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在界面的交互設計中,“扁平化”設計曾經盛極一時,但在當下扁平化設計的用戶界面設計界開始有爭議,微軟的Metro風最早將其介紹給大眾,之后有很多人跟風,如LayerVault、The Next Web等。扁平化有著不可規避的弊端,在稍微復雜一點的界面中,扁平化設計會帶來很多困擾。人們在尋找一種兼具易用性和高效率的設計語言。隨即“輕設計”被人提及并開始在交互設計中出現。我們把輕設計看作一種中庸之道,是用以解決擬物化設計的復雜與扁平化設計的單薄的矛盾的最好辦法。
“輕”有分量小、程度淺、用力小等概念。在移動設備上,各種產品界面視覺設計上的“輕設計”,可以用簡單、流暢、易用、明確等詞語歸納。如同攝影專業中的“空氣感”一說。它區別于扁平化設計的一大特點是在簡潔的基礎上適度加入深度的元素以促進用戶對界面的理解,是產品有氣息、有溫暖的感覺。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腳步不斷加快,同時疲憊不堪地應對著碎片化的生活。市場上各種APP應用層出不窮,人們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其中包含毫無裨益的無效信息。緊張的心理和疲憊的視覺已無法讓人再付諸更多的精力,因此人們的審美趨勢已經悄然改變。John Maeda是設計界和IT界著名的專業人士,尤其是交互設計被重視以后,他的“The Laws of Simplicity”的設計理論被人推崇。“簡單”被認為是提升用戶體驗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目前,以移動終端為主的信息接收渠道,其客觀存在的問題為設備本身的局限性。大家都知道目前市場上移動端設備屏幕尺寸非常多,尤其Android系統,如 480px×800px、480px×854px、540px×960px、720px×1280px、1080px×1920px。蘋果的 IOS系統常見尺寸為640px×960px、640px×1136px、750px×1334px、1242px×2208px。對比web終端,其屏幕尺寸存在較大差異,信息顯示量有限。相比之下,移動終端的內存等硬件也存在局限性。交互設計中的2秒鐘法則指出用戶在使用某類系統時的等待反映(如功能切換和功能載入)的時候不應該超過2秒。簡而輕的設計不會給系統帶來冗沉的負擔,用戶等待的時間越短,用戶體驗就更佳。
具有創造性和審美價值的網絡界面通常將產品風格與界面的色彩、圖形相互聯系在一起,并考慮不同瀏覽者的使用環境。界面中不同色彩的飽和度、亮度的對比與配搭形成動靜相宜、多樣和諧的韻律美。不僅將產品需要的信息良好地表達出來,而且具有賞心悅目的界面形式。
輕設計在質感上追求細膩和豐富,在造型語言上盡量簡化。賦予心思的簡化是指它區別于扁平化設計的單一性,一些有特點的造型語言有了創新性,如不規則的弧線的使用、層疊式的布局、異形導航的布局等。從近兩年的設計趨勢也可以看出,iOS和安卓平臺的規范越來越模糊,最近很多APP改版都在打破平臺規范,出現了一些驚艷的交互和視覺形式。
如同當今社會提倡的慢生活,輕設計也在表明一種平靜溫和,溫文爾雅,賦予內涵的生活態度。以子彈短信APP為例,當APP啟動頁完成之后,就是登錄和注冊界面,分頁面登錄和注冊以藍色底色填充,圖標大小和文字尺寸處理得比較合理,體現了不同的頁面層級。在主界面中頂部的標題欄和狀態欄合二為一,與注冊界面一樣也是相同的藍色填充。信息顯示部分則為大面積的白色底色,信息內容是淡藍色底色,在接下來的界面中,并無輔色搭配的應用。整體風格及整個交互過程都無太耀眼出挑的點,給人一種冷靜平和的感官體驗。
一方面,輕設計的界面設計中應用純粹的圖形,能給人追求樸質真實之感。另一方面,清晰的排版,高清的圖片等設計特點,能大大提升可信度。當設計易于使用和易于理解,用戶就不會質疑網站的運行方式,也就不會在無形之中失去用戶的信任。
綜上所述,無論擬物化設計,扁平化設計,還是輕設計,都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設計風格,背后更有技術的支持及用戶體驗的變革。它們無所謂好壞,只有合適與否。不可否定的是界面的交互體驗越來越適應人的思維及使用方式,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以用戶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