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恕冰
(廣東文藝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古箏學習,最終的目的是使學生會彈奏,所以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不知道古箏領域的深度,教師就像導游一樣,負責介紹和帶領,因此教師具有的主導地位。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來引導學生學習。
古箏音樂對特定的人群有不可阻擋的魅力。很多人,因為聽了一次古箏現場演奏而愛上古箏。這樣的學生,學習古箏會有很強的內在動力。教師的對古箏的熱愛,可以感染學生,教師也要啟發學生關注自己彈奏時的身體和心里感受,激發學生內在的熱情。當學生越來越多地經歷到古箏帶給自己的美妙體驗,就會有越來越強的學習動機,形成愉悅學習的常態。教師也可以通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曲目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環境的布置得優雅潔凈,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有不同的學習動機和目標,不同的能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有的學生需要正面鼓勵,有的學生需要適當的批評。有的學生自主性強,老師便不要強迫學生聽從老師的安排;有的學生卻相反,需要老師規定具體的進度和任務。有的學生樂感強,有的學生樂感差,需要教師關注不同的難點和采取不同的進度。
成人的音樂能力各有不同,所以每個人的難點都不一樣。有人節奏感差,有人識譜能力弱,有人旋律感不強,有的人手指或者全身僵緊不容易放松。學生遇到困難時,需要放慢教學進度,看到困難之處,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如果確實不能解決,可以先忽略這個困難,而不能每次上課都指責學生為什么做不到,畢竟音樂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比如有些學生彈奏fa“4”音和xi“7”音以及上下滑音總是按不準。有兩種情況導致這種困難,第一種,由于害怕,或者手指疼痛等各種原因,導致按弦不到位。可以在學生手指肚貼上膠布,減輕按弦疼痛,鼓勵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聽正確的音高上,而不是關注手指,從而消除心理障礙。老師也可以手把手和學生一起按幾次,學生就容易掌握了。第二種情況是,學生五音不全,聽不出來準確的音高。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告訴學生沒有關系,可以和學生一起多跟隨鋼琴唱譜,讓學生盡量憑借唱譜的感覺來記憶音高。以后學生按的不準,也不要每次都指出來,更不能拿整節課去糾正學生按弦的深度,耽誤了學習別的內容,增加學生的挫敗感。如果學生有強烈的愿望希望按準,可以安排學生上視唱練耳課,集中注意力解決五音不全的問題。但成人五音不全的問題,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所以可以允許學生一直存在這個問題,告訴學生,總有一天是可以做到的,給學生信心。
遇到困難之后,分解難點練習,放慢進度,或者暫時忽略這個問題,等待以后再解決,這樣看起來進度會慢,但磨刀不誤砍柴工,基本功訓練得扎實的話,以后的學習會更容易。如果一開始學生覺得非常困難,教師不能察覺,或者教師能察覺到學生已經很難做到了,還一味地追求進度,要求學生和別的學生一樣去做,這樣很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覺得自己做不到而放棄學習。
習琴順序很重要,在每學習一首新的樂曲之前,要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回到感性認識,聽樂曲-查閱樂曲曲解及創作背景-打節奏唱譜-邊彈邊唱譜-脫譜彈奏-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進行二度創作彈奏出意境。所以,在學生還沒有把曲子彈熟之前,講技巧和感情的處理,事倍功半。學生熟練彈出曲子之后,再講解技巧的處理和感情的把握,會一聽就懂,心領神會,動手即能表現出該有的效果。否則,曲子的旋律和節奏還不熟悉,一邊彈還要一邊想下一個手指應該彈什么音,即使腦袋知道了曲子的技巧和感情,手上也做不到。學生一邊想著怎么把這個技巧做好,怎么處理這個感情,還要一邊去想譜子,時不時還出現錯音,既不能彈出連貫動聽的旋律,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去記住譜子,一片混亂,引起焦慮。
除此以外,教學內容也需要注意由易到難。一般先讓學生熟悉琴弦,掌握每根琴弦的位置,再教單手勾、托、抹練習,大撮、小撮練習,花指練習,在右手和左手分別練習達到一定程度以后,然后加入左手上下滑音練習,按音fa“4”,xi“7”的練習。兩只手都比較熟練后,再進行簡單的雙手配合練習。如果單手還不熟練的情況下,一開始就進行雙手練習,除非學生已經有鋼琴雙手彈奏基礎,不然會感到非常困難。
入門階段每次課的教學目標要單一。比如,在教授顫音技巧的時候,學生很容易因為左手彈顫音而影響了節奏。那么教師可以暫時忽略學生的節奏,教學目標就只關注顫音。教師可以不給學生新的練習曲,只是單純地彈奏音階,強調學生把一個顫音彈好了以后,再彈下一個音 。左手熟練掌握了顫音的技巧之后,再用以前已經彈得很熟練的曲子加上顫音練習,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顫音上,不用去記憶新曲子的譜子或者關注別的方面,學起來會更快。對于有的學生來說,顫音非常容易,那就一次把顫音的要點全部教完。但有些學生卻非常困難,有的人困難在于不能掌握顫動的幅度和頻率,時快時慢,時重時輕;有的人困難在于顫音完了以后過弦困難。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么可以把顫音的教學分開兩次進行,每次解決一個難點。
古箏學習是一門技巧訓練,不僅僅是知識傳授,任何一門技巧的訓練,都需要學習者通過自己的練習去掌握。所以,教師的講解不要太多,需要精煉,一針見血地指出要點,并且專注于要點做好示范,讓學生一開始就知道怎么正確練習,然后鼓勵學生大量地進行練習。比如講解上滑音,可以先解釋什么是上滑音,然后告訴學生彈奏要點:一,右手彈奏一個音,二,左手按下到準確音高位置之后不動,三,右手彈奏下一個音時左手同時松開。步驟分明,學生容易操作,上滑音彈奏的要點也強調了。教師的示范,需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老師按步驟,專門示范一個上滑音的完整彈奏過程,邊示范,邊強調每一步的要點 。讓學生看清楚弄明白要點;另一方面,教師示范整首曲子,讓學生感受上滑音在旋律中的感覺。示范到位以后,再讓學生分步驟慢慢練習。單個上滑音練好以后,再練習整首曲子。
在入門階段,教師最好關注正確的彈法,不示范錯誤的彈法。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出現錯誤的機會比較小。如果學生出現錯誤了,可以及時糾正。有些錯誤不可能短時間改正的,可以暫時忽略,比如前面提到的音準問題。但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正確的,學生心里知道正確的,練習時間久了,自然就正確了。
即使成人學古箏目標不是成為專業古箏表演者或教師,也需要注重基本功的練習,這樣才可以把曲子彈得好聽。
需要注重以下練習:一,手指基本功練習。比如勾托抹托,大撮,小撮,琶音等練習。這些需要經常練習。注意手指的力度和指甲觸弦的方式,以便彈奏曲子時容易把握不同的音色。二、多布置音樂欣賞作業和對樂曲的理解練習,可以提高學生對樂曲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教師也要強調學生在彈奏時,注意聽自己彈出來的音,特別是左手表現出來的聲音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注意聽,會讓演奏時更加專注。三、重視讀譜和唱譜的練習。學生如果音準不好,不會唱譜,可以選擇讀譜,多讀譜和唱譜,心里對音樂更熟悉,手彈起來會更容易。
有的學生喜歡自己一個人練習,有的學生喜歡和別人一起練習。有的學生喜歡逐句彈熟練了再整首曲子連起來彈,有的學生喜歡整首曲子在心里有個全貌以后再分節來彈。有的學生喜歡先聽示范再彈,有的學生喜歡自己彈熟練了以后再聽示范。練習節奏時,可以選擇節拍器。總之,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大量練習。
音樂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期堅持,每天堅持練習,不能三天打魚兩天上網。注意合理安排練習時間,有時練習時間太長反而疲憊難以堅持。鼓勵學生練習練習再練習,積累到一定的練習量,會看到質的飛躍。可以定期錄音,比較經過練習之后的不同,從而激勵學生堅持練習。
經常組織雅集交流,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表演和考試,體會表演狀態和練習狀態的不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每一次表演,都會因為專注的準備和激情狀態的表演而帶來有很大的進步,與其他箏友的交流會促進學生堅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