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秀萍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上海 200082)
本文將從以下六個方面對新入職輔導員的角色定位進行探析。
角色一:輔導員工作的學習者和規劃者
剛人職輔導員隊伍參差不齊,學歷、專業差別較大,據調查,他們大多是剛從高校畢業的研究生或以前從事其他行業,缺乏輔導員相關的工作經驗和專業儲備。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頒布的《高等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高校輔導員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教育引導能力和調查研究能力,并從思想政治教育、學業指導等方面對輔導員提出知識和能力要求。“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新入職輔導員在往輔導員職業化方向發展的路上需要做到“輸導員工作的學習者和規劃者”,為發展、完善自己,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和素質。在平時的工作中,新入職輔導員可以向有經驗的輔導員請教或向專業課老師請教,也要積極參加有關培訓,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
角色二:學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
高職院校輔導員崗位職責模糊,分管內容復雜,涉及學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學生日常工作主要包括班級建設、檔案管理、助學貸款等,這些工作紛繁復雜。輔導員需要做好隨時為學生服務的準備,為學生解決學習上、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有責任心、有耐心,要意識到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學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而不能讓自己,被學生的日常工作所困所累。
角色三:學生政治思想工作的組織者
高職院校屬于??茖哟?,錄取分數線較低,學生生源復雜,部分學生存在學習動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等現象。但一部分學生想在??齐A段尋求專業上或學歷上的進一步發展,就普遍參加專升本輔導班或成人自考之類,他們白天上課,晚上補課,學習壓力很大。此刻,就要求新入職輔導員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在黨團建設和班級建設中“以理服人,以德動人”?,F在,網絡也在高職院校以燎原之勢普及開來,學生的學習、班級工作以及娛樂活動都離不開網絡??墒?,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輔導員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諸多不利的方面,比如很多學生沉迷于網游而無法安心學習。那么,新入職輔導員更要與時俱進,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領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角色四: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輔導者
高職院校輔導員面對的學生一般是18-22歲的青少年,他們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成長環境等,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家庭條件差別也比較大,他們生活在一個大集體里,平時生活中難免會產生矛盾摩擦。這就需要輔導員多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在學生產生矛盾時進行溝通協調,合理解決。作為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有愛心、責任心,善于真情實意地去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并能夠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并夠取得學生的信任,尤其是對那些弱勢群體或貧困生,輔導員更要加以關心和引導。另一方面,輔導員工作復雜,涉及學校多個部門,如學生處、醫務室等,這就需要輔導員與各部門進行有效的協調。
角色五: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的指導者
高職院校是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高職院校專業大多根據市場需求設定,教學上更突出實踐操作能力,基本實行"2年專業課學習+1年實習"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學生對自己要有明確的角色定位。但大多數學生在報考時對學校或是專業認識不清楚,沒有明確的人生規劃目標,而在這個職業選擇多元化的時代,要求輔導員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在專業實習、頂崗實習等多方面,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正面引導,幫助他們確立符合他們自身發展的長遠的人生規劃。在入學后,新入職輔導員可以利用班會,學生座談會、新老生交流會、與學生談心、職業能力測評、教師講座等方式了解學生,幫助學生樹立他們的專業意識和正確的就業觀念。讓他們在學習階段具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如考相關專業的資格證書及其他基礎性學科的資格證書等。
角色六:輔導員工作的研究者
調查中,很多人認為輔導員工作復雜,工作強度大,壓力大,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且工作待遇也不是很可觀,發展前景不大,一部分輔導員工作一段時間后,想在自己專業上有所發展,轉崗成為專業教師。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輔導員流動率大,影響了輔導員崗位的專業化、職業化。2014年3月25日,教育部頒發的《高等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進一步明確了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政治,導向、專業內涵和工作范疇,極大推進了高校輔導員隊伍向職業化發展指出了路徑和方向。新入職輔導員應在工作初期就明確輔導員工作重點,注重輔導員改位培訓,不斷習教育學知識、心理學知識、管理學知識等,逐漸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了解輔導員崗位的發展空間和自身的職業能力與個人優勢,增強個人的輔導員魅力。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新入職輔導員要端正工作態度,做好本職工作,不斷促進自己向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使輔導員工作不再是一種過渡性工作,讓更多愿意做學生工作的輔導員能安心工作,專心在輔導員崗位上不斷發展,不斷提升,不斷向專業化的方向邁進,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工作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