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華 王 琛 (山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韓國具有現代特性的公共圖書館發端于啟蒙運動,創辦公共圖書館是該運動的一種方式[1]。自1876始,韓國便開始進行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興辦公共圖書館之理念便在這一時期萌芽,韓國進步人士希望創辦公共圖書館,以提升社會公眾之文化素養,傳播民族資本主義之思想。如果以1901年創辦釜山讀書俱樂部作為起始時間,韓國公共圖書館事業至今已有116年的歷史。為直觀、準確衡量韓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歷史與成績,筆者采用數據建模工具(Power BI),以韓國圖書館統計系統①中2016年度的公共圖書館數據作為來源數據,分別繪出1955年、1979年、2005年及2016年的韓國公共圖書館分布圖,具體如下頁圖1所示。韓國公共圖書館網點逐年密集,特別在西部海岸沿線,這些區域是經濟能力強的地區。
1901年10月,朝鮮(早期韓國)第一所現代特性的公共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設在朝鮮釜山市(,名為讀書俱樂部 (Dokseogurakbu);1906年,朝鮮平壤鐘路區“大同書店”正式對外開放,該館系朝鮮第一家民間圖書館[2]18-47。1910—1945年,日本在韓國殖民統治35年,殖民者創辦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目標是宣揚日本價值觀、維持日本殖民統治。1935年,朝鮮官公私立圖書館共60所,其中官立圖書館2所,公立圖書館21所,私立圖書館37所[3]。朝鮮民眾所辦私立圖書館運營非常艱難,特別是在20世紀30年代日本開展的肅清朝鮮文化行動中,朝鮮民眾所辦私立圖書館損毀慘重。截至1942年,朝鮮半島僅存47所公共圖書館[2]18-19。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韓國政府成立,并接手韓國境內殖民期所建公共設施,公共圖書館也在其列。在日本戰敗投降后的建設時期,韓國社會與文化領導者相信公共圖書館是治愈日本殖民者留給韓國民眾心靈創傷的一劑良藥,于是積極籌建公共圖書館。此時,韓國民眾的成人文盲率為78%,創建圖書館是消除文盲最有效的一種方式[4]。是年10月15日,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在日本殖民者所建圖書館基礎上重新開放。同一天,韓國圖書館協會()也宣告成立,該協會由樸奉石(領導,主要對公共圖書館進行協調與監管。1950年6月,朝鮮半島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持續至1953年7月才結束,戰爭對韓國公共圖書館事業造成嚴重損毀。至1955年,韓國僅存12所公共圖書館[5]。筆者利用韓國圖書館統計網站②的資料進行分析,截至2016年年底,在這一時期創辦且仍在運營的公共圖書館僅余8所,分別為:釜山大都會西明市立圖書館(,1901創立)、大邱廣域市中央圖書館(,1919創立)、首爾大都會教育廳鐘路圖書館(,1920創立)、首爾大都會教育廳南山圖書館(,1922創立)、仁川廣域市米丘霍圖書館(,1922創立)、慶州中央圖書館(,1953創立)、馬山圖書館(,1954創立)、忠州市圖書館(,1954創立)。在這一時期,韓國有些民眾自發參與公共圖書館的創辦與運營,但他們的力量非常微弱,難以形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力。
在這期間,韓國政府也頒發相關法律,以支持公共圖書館。1948年,韓國教育部頒發的《教育令》(總統第22號法令)第8條便對公共圖書館職責進行規定,也規定了地方政府應制定建立公共圖書館的地方政府法令。1952年,韓國教育、文化與運動部頒布了與圖書館社會教育、經費支持相關的法規[6]。
1956年,國際合作社聯盟(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lliance)的美國教育代表團訪問韓國,其任務主要是援建韓國教育事業,圖書館也在受援之列。美國援助韓國圖書館事業,勢必導致美國圖書館的辦館思路起支配地位,故這一時期韓國圖書館事業的重建深受美國影響。在這一時期創辦且仍在運營的韓國公共圖書館辦館年份分布如圖2所示,年均創辦2.79所圖書館。韓國公共圖書館事業在這一時期呈現出2個較明顯的辦館高峰期,即1962—1964年份帶和1971—1973年份帶。這兩個辦館高峰年份帶與韓國歷史事件有關系,前一個高峰期正處于鄉村文庫振興會創立與發展時期,后一個高峰期則與韓國“新村運動”發起時間重合。這些表明:韓國圖書館事業發展受國內政治歷史事件影響。
朝鮮半島戰爭結束后,在韓國偏遠山區及鄰海漁村,人們很難獲得所需圖書[7]。此時韓國正處在戰后重建與發展階段,對高素質國民的需求量巨大,而興辦公共圖書館則是提升國民素質的關鍵。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韓國掀起了史無前例的鄉村圖書館建設活動,政府希望在每個鄉村建一所圖書館。筆者依據韓國圖書館統計網站所發布的2006—2016年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在1965年前,韓國已建立起18所公共圖書館,其中1956年后建成的有:濟州圖書館(,1957年創立)、春川市圖書館(,1960年創立)、大邱廣域市中央圖書館分館(,1963年創立)、金泉市圖書館(,1963年創立)、咸陽圖書館(,1963年創立)、統營圖書館(1963年創立)、西歸浦學生文化圖書館(,1964年創立)、韓國學生圖書館(,1964年創立)、康津郡圖書館(,1965年創立)、安東市圖書館(,1965年創立)。至1971年,韓國公共圖書館總量已達39所,1974年則增至78所。
1970年4月,韓國總統樸正熙在全國地方行政長官抗旱對策會議上提出“新村運動”,要讓占全國人口70%的農民安居樂業。“新村運動”短時間內改變了農村落后的面貌,促進韓國文化事業興起。在“新村運動”影響下,韓國政府在全國范圍內掀起“迷你圖書館運動”(Min i-Library Movement),力求在每個村莊建一所迷你圖書館③(公共圖書館服務點),以便村民借閱圖書。韓國政府為追求圖書館數量,投入很多資源創辦圖書館。截至20世紀70年代末,韓國迷你圖書館達3.5萬個[8]。總的看來,韓國政府主導推動的基層圖書館建設,存在著圖書館基礎設施仍不足、服務能力局限等問題,政府主導建設鄉村圖書館深受社會詬病。

圖1 韓國公共圖書館1955年、1979年、2005年、2016年分布圖

圖2 1956—1979年份帶創辦且仍在運營的韓國公共圖書館分布圖
韓國圖書館員的法律保護意識非常強,圖書館法由立法部門提上議事日程的時間較早,從立法討論到正式頒布,耗時3年多。1960年6月10日、28日,韓國規劃委員會在國家重建討論會上對圖書館法進行討論。1961年8月,文化革命協會對圖書館法進行投票表決,并順利通過,表決結果提交至教育部。隨后,教育部、立法院、韓國出版協會分別對圖書館法進行討論。1963年10月5日,韓國圖書館法最終定稿,并于10月28日正式對外頒布。圖書館法的頒布是政府在法律層面對圖書館員職業的認可,也是社會對圖書館之社會角色與服務功用的認可。在韓國1963年制定的《圖書館法》(第1424號法律)第9條中,闡明了公共圖書館之社會責任,即城市教育、鄉村教育的第一保障。
在這期間,韓國民眾也參與到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中,并形成一定規模,匯聚成公共圖書館事業中不可或缺的民間力量。在這股民間力量中,早期是由具有圖書館學專業背景或圖書館工作經歷的人員起主導作用。1960年,韓國圖書館協會事務局前局長嚴大燮()及其他圖書館工作者創設“鄉村文庫振興會”,專為韓國農村、漁村建立鄉村(迷你)圖書館(),所建圖書館早期名為“領居家的圖書館”(。1961年,鄉村文庫振興會以韓國基層圖書館協會(的名稱正式注冊成立[9]。民間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事業建設,使得所辦基層圖書館成為本地居民接受社會教育的公共空間,促進鄉村民眾公民意識覺醒,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平均每個鄉村圖書館藏書量為181冊,其中有94冊(51.9%)為鄉村自籌資金購置,87冊(48.1%)為社會捐贈,從圖書來源上看,民間力量貢獻度占比近半;民間力量所建鄉村圖書館廣受歡迎,每館每月平均外借量為66.3冊,最多的圖書館每月外借量超過200冊,這些對居民閱讀識字教育影響深遠[4]。
1963年,韓國基層圖書館協會獲得政府支持,并參與政府建設鄉村圖書館的活動。基層圖書館協會不僅建鄉村圖書館,還依托所建圖書館組建讀書俱樂部,開展讀書演講會、夜校、農業技術交流、音樂會、體育活動等。韓國民間力量所建基層圖書館注重圖書的實用價值,其采購圖書包括農業、漁業、家禽業、韓國文學、神話故事等類別[9]。在1970年政府開展“新村運動”后,韓國民間力量更積極參與到公共圖書館事業中,但其辦館方式仍以政府為主導地位,民間力量參與政府辦館活動。民間力量在鄉村建立圖書館作用顯著,最重要的是改變了鄉村民眾的思想意識,使得村民開始注重個人衛生保健、制定健康家庭發展目標、發展個人興趣愛好、注重休閑娛樂等[9]。由于這一時期韓國經濟處在發展轉型過程中,社會并不富裕,民間力量難以獲得充裕、穩定的捐款,所辦圖書館也難以長期運營下去。
圖書館事業興衰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經濟興則圖書館事業旺,經濟衰則圖書館事業落,這是世界各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客觀規律,韓國公共圖書館事業也遵從這一規律。1979年,韓國樸正熙總統倒臺,政府退出新村運動,韓國社會進入了城鎮化建設新階段。20世紀80年代后,韓國工業發展更加迅猛,很多鄉村民眾離開農村,到城市工作與生活,農村空心化現象日益加劇,圖書館事業發展重心也由農村轉向城市。
受益于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快速富強的現實,韓國公共圖書館迅速崛起。從公共圖書館數量上看,1981年為100所,1984年增至137所,1991年達到253所,1994年為304所,2001年為436所,2004年增至487所,與1981年相比,增長近4.87倍。公共圖書館數量增加,服務網點更密集,館均讀者服務人數降低,服務能力也更強。在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方面,截至2004年,公共圖書館館均服務讀者數為99 000人,館均藏書量達到78 900冊,人均藏書量為0.79冊,館均全職工作人員數為11.6人,館均年度運營經費71萬美元[2]50-51。筆者以韓國圖書館統計系統各年份圖書館數據作為來源數據,繪制出1980—2005年份帶期間創辦且仍在運營的公共圖書館數量分布圖,具體如圖3所示,年均創辦圖書館17所。韓國公共圖書館在這期間整體呈繁榮趨勢,特別是1989—1991年年份帶后,公共圖書館辦館數量達到高峰期,公共圖書館事業快速興起也受益于韓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圖3 1980—2005年份帶創辦且仍在運營的韓國公共圖書館數量分布圖
韓國公共圖書館數量迅猛增長,有利于它們之間凝聚成合作體系,以便更好發揮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各級公共圖書館合作體系具體如圖4所示。該系統共4級,以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為合作系統中心,逐級向下合作,合作最底層為514個社區公共圖書館,各合作館間實行資源共享,統一規劃與管理,最終實現圖書館服務效益最優化。

1982年,韓國國立中央圖書館完成館藏目錄數據庫建設。1995年,韓國國家圖書館建成學術資料圖像瀏覽服務的網站。1996年3月,國家圖書館建起圖書目錄數據庫和包含200種學術資源的數據庫,并在網上開通這兩種數據庫的服務。1998年,韓國國家圖書館開發出基于Windows的韓國圖書館信息系統(Korean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KOLIS),并在全國的7大主要圖書館進行試用。1999年,在韓國國家圖書館成立54周年紀念會上,與會者再次強調建設數字圖書館之需求。2000年3月,文化觀光部、教育人力資源部、行政內務部、信息交流部、計劃和預算部合作起草了《圖書館全面數字化改革方案》[2]22-29,這也是政府部門對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官方認可。2001年6月,韓國國家圖書館發布了網絡版的韓國圖書館信息系統。2002年,書目信息發布系統開始運營,該系統也是出版編目計劃的一部分。2003年,韓國出臺了國家信息化戰略,圖書館信息系統也進行相應升級,并開展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試點,與國家信息化戰略相配套。2004年1月,國家圖書館啟動了網絡資源長期保存計劃 (Online Archiving& Searching Internet Sources,簡稱OASIS)。2005年,韓國國家圖書館開發出基于類目的分類檢索系統,這一系統兼容了韓國十進制分類法(Korean Decimal Classification,簡稱KDC)[10]。
韓國公共圖書館通過館際間合作采集與編目,實現館際互借與業務合作,并共享用戶資源。除了公共圖書館間合作之外,韓國公共圖書館還與當地高校圖書館、中小學校圖書館、專業圖書館等進行合作。韓國首爾市公共圖書館還與國外公共圖書館開展業務合作。
在這一階段,韓國政府部門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支持力度空前,先后修訂或頒布與公共圖書館事業相關的5部法律。1987年,教育、文化、體育、科學和技術部修訂了《圖書館法》(法律第3927號),明確了公共圖書館經費由地方政府承擔(該法律第22條)。1991年,文化部-圖書館政策部門修訂了《圖書館振興法》(法律第4352號),要求公共圖書館應有獨立財務賬戶,再次強調公共圖書館運營成本由地方政府支持(該法律第22條),還規定了地方政府應設立和推廣公共圖書館(該法律第21條)。1994年,文化體育部下屬圖書館博物館部門修訂了《圖書館與閱讀促進法》(第04746號法),將閱讀提升到了圖書館日常活動的高度,在該法案刺激下,韓國各社區公寓、教堂、市政集會大廳、救助中心、醫院、軍營等相繼建起了基層圖書館。1995年,文化觀光部圖書館博物館部門提出加強公立與私立圖書館劃分,并將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權力下放至地方政府。
20世紀80年代初,韓國離農的居民越來越多,他們到城市工作與生活,圖書館事業建設重心落在城市成為現實。韓國建設圖書館的民間力量準確把握住圖書館服務新趨勢,積極在城市建設社區圖書館,以滿足離農居民的新需求。民間力量所建社區圖書館不僅僅是圖書館,更是社區多功能文化活動中心,承擔著社區居民文化展覽、信息檢索等職能。在這一時期,韓國基層圖書館協會自籌資金建立了很多兒童圖書館。
韓國一些私營企業與個人也開始建立微型圖書館(Jageun Doseogwan),但它們的名稱不一樣,有些稱為生活圖書館(Life Library)、居民圖書館(Residents Library),還有的稱為小型圖書館(Small Library),如1992年,鐘路圖書館(Jongno Library)在對外宣傳時便首次使用了“Small Library”這一名稱。盡管民間力量所建社區圖書館的名稱不同,但它們的辦館宗旨基本一致,即“立足于社區,服務于社區民眾,以促進社區居民自我認知與自我發展為己任,并為其提供良好的圖書館服務”[2]104-109。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圖書館事業的興衰,韓國民間力量辦館也遵從這一規律。1997年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對韓國社會經濟有較大影響,很多民間圖書館因缺乏資金,館藏無法及時補充,難以持續運營下去,最后落得關門閉館的命運。
進入21世紀,韓國經濟形勢好轉,民間力量參與社區圖書館建設又開始活躍起來。以團結網(Solidarity Network)為主的公益機構開展為偏遠村莊建設社區圖書館計劃;也有企業參與到社區圖書館建設中,三星愛心(Samsung Love)與韓國國家報(Hankyoreh)合作建設社區圖書館;個人也向社區圖書館捐贈圖書。2003年,韓國電視公司與“營造閱讀文化全民行動”項目組發起面向兒童的“奇跡圖書館()”項目。該項目激起公眾參與圖書館建設的熱情,不僅民間圖書館受益,而且公共圖書館也開始設置兒童閱覽室,購置更多兒童圖書,為兒童提供圖書館服務。2003年11月10日,位于韓國全羅南道順天市海龍面的順天奇跡圖書館(正式開館,該館是韓國首個奇跡圖書館,建館目的主要是讓兒童隨時讀到自己想讀的書。韓國民間力量除了參與辦館之外,還與國際接軌,從國外引入“全城共讀一本書”“閱讀起跑線”等活動[11]。截至2004年,由個人或私營機構運營的韓國民間圖書館共14所[2]50-51。
2006年,韓國召開了國際圖書情報大會,這次大會無疑是對韓國圖書情報事業發展成績的認可。舉辦這樣的盛會,可以讓政府更重視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并建立起總統直管的圖書情報政策委員會,促進國家立法部門開展《國家圖書館法》《閱讀促進法》的修訂工作。其中,2006年,韓國修訂的《圖書館法》(第8029號法律)第12條第1點規定總統所轄下設立圖書館信息政策委員會。在韓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上,政府部門及各公益機構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它們不僅增加了圖書館數量,而且還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環境[12]。這些是韓國公共圖書館事業進入新階段的標志。
從新設圖書館數量上看,這一時期年均新設圖書館44.55所,呈穩步增長態勢,具體如下頁圖5所示。這一時期圖書館辦館權力由中央部委下放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辦館積極性迅速提高,2016年所辦公共圖書館總量是2006年的2.1倍。盡管地方政府所辦公共圖書館達不到大型公共圖書館之規模,但數量優勢明顯,這符合社會公眾對公共圖書館網點分布之需求。
從全國地理區域分布上看,韓國公共圖書館事業與經濟聯系緊密,由表1可見,首都經濟圈(首爾、京畿道)的公共圖書館數量最多。江原道、忠清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等屬于沿海發達地區,公共圖書館建設數量也較多。濟州道公共圖書館數量近些年一直保持穩定,這與該道屬于海島,且總面積小,公共圖書館數量很容易達到飽和狀態有關。世宗市是韓國于2012年7月1日啟用的新首都,故其公共圖書館數量從2012年起開始以年均約1所的速度穩步增長。2014年1月8日,韓國圖書館信息發展政策委員會制定了《圖書館發展規劃(2014—2018)》,規劃要求在2018年底建成1 100所公共圖書館,平均每4.5萬人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截至2016年底,韓國公共圖書館(含部門直屬、地方政府創設、私立)總量已達到1 010所,超額完成該計劃制定的在2016年建成1 000所公共圖書館之目標。

圖5 韓國公共圖書館趨勢(2006—2016)(單位:個)
從公共圖書館館均服務人數上看,館均服務人數從2004年的99 000人/館[2]42-49降至2015年的52 688人/館[13],降幅達到46.78%,表明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服務的能力與質量明顯提升。2006年,韓國公共圖書館館藏圖書總量為4 934萬冊,人均藏書量為1.01冊[12];韓國圖書館統計系統中顯示,2015年,公共圖書館館藏圖書總量為9 383.8萬冊,人均藏書量為1.82冊,較2006年增長了81.2%,表明讀者能閱讀更多圖書。
在數字圖書館建設方面,這期間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如2006年,韓國國家圖書館制定了國家數字圖書館運營規劃。2007年,發起了數字圖書館管理試用規劃,并開發出第三代圖書館自動化系統(KOLAS III)。2008年,國家數字圖書館開發出了整合管理系統、門戶系統及數字閱讀空間。2009年5月25日,韓國國家圖書館開發出數字圖書館門戶網站。2016年10月11日,韓國國家圖書館發布了第二代圖書館信息系統(KOLIS II)、網絡版圖書館信息系統(KOLISNET)、網絡版圖書館自動化系統(KOLASYSNET)等[14]。
2005年,韓國小型圖書館數量為1 30所;2008年,小型圖書館數量增長至3 324所[13]。2009年,韓國《圖書館法》明確了小型圖書館的主要任務,即在公共圖書館延伸不到的地方開展服務,促進公眾閱讀,提升公民文化素養,保障社會公平。2012年2月17日制定了《小型圖書館振興法》(法律第11316號),明確規定該法律是為促進小型圖書館的發展[15]。法律對小型圖書館服務任務的明確規定是這類圖書館興起的重要因素,截至2015年,韓國共有小型圖書館5595所,其中私立小型圖書館占75.6%。但在服務能力上,私立小型圖書館整體上弱于公立小型圖書館,如館舍面積方面,公立小型圖書館平均面積為133.3平方米,私立小型圖書館平均面積為95.8平方米;在館藏量方面,公立小型圖書館平均館藏量為8 974冊,而私立小型圖書館平均館藏量為4 950冊;在年均讀者人次方面,公立小型圖書館年均讀者人次為11 294次,私立小型圖書館年均讀者人次為 4 535 次[16]。

表1 韓國市、道公共圖書館分布狀況 (單位:個)
韓國公共圖書館事業走的實際上是移栽與本土生長之路。在萌芽過程中便被外來入侵力量所絞殺,復國后,美國辦館思維在韓國公共圖書館發展中起主導地位,這些均是公共圖書館事業移栽的過程。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韓國鄉村圖書館建設實踐的深入,圖書館事業才正式走上本土生長的道路。韓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特征明顯:(1)公共圖書館發展重心短期內從農村走向城市,20世紀80年代以前,公共圖書館發展重心在農村,之后便轉移到城市;(2)公私融合的發展道路,政府對圖書館的創辦與運營始終持鼓勵態度,并在多部圖書館法律規章中均有體現,由此導致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過程中政府辦館與民間力量辦館之間的界限并不明顯,特別是在基層社區圖書館中,民間圖書館實際上承擔著公立圖書館的分館職能;(3)各級別公私立公共圖書館無界聯通,無論是市道級、地方級公共圖書館,還是社區級私立公共圖書館,它們都實現了一卡聯通功能,即在區域范圍內各公共圖書館實現一卡通借與通還,社區級公共圖書館承擔著市道級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檢索入口的功能,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共用與聯通。
參考文獻 :
[1]吳漢華,王 琛.韓國圖書情報學教育簡史[J].圖書情報工作,2017(10):22-29.
[2]2006 Seoul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 National Organising Committee. Libraries in Kore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 Seoul: WLIC 2006 Seoul National Organising Committee, 2006.
[3]佚 名. 朝鮮官公私立圖書館一覽表[J]. 文獻報國, 1935,1(1):21-22.
[4][J]., 2000,34(4): 27-47.
[5]沈秀鈺. 韓國的圖書館發展狀況評析[J]. 圖書館學研究, 1996(4):89-91.
[6][J]., 2009,43(3):5-29.
[7][J].,1958(42):29-35.
[8]Kim C H. The Mini-Library Movement in Rural Korea: A Successful Experiment with a Rural Public Library Alternative[J].International Library Review, 1979, 11(4):421-440.
[9]611979[J]., 1996, 30(3): 67-84.
[10]National Library of Korea. Digitization [EB/OL]. [2017-12-30].http://www.nl.go.kr/english/c3/page6.jsp.
[11]Samir Dasgupta, Jan Nederveen Pieterse. Politics of Globalization[M]. Sage Publications India, 2009:421.
[12]Sook Hyeun Lee. Korean National Strategy for Library Development and Reading Promo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EB/OL]. [2017-12-15].https://www.ifla.org/past-wlic/2011/114-lee-en.pdf.
[13][EB/OL].[2018-01-05].http://www.index.go.kr/potal/main/EachDtlPage Detail.do?idx_cd=1639.
[14]National Library of Korea. About the Library[EB/OL]. [2017-12-30].http://www.nl.go.kr/english/c3/page6.jsp.
[15]盧海燕,田賀龍.國外圖書館法律選編[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68.
[16](2016) [EB/OL].[2018-01-05].http://www.kla.kr/jsp/fileboard/almanacboard.do?procType=view&f_board_seq=52513.
注 釋:
①韓國圖書館統計系統網址為:www.libsta.go.kr/。
②網址為:https://www.libsta.go.kr/libportal/libStats/publicLib/unitStats/getUnitStatsPop.do。
③韓國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使用Mini Library名稱較多,也有使用Rural Library, Community Library的,到90年代后才使用Small Library這一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