,激發創意,產生靈感。

全域服務是一種發展的哲學和辯證思維,順應了服務的所有空間是普遍矛盾又普遍聯系的發展邏輯,將各大空間的矛盾運動作為全域服務發展的內在動力,為公共圖書館帶來了特定空間和無特定空間相結合的讀者服務。

中國公共圖書館的創新實踐為我們展現了多樣性的時空融合的服務案例。上海嘉定區圖書館創造性地設計了一種微閱讀的形式——“微閱讀·行走”,以區內園林藝術和歷史人文為載體,組織部分讀者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行走,通過實地參觀探訪和專家專場講解相結合來探索學知行融合式的閱讀學習,以全新的方式打開嘉定的文化和園林,并深入學習其中的歷史文化和科技知識[20]。這是館內外學知行合一式的時空融合服務例子。廣東湛江足榮村2016年以來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文化旅游,原本廢棄的村小學也被改建修飾成一個集圖書館、咖啡廳、手工坊、青年旅社于一體的“昌公書局”,其中圖書館共有5間,收藏有文學、歷史、經濟、政治等各類書籍上萬冊[21]。這是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通過“+圖書館”模式而形成的時空融合服務的例子。

全域服務的時空融合已遠遠超出公共圖書館領域自身的意義,全域服務推動了出版業、新華書店、物流業、電子信息產業、房地產業、城市交通行業等與公共圖書館的深度協同和合作,形成公共圖書館業界內外互相促進,推動了城市鄉村整體文化品質的提升,增進了人民群眾在文化服務上的獲得感。

2.5 時空選擇

全域服務采用的是一種精準思維,即通過全域服務充分滿足讀者的自由個性,為廣大讀者提供自主型、個體化、自適應的服務選擇,在主客互動中實現精準化和精細化的服務。全域服務營造的也是一種人性化的服務空間,在空間上所展示的自然的邀請、區位的密度、氣場的吸引、家庭的溫馨、身心的自由、動態的張力、體驗的感悟,令讀者有一種想往的沖動,并為讀者提供了隨遇而讀般的自由選擇和全域觸達般的方便快捷,“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思想在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中得以體現。

在時空選擇上,全域服務為讀者提供了以時間換空間或空間換時間的更多選擇,24小時的自助服務,永不閉館的線上服務,手機、電子閱讀器、微博微信和公眾號服務,地鐵、商廈、公園、醫院、書店、機場、公交車、咖啡館等公共空間的服務……全域服務如水銀瀉地般地無縫嵌入到了城市鄉村的公共空間和家庭空間,為讀者提供了閱讀學習的豐富選擇性和便捷性;公共圖書館和城鄉的社會閱讀空間通過創意設計和微更新吸引了更多讀者為閱讀而停留。

全域服務時代需要服務升級。老年人的休閑閱讀,中年人的提高閱讀,青年人的就業閱讀,少年兒童的校外閱讀,反映了不同年齡層讀者的不同閱讀要求;而不同讀者群和個體也具有不同服務空間的認同性和習慣性,有的更加喜歡公共圖書館的物理空間,甚至于每天按時到訪,也有的則是更多選擇社會閱讀空間的方便和隨意,還有的則幾乎沉浸于網絡空間的學習交流之中。作家張愛玲的寓所中沒有書房,起居間也沒安排書桌,只有餐桌和椅子,她認為這樣方便些,有了書桌,反而顯得過分正式,寫不出東西來[22]。張愛玲對寫作空間的認知對全域服務是一個很好的注解,即每位讀者對于學習閱讀和思考研究環境的要求是各自不同的,全域服務正可以滿足這些不同群體和個體的多樣化需要。同時,不斷數據化、可視化、可計算化的圖書館資源在提供與利用方面已可以按照個性化的需求度身定制,自由選擇進入路徑、閱讀載體和知識工具。在讀者自主把控時間和地點的基礎上,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將以更精準的方式為讀者提供他們感到合適的信息與知識服務。需要補充的是,全域服務的時空自由選擇還要和時空相對約束相結合,即讀者的時空選擇要建立在讀者的閱讀時空軌跡與信息獲取規律的基礎上來發展,要建立在文明上網與遵紀守法的基礎上來引導,公共圖書館服務大數據的分析應用將為這樣的時空約束提供數據支撐。

2.6 時空平衡

全域服務是一種系統思維,注重文化資源的分布和空間組合,將服務的點、線、圈、面視為一個整體和統一的系統,在發展中平衡,在平衡中發展,并不斷通過時空統籌協調實現新環境下的時空再平衡。全域服務的時空平衡體現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均等化和全覆蓋,使圖書館服務資源發揮更大效益和效能,也使有所局限的物理空間向社會空間和網絡空間擴容,使局部空間矛盾向更廣范圍疏解擴散,使各獨體空間的讀者承載壓力得到緩解,也使更多的讀者可以就近得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

例如,河南省許昌市在全市推進建設智慧閱讀空間,分別在廣場、學校、公園、高鐵站、迎賓館等地建成12個智慧閱讀空間,每個閱讀空間藏書量為2 000余冊,可實現24小時免費開放及各網點之間、網點和市圖書館之間的通借通還[23]。2017年,許昌市在市區再次建設70個電子圖書借閱點,為市民提供了更加優質便捷的數字閱讀服務,構建了“15分鐘閱讀圈”[23]。2018年初,南昌市首個城市24小時自助圖書館在青山湖區羅家鎮文化廣場正式啟用開放。自助圖書館占地面積150平方米,藏書8 000余冊,設有電子書刊借閱機自動辦證設備,市民只要刷身份證就可進入,使公共圖書館服務空間在市中心廣場實現布局[24]。2017年11月,杭州首個醫院書吧在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投入使用,該書吧由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和杭州圖書館利用醫院的門診大廳聯合推出,在醫院門診大廳提供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服務。書吧面積約600平方米,共有60余個閱讀專座,免費提供婦幼保健類科普圖書千余冊和無線上網等服務[25]。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這樣的“新安書屋”服務點已按照“均衡布點,化整為零”的思路,在社區、醫院、行政辦公樓等人群相對集中且安全便捷的區域建成了11處[26],使閱讀推廣服務從公共圖書館內延伸拓展至更多社會空間。以上例子都說明了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體系的構建,有效地推進了公共圖書館服務資源的時空動態平衡。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時間和空間邏輯已經并將進一步深入形成時空感知的邏輯,如人臉識別、綠色建筑以及數據全域感知基礎上的數據計算和數據分析等。

3 全域服務在中國公共圖書館的實踐與創新

全域服務在中國公共圖書館界已有了多年成效卓著的實踐探索,創造了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不同新模式。通過館內外和城鄉一體的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新框架,正在實現并不斷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的全覆蓋。

3.1 城鄉一體總分型

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關于在中國公共圖書館推行總分館制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城鄉一體總分型的全域服務創新模式。2007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特別強調了城鄉一體全域服務的發展思路:“鼓勵具備條件的城市圖書館采用通借通還等現代服務方式,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社區和農村延伸”[27]。在此前后,長三角的上海、嘉興、蘇州、杭州等城市,珠三角的深圳、廣州、東莞、佛山等城市以及東中西部諸多不同規模的城市先后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總分館城鄉一體服務模式,公共圖書館的城鄉全域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配置、統一管理、統一開放時間,并構建起統一的開放共享平臺,為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創造了新經驗。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特別強調了縣級公共圖書館在全域服務中的作用,指出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城鄉聯動機制。以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為中心推進總分館制建設,加強對農家書屋的統籌管理,實現農村、城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整合和互聯互通”[28]。

繼上海圖書館2000年提出建設特大型城市中心圖書館的發展目標之后,深圳圖書館于2003年提出打造“圖書館之城”,經過10多年的實踐探索,如今深圳公共圖書館已在全城遍地開花。據統計,深圳全市已建成公共圖書館620個,其中市級圖書館3個,區級圖書館8個,街道及以下基層圖書館609個,城市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240臺,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29]。深圳從創辦深圳讀書月到建設圖書館之城,從實現市民文化權利到推動全民閱讀立法,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所倡導的全民閱讀已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符號和價值追求。2010年11月和2017年5月,《圖書館之城建設指標體系研究》和《深圳模式——深圳“圖書館之城”探索與創新》先后出版,對深圳圖書館之城的全域服務創新實踐進行了指標體系創建、實踐經驗闡述和理論研究總結[29]。

縣級公共圖書館在全域服務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引領下,中國縣域總分館制正在全國普遍推行,形成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中國經驗。例如,山東省廣饒縣2015年建立了以縣圖書館為總館、各鎮街圖書館和縣直部門圖書室為分館的總分館體系,形成了覆蓋全縣、城鄉一體、功能完善、資源共享、管理規范的圖書館服務網絡,全縣9個鄉鎮街道各分館圖書資源統一納入到總館的服務鏈中,實現“一館辦證、多館借書、多館還書、通借通還”;各鄉鎮分館還在60多家村農家書屋設立了村級服務點,擴大了圖書資源共享范圍[30]。

3.2 主題活動推進型

主題活動推進型是基于“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創新發展模式,如深圳福田區公共圖書館聯合社會閱讀組織、各街道以及基層公共圖書館,通過2016年啟動的“社區閱讀激活活動”,逐步建立社區閱讀服務體系。這一活動形成了幾個特點:一是創新公共文化供給機制,讓閱讀資源、公共文化服務產品和文化志愿者下基層,形成“閱讀+公益+社會力量”模式;二是聯合市區閱讀推廣人資源,形成“領讀人+社區讀書會”特色,提升閱讀推廣品質;三是建立基層“閱讀志愿者”隊伍,開展小書架進家庭和換書活動,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閱讀推廣,培育全域空間的閱讀氛圍[31]。

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人流最密集流動的空間。不少圖書館都進行了地鐵閱讀推廣活動,如2017年8月8日,由浙江圖書館、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市地鐵集團聯合推出了“彩虹悅讀在浙里”的地鐵閱讀專列主題活動,杭州地鐵2號線專設了閱讀地鐵專列,共有6節車廂,每節車廂有1種顏色,代表著1種閱讀主題,分別有兒童“相約童話夢”、愛情“關于我愛你”、武俠“相忘于江湖”、科幻“未來的未來”、推理“真相只有一個”、歷史“歷史的天空”6個主題,每天循環行駛在杭州地鐵2號線上,專列車廂門還精心設計兩位“地鐵導讀人”[32]。這趟以閱讀為主題的地鐵專列,形成了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主題活動推進型的新模式[32]。

3.3 社會協同共建型

如果說全域服務中“城鄉一體總分型”和“主題活動推進型”更多的是基于“公共圖書館+”發展模式的話,那么全域服務中的“社會協同共建型”則更多的是基于“+公共圖書館”發展模式。從“公共圖書館+”到“+公共圖書館”、從“閱讀+”到“+閱讀”,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正在形成社會積極主動協同共建的新格局。

書店成為近年來“+公共圖書館”和“+閱讀”的重要社會空間,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圖書館2017年11月正式啟動了“鴻雁悅讀”計劃活動,探索公益性文化機構與營利性文化企業的深度融合,建立了“公共圖書館+書店”的合作模式,充分發揮新華書店網點資源優勢,將新華書店的賣書與圖書館的看書功能整合起來,讀者既可在書店買書,又能辦理讀者卡、借書還書、閱讀學習,并且創建了覆蓋全市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搭建起以讀者需求為基礎的包括圖書館、新華書店在內的三方共享數據、共享需求、共享渠道,實現了在圖書業務、借閱、閱讀活動等方面的無縫對接。“鴻雁悅讀”計劃2018年底將全部實現全市9個旗縣區政府城關鎮、公共圖書館、新華發行集團網點、政務服務中心等網點全部聯通,并在全市及旗縣、村的各社區文化室、居委會、書店、圖書館、咖啡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文化場所投放“閱讀共享書箱”[33]。又如,由上海市徐匯區圖書館牽頭,依托區域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聯合區域內具有閱讀元素的實體空間和社會閱讀推廣組織及個人于2017年成立了“匯悅讀書香聯盟”,成員涵蓋咖啡館、民營書店、企業書屋、樓宇白領中心等10多家“書香驛站”,并在各個社區構建起76家“書香坊”,眾多紅色閱讀亭也將成為聯盟新成員,以打造“沒有邊界”的全民閱讀新格局,讓書香飄散到城市的每個角落[34]。這是公共圖書館與書店等多機構多行業協同共建進行閱讀推廣的例子。

也有許多書店主動融入全民閱讀推廣的行列,不僅是對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補充,也提供了諸多有益的啟示。例如,集圖書、咖啡、文化沙龍等為一體的閱潮書店2017年在廣東珠海斗門區商圈開啟,為居民帶來新閱讀、新美學、新生活,為人們展示了“邊喝咖啡邊讀書”的學習生活方式,涵蓋了諸多休閑元素[35]。不僅如此,近年來還相繼出現了“快閃書店”“24小時書店”“共享新書”“飛鴿傳說”“住宿書店”,可謂精彩紛呈,如上海思南書局·概念店所建的被譽為“人文心臟”的“快閃書店”,在2017年11月5日正式揭幕后的60天內,邀請60位作家每天駐店與讀者面對面;60天后概念店全部拆除,作別市民[36]。思南書局·概念店以晶瑩剔透的人文心臟為造型設計創意,打造溫馨又夢幻、環保又現代的建筑空間;在30平方米的空間中,有1 046個書籍品種,3 000余本圖書,100多個文創品種,30余張1970年代的經典唱片,旨在推廣全民閱讀和推動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的內容建設[36]。

除書店外,還有不少體制內外的行業也加入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和閱讀推廣的行列,特別是民間圖書館的大量涌現,使得全域服務更具豐富性、多樣性和多元化,如荒島圖書館、悠貝親子圖書館等。又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青少年宮于2017年11月推出的公益書吧“如斯書吧”[37],上海環球港大型商廈2017年新辟了1平方米的圖書館[38],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歷史風貌區閱讀點2017年7月揭牌,旨在探索市民閱讀、風貌保護、街區更新、產業發展并舉之路[39]。這些體制內外社會協同共建的例子為全民閱讀提供了處處能讀、時時可學、屏屏皆通、行行加入、人人享用的閱讀新空間和新形態。2018年1月1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書店也是圖書館》的文章,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下各業各業“+圖書館”的發展趨勢[40]。

社會協同的多方合作共建,使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使閱讀學習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

3.4 物流配送便捷型

這是基于大數據、物聯網和物流業快速發展環境下的全域服務的創新發展模式。物流配送作為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供應鏈的一部分,其宗旨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好的服務內容精準、便捷、就近送達讀者手中。人工智能帶來的萬物感知、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發展趨勢為網上預約下單、快遞送書到家的創新服務提供了信息環境。蘇州圖書館、杭州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等近年來都已先后開啟了這樣的全新服務項目。

2014年9月,蘇州圖書館率先推出了“網上借閱、社區投遞”服務。在這一新服務項目的試點區域,每個點安裝有36個智能書箱、1個24小時還書機,并配有無線上網和自助網上借閱設備;讀者通過蘇州圖書館網上借閱平臺和“書香蘇州”App與郵政的物流配送相聯系,所借閱的圖書在兩天內便送達讀者指定的就近圖書服務點,使借書就像下樓取份報紙一樣簡單[41]。此后,杭州圖書館于2016年12月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推出在線淘寶購物式的“悅借”服務。讀者在手機上選書、下單、支付,杭州圖書館則與當地郵政合作,實現圖書快遞上門[42]。類似的服務2017年3月在浙江圖書館的微信號上開通,讀者在線上下單“買”書,物流以最快的速度送書到家[43]。

物流配送便捷型的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順應了讀者對公共圖書館服務便捷性的新需要,以物流配送為依托,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模式,創造了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新路徑和新經驗,折射出中國特色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創新發展的中國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嘉定區圖書館自2016年起將“全域服務”明確為該館“十三五”期間服務升級的發展思路和舉措。2017年,該館在迎接全國公共圖書館第六次評估定級的匯報材料標題即為《以評促建,全域書香》,其經驗體會分為4個方面:一是全域覆蓋,均等化布局保障文化民生;二是全域服務,多元推廣共筑閱讀之城;三是全域均等,數字化探索對標精準便捷;四是全域參與,社會化實踐凝聚升級合力,成為中國公共圖書館中以全域服務作為服務整體創新的先行者[44]。

4 全域服務與公共圖書館的未來發展

4.1 公共圖書館法制建設與全域服務

2012年以來,中國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法制建設不斷深化,通過一系列軟法和硬法的施行,全域服務在依法實踐中不斷提升。

4.1.1 《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

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標準《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GB/T28220-2011)(以下簡稱《規范》),成為我國文化領域第一部服務規范的國家標準[45]。《規范》在“總則”第2條中規定:公共圖書館服務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為讀者提供就近、便捷、可選擇、溫馨的服務,這里已蘊含了全域服務的思想。《規范》在“服務資源”的“網絡與寬帶接入”條款、“服務效能”的“遠程服務”條款、“總分館服務”條款、“電子文獻使用量”條款中分別對電子服務資源、網絡服務的基礎設施、電子文獻的使用等作了具體規定,明確提出公共圖書館應利用互聯網、手機等信息技術手段和載體,開展不受時空限制的網上服務。這些具體標準為公共圖書館開展全域服務提供了規范標準的軟法引導。

4.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以下簡稱《保障法》),是我國文化領域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重要法律,與《規范》相比,其全域服務的思想更為全面、更為深化、更為具體,在各章多項條款中均有所體現,如在第1章“總則”第4條提出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務要求,第8條對國家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的要求,第11條鼓勵和支持發揮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作用的要求,第9條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和流動人口等群體提供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第13條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規定;在第2章“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第15條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合理確定公共文化設施的種類、數量、規模以及布局,形成場館服務、流動服務和數字服務相結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的要求,第25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興建、捐建或者與政府部門合作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的規定;第3章“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第27條各級人民政府應支持開展全民閱讀的要求,第30條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應當加強資源整合、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為公眾提供互聯網上網等公共文化服務的要求,第33條關于統籌規劃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實現基層網絡服務共建共享,推動利用寬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廣播電視網和衛星網絡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提高數字化和網絡服務能力的要求,第34條因地制宜提供流動文化服務的要求,第35條重點增加農村地區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第42條國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捐贈產品等方式,參與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規定;第4章“保障措施”第48條對鼓勵社會資本依法投入公共文化服務,拓寬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來源渠道的規定等[46]。這些都為全域服務提供了多方面、多層次、多維度的國家法律支持和保障。

4.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在歷經十幾年后終于出臺,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標志著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事業有了根本的法律保障。無論是明確公共圖書館的地位和發展方針還是加強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規定;無論是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還是對社會參與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的要求,都為中國公共圖書館事業和全域服務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國家法律制度層面的保障。

在《保障法》的基礎上,《公共圖書館法》在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方面規定得更為明確和具體,如第1章“總則”第3條對公共圖書館應當將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作為重要任務的要求,第4條對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自籌資金設立公共圖書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政策扶持的規定,第7條對國家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的要求,第8條鼓勵和支持發揮科技在公共圖書館建設、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的要求;第2章“設立”第13條對建立覆蓋城鄉、便捷實用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建設堅持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參與,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人口數量、人口分布、環境和交通條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確定公共圖書館的數量、規模、結構和分布,加強固定館舍和流動服務設施、自助服務設施建設的規定;第3章“運行”第31條中對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因地制宜建立符合當地特點的以縣級公共圖書館為總館,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村(社區)圖書室等為分館或者基層服務點的總分館制,完善數字化、網絡化服務體系和配送體系,實現通借通還,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向城鄉基層延伸,總館應當加強對分館和基層服務點的業務指導的規定等[47]。可以預見,隨著《公共圖書館法》的宣傳貫徹,將進一步推動全域服務走向廣度和深度;同時,以全域服務理念深入宣傳貫徹《公共圖書館法》,也將進一步創新和提升新時代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境界和品質。

4.2 全域服務與圖書館深化改革

全域服務推動了公共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但同時公共圖書館領域還存在著服務體系建設有待加強,服務功能和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各方力量參與積極性有待進一步調動,數字化閱讀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48]。以上這些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發展中的不均等不充分的現實問題和短板,需要在深化改革中予以破解。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呼喚公共圖書館要有全域服務的新作為。《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等為我們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指引和保障。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同樣,公共圖書館也面臨著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問題。張曉林在《顛覆性變革與后圖書館時代——推動在識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文中認為:“……那就必須跳出對固有模式的幻想性依賴,直面這場‘灰犀牛危機’,從紛雜變化中把握行業演變的重大趨勢,利用變革帶來的顛覆力、洞察力對行業本質及其服務形態進行創新性思考和設計,主動前置變革措施,為我們服務的對象以及我們自己創造新的未來。”[9]我們必須認識到,只有構建并提升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體系的水平才能進一步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體系在新時代的發展。更高質量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有全時空、全要素、全連接的服務鏈為基礎,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可持續良性循環,必須跟上科技與信息技術革命的節拍并順勢而為,才能書寫新時代引領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新篇章。全域服務是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和服務模式,必須從進一步深化公共圖書館的改革入手,用全域服務重新審視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人力資源、服務技術和服務環境,用智慧數據和智慧工匠全面激活文獻資源和人力資源,以全域融合破除阻礙和影響全域服務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釋放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主體活力,以全域視野不斷創新平衡全域服務布局并科學設計安排服務資源,為新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深化改革和服務創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縣級以上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達到3 162個,年流通人次從2012年的4億多增長到2017年的7億多[49]。但隨著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廣泛和深入,不僅要有圖書館服務,還要有更高質量的服務,期望有更多文化服務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期盼得到更好的學習教育、更優美的閱讀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正是順應了人們這種日益增長的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全域服務是新發展理念在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中的體現,折射出公共圖書館創新發展的引領性,協同發展的帶動性,綠色發展的友好性,共享發展的協同性,開放發展的連接性,是落實國家文化系列發展戰略的創新舉措和有效路徑,也體現出進入大數據信息發展新階段和智能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自身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對公共圖書館而言,全域服務不是權宜之計和戰術謀劃,而是長遠目標和戰略要求。

如果說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要求的話,那么同樣,全域服務也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公共圖書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路和必經路徑。全域服務開啟了由中國公共圖書館在向發達國家學習借鑒階段的“數量追趕”逐步轉向彰顯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的“質量追趕”的新階段,將引領中國公共圖書館在面向未來的進程中通過全域服務主動地解決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文化自信地步入創新驅動的新征程。全域服務在發展理念和發展實踐上是對全球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和讀者服務的新貢獻。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體現了中國公共圖書館從模仿式創新、漸進性創新正在邁向原創性創新、深度創新,將在進一步深化改革中演奏中國智慧和中國道路的華彩樂章。

4.3 全域服務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發展的新階段。大數據被認為有6大特點,一是數據的規模(Volume),二是數據的流傳速度(Velocity),三是數據的類型多樣(Variety),四是數據的易變性(Variability),五是數據的真實性(Veracity),六是數據的巨大價值(Value)。所謂智慧數據,即通過對任何規模的可信的、情境化的、相關切題的、可認知的、可預測的和可消費的數據的使用來獲得重大的見解和洞察力,揭示規律,給出結論和對策,簡單來說,智慧數據就是從大數據中得出有意義的信息[50]。大數據的這些特點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奠定了信息基礎,也為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和管理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撐。

人工智能將重構公共圖書館的文獻資源、人力資源、讀者用戶、服務空間、服務項目等,形成從宏觀到微觀各服務鏈智能化的新需要,不斷催生新方法、新內容和新項目,引發公共圖書館服務形態和服務樣態的變革轉型,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能級的跨越提升。這就需要大力推進新時代公共圖書館線上服務和智能服務力量的建設,培養公共圖書館的大批智慧工匠,重視形成精通文化服務的人工智能頂尖研究館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在2017年發布的關于圖書館未來的報告中描繪了未來圖書館的定位與場景:圖書館將成為一個能夠被人、機器和算法利用與分析的知識與數據倉儲;圖書館將不再只是甚至不再主要是直接地為人類讀者服務,而是同時服務于內容創建者、社群知識管理者、文本挖掘程序、機器學習算法和可視化工具;圖書館將作為一個開放的數字化平臺,服務于校園內外各類研究與開發項目[9]。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人們展示了全域服務發展的未來愿景。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發展也為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可視化提供了技術支撐。視覺要素是全域服務的重要切入點。移動互聯網時代對服務的可視化提出了新要求,所謂一圖勝千言,讀者通過圖像資料、視頻或直播所獲信息的到達率可大幅提升。需要指出的是,在全域服務的發展中,對人工智能應當揚長避短,增加人類社會的和諧,規避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危險和威脅。

“圖書館+互聯網”的時代盡管還在延續,但“圖書館+AI”才真正體現出現在和未來全域服務的發展趨勢和服務特點。公共圖書館服務應從借閱平臺、信息平臺走向連接平臺。大數據和云計算的云端流量將為公共圖書館帶來新的智慧數據,如從全域智能數據入手,構建起數據、信息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利用智能算法深度分析讀者在資源檢索和知識學習中的盲區,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門的個體咨詢、視頻講解、專項練習等;利用大數據打通知識點間的邏輯和認知,構建館內館藏資源和館外共享資源檢索學習的全新知識圖譜,讓讀者更快速地獲取并掌握相關的知識與信息;通過基于算法技術以及感應器,在全面抓取、分析個人的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能力的基礎上,開展“千人千面”的定制式個性化服務;通過全域增量的大數據分析,成千上萬的讀者畫像將越來越清晰,數據算法預測將為公共圖書館服務不斷完善個性化服務提供信息支撐,以達到更為精準的個性化服務效果。人工智能首席服務官于2018年2月在上海徐匯區的政府服務中首次出現,這對于人工智能重塑圖書館服務也是一個有益的啟示[51]。

4.4 全域服務與文化精準扶貧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3大攻堅戰之一,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7年7月,國家文化部發布了《“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確立了包括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人為本、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重心下移、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統籌推進,改革創新、激發活力等原則。實施方案中所提出的8項主要任務中包括推動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貧困地區民族自治縣、邊境縣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覆蓋工程,推動貧困地區文化交流互通,實施文化睦鄰工程,支持邊境貧困地區與周邊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推動貧困地區與國內發達地區的文化交流等[52]。如何提高脫貧質量,聚焦深貧地區,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為破解這一現實難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渠道。推動貧困地區與國內發達地區的文化交流的空間對接,通過網絡空間的各類服務,充分發揮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社交媒體的集成平臺和互連互通,向貧困地區精準提供相應的文化資源和教育培訓,并將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納入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的發展路線圖之中,使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在文化精準扶貧中發揮攻堅力量的重要作用。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采用仰視、俯視和平視的的多維視角,認為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公共圖書館的全域服務正是體現出了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中高遠的高度、深遠的深度和平遠的廣度,將為公共圖書館開辟面向未來的服務新愿景,展現公共圖書館全域服務奮力創新前行的新境界。

參考文獻 :

[1]王世偉.當代中國公共圖書館建設應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創新[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6(2):7-8.

[2]王世偉.新一輪中國城市圖書館的創新發展論略[J].圖書館建設,2017(1):10-11.

[3]伊藤穰一,杰 夫.爆裂:未來社會的9大生存原則[M].張 培,吳建英,周卓斌,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57-177.

[4]陳 超.用設計思維建設, 用連接戰略發展——大閱讀時代公共圖書館發展戰略思考[J].圖書館雜志,2018(1):4-5.

[5]CNNIC發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EB/OL].[2018-02-04].http://www.cac.gov.cn/2018-01/31/c_1122346138.htm.

[6]溫伯格.知識的邊界[M].胡 泳, 高 美, 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1-12.

[7]曹玲娟.上海圖書館的數字進化論[EB/OL].[2018-02-26].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18/0123/c1008-29779895.html.

[8]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新華每日電訊,2017-10-28(3).

[9]張曉林.顛覆性變革與后圖書館時代——推動在識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1):4-16.

[10]夏立新,白 陽,張心怡.融合與重構:智慧圖書館發展新形態[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1):45-46.

[11]陳乙南,靳 娟,陳利俊.美國圖書館創建連接式學習空間的啟示[J].圖書館學研究,2017(1):82-87.

[12]“Z一代”的下一代被稱為“α一代” 這一代人如何被技術影響著[EB/OL].[2018-01-18].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464874.htm.

[13]王世偉, 馮潔音, 金曉明,等.國際大都市圖書館服務體系述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40-143.

[14]蔣 萍,劉海波.捧起承載大運河記憶的讀本[EB/OL].[2018-02-23].http://whb.news365.com.cn/zhuzhan/jjl/20180204/188585.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15]蔣 萍,劉海波.借玩具,圖書館門前一早排起長隊[EB/OL].[2018-02-23].http://whb.news365.com.cn/zhuzhan/jjl/20180122/187279.html.

[16]段宇鋒,熊澤泉.上海圖書館市民數字閱讀計劃[J].圖書館雜志,2018(1):40.

[17]周 淵.抄《永樂大典》賞名家畫作[EB/OL].[2018-02-26].http://wenhui.whb.cn/zhuzhan/jjl/20180208/188956.html.

[18]湯 龍.遼寧省圖書館為省“兩會”提供綜合文化信息服務[EB/OL].[2018-02-21].http://ln.people.com.cn/n2/2018/0129/c378489-31193269.html.

[19]魏 艷,李岳岳.科技部部長萬鋼:打造“雙創”升級版[EB/OL].[2018-02-26].http://www.most.gov.cn/ztzl/qgkjgzhy/2018/2018mtbd/201801/t20180111_137650.htm.

[20]微閱讀·行走——打開嘉定文化和園林的正確方式 [EB/OL].[2018-02-22].http://www.sohu.com/a/198326992_741674.

[21]羅艾樺.廣東湛江鄉村老屋書香濃[N].人民日報, 2018-02-21(2).[22]謝其章.幸福的書房都是相似的[EB/OL].[2018-02-24].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23/c404018-29829472.html.

[23]丁 艷.在這里看書,真是一種享受——河南許昌打造家門口的“24小時智慧閱讀空間”[EB/OL].[2018-02-26].http://news.gmw.cn/2017-12/21/content_27146366.htm.

[24]帥,自助圖書館![EB/OL].[2018-02-26].http://news.163.com/18/0119/03/D8G1QDKV00018AOP.html.

[25]門診大廳變書吧[EB/OL].[2017-11-21].http://zj.people.com.cn/n2/2017/1121/c186806-30944850.html.

[26]鄭海鷗, 方 敏, 蔣云龍,等. 公共圖書館 走心十出新[N]. 人民日報, 2018-01-18(12).

[27]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力公廳關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EB/OL].[2018-02-24].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113/17/5170494_164042510.shtml.

[28]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EB/OL].[2018-02-24].www.xinhuanet.com/ttgg/2015-01/14/c_1113996899.htm.

[29]圖書館之城建設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組.圖書館之城建設指標體系研究[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30]劉成友.這個圖書館,分身有術 [EB/OL].[2018-02-22].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122/c1053-29778240.html.

[31]傅春平. 2017年福田區“社區閱讀激活行動”綜述[J].公共圖書館,2018(1):85-90.

[32]李月紅.8月8日相約杭州地鐵2號線 乘上全國首趟閱讀主題專列[EB/OL].[2018-02-22].http://js.zjol.com.cn/ycxw_zxtf/201708/t20170804_4741054.shtml.

[33]你在書店看書,圖書館買單——“鴻雁悅讀”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EB/OL].[2018-02-21].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8/02/19/012454759.shtml.

[34]顧一瓊.逛“最美書店”時還能當“圖書買手”[EB/OL].[2018-02-26].http://www.sh.chinanews.com/bdrd/2018-02-06/35091.shtml.

[35]郝雪梅.用時代元素喚醒“閱讀情懷”[EB/OL].[2018-02-26].http://reader.gmw.cn/2017-11/24/content_26887509.htm.

[36]徐明徽,李 嬌.60天“快閃書店”思南書局開業了, 60位作家輪流駐店[EB/OL].[2018-02-19].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51457.

[37]丁根厚.公益書吧[N].光明日報,2017-11-24(4).

[38]程亞男.一平米圖書館:鬧中取靜獨風雅[J].公共圖書館,2018(1):91.

[39]舒 抒.愚園路如何守護上海“老家底”[N].解放日報,2017-07-13(1).

[40]鮑 紅.書店也是圖書館[EB/OL].[2018-02-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1d93d0102x5jh.html.

[41]蘇州圖書館推出“網上借閱、社區投遞”服務[EB/OL].[2017-12-21].www.suzhou.gov.cn/ztlm_1645/whsz_1646/whdt_1647/201409/t20140923_422011.shtmlfq.

[42]董小易.網上借書, 快遞到家 杭州圖書館推出在線“悅借”服務.[EB/OL].[2017-12-21].http://zjnews.zjol.com.cn/zjnews/hznews/201612/t20161212_2178493.shtml.

[43]你選書 圖書館買單!浙圖近日推出“U書”快借服務[EB/OL].[2017-12-21].http://hznews.hangzhou.com.cn/wenti/content/2017-03/15/content_6491611.htm.

[44]嘉定圖書館.以評促建,全域書香——上海市嘉定區圖書館第六次評估定級工作匯報材料,2017.

[45]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GB/T28220-201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4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EB/OL].[2018-02-26].www.npc.gov.cn/npc/xinwen/2016-12/25/content_2004880.htm.

[47]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17-11-08].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7-11/04/content_2031427.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48]劉華東.全民閱讀有保障 書香中國有質量——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座談公共圖書館法[EB/OL].[2018-02-26].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18-01/28/content_7460434.htm?node=20908.

[4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人民日報,2018-03-01(10-12).

[50]曾 蕾,王曉光,范 煒.圖檔博領域的智慧數據及其在數字人文研究中的角色[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1):19.

[51]鄭瑩瑩,徐明睿.上海徐匯啟用“人工智能首席服務官”[EB/OL].[2018-02-24].http://news.sina.com.cn/o/2018-02-22/docifyrvnsw7029361.shtml.

[52]文化部發布《“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 [EB/OL].[2018-02-26].http://www.xinhuanet.com/city/2017-06/08/c_129628260.htm.

猜你喜歡
圖書館服務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誰遠誰近?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飛躍圖書館
圖書館里的是是非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午夜啪啪福利|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国产一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伊人福利视频|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色网站|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高清一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播放|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国产91线观看| 色悠久久综合|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亚洲成网站|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伊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国产欧美高清|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日韩在线第三页|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a欧美在线| 欧美一级夜夜爽www|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另类色| 色综合狠狠操|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lhav亚洲精品|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无码在线激情片| 国产拍在线| 国产成人三级|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成人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日韩专区欧美|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视频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一级不卡毛片|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亚洲人成网址| 成人午夜网址| 在线免费a视频| 欧美激情网址| 国产免费看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