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藍月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0)
對于社會發展而言,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基本路線圖,指導著中國共產黨和各族人民的行動和理論計劃。馬克思主義理論同時也是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過程中始終堅持的重要原則和根本理論。面對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精神以及中國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形,必須要重點考慮馬克思主義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哪些機遇,從而采取合理的方法來提升公眾的整體政治素質,這為培養更高素質的實用人才提供了有利的基礎[1]。
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必然要求。廣大人民群眾是國家的基礎構成單元,只有讓他們的思想更加與時俱進,才能夠促進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因此,公眾必須突破傳統思想的約束,解放思想,挖掘公眾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2]。具體做法如下:
(一)隨著大數據以及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快速興起,我們必須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把網絡作為加強公眾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扇窗戶。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網絡新時代,公眾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微博、微信、貼吧、論壇等社交網絡平臺進行思想交流已然成為當代公眾主要的思想交流形式[3]。因此,公眾思想政治教育應意識到這一形式的變化,不斷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加大對網絡教育的創新力度,努力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促進公眾思想政治覺悟的提升。
(二)在對公眾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要把正向教育與負向教育有機結合,使得公眾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合理,這對于公眾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所謂的正向教育是指將社會充滿陽光的一面作為素材對公眾進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地為公眾開展一些講座,盡量避免一些問題出現[4]。所謂的負向教育是指社會發展過程中黑暗的一面,這能夠讓公眾更加全面地了解社會。因此,在公眾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握正向教育與負向教育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全面發展[5]。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它隨著社會時代的變遷也在不斷與時俱進,因此必須要緊跟時代潮流,努力擺脫由于滯后性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真正提高廣大人民的政治思想覺悟。鑒于此,為實現這個目標應做好以下兩點工作:
(一)重視對公眾專業精神的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承擔起培養高素質公眾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正確的思想教育活動教育公眾,讓公眾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同時了解什么是真正合格的專業人才。因此,公眾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對公眾職業化的塑造與培養。
(二)重視公眾合作意識的培養。合作意識的培養是公眾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公眾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國許多公眾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識和責任意識。因此,必須要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比如:公眾職業道德實踐,這使公眾在日常學習實踐中融入職業道德實踐,促進公眾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對公眾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時代總是不斷地更替,公共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斷的加強與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引入公眾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培訓機制。廣大群眾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思想團體,如果我們還是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去進行教育,只會使得公共思想政治教育較為落后,趕不上時代的潮流。因此,必須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要及時創新公共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不斷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從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更高的頂峰。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定要加強幾個方面的教育:首先,進行情商教育。情商是一個人待人處世的態度,一個人情商越高,則思想政治覺悟越高,這有利于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其次,要進行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關鍵環節,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才不會危及他人以及社會,才能促進祖國長治久安。最后,進行職業素質教育,無論是黨員還是無黨派人士,都應該遵守自身的職業道德。總之,必須把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討了在馬克思主義時代下,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這對于建設小康社會以及社會的和諧穩定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目前,隨著與日俱增的市場壓力,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創新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這不僅可以真正促進公眾的健康成長,而且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