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寧 山東大學(威海)藝術學院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高校油畫教學過程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據此,本文基于高校油畫教學的現狀,探討高校油畫教學過程,以期能幫助高校美術教師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培養大學生優良的創新思維。
當前高校油畫教學的現狀主要有以下三點:(1)教學資源不豐富,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較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課外閱讀材料的開發和利用并不到位,教師僅僅依靠高校美術教材,很難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自然也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較差。(2)缺乏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的創新思維較差。其主要表現為兩點:一是,缺乏知識創新思維,即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剖析研究能力較差;二是,情境創新思維不足,即不能把知識與實際生活關聯起來,無法讓課本知識發揮無限的活力。(3)生活化教學材料不豐富,學生無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即難以使用美術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美術問題。
世界藝術長廊中不乏非常經典、創奇的美術油畫作品,這些既是美術油畫歷史的主要見證者,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素材,筆者在此處以油畫家喬爾喬內的《入睡的維納斯》為例進行分析。
例如,在高校油畫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中加入一些有關油畫創作者和其作品的故事,如《入睡的維納斯》,這是喬爾喬內最成功的油畫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維納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沒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風景前入睡的維納斯,軀體優美而溫柔,形體勻稱舒展,起伏有致,與大自然相互呼應。這種藝術處理不是為了給人以感官刺激,而是為了表現人具有生命力的肉體和純潔心靈之間的美的統一。這種充滿人文精神的美的創造,符合文藝復興時期理想“美”的典范。通過對這幅作品的展示和講解,學生就能從文藝復興的角度思考作者進行藝術創新的思路,對培養其創新思維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每幅經典的油畫作品背后都有故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故事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從故事中感受藝術家和油畫藝術作品帶給自己的精神力量。所以,在高校油畫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良好的故事情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一類非常實用的教學方法。
營造良好的故事情境的步驟如下:第一步,教師將全班同學兩兩分組,分成A、B、C……;第二步,利用多媒體教具創設故事教學情境——以《無名女郎》為例,畫中的無名女郎究竟是誰至今仍是一個謎,教師可以讓組內學生互相合作,共同為這幅畫設計一個“故事”,當然,這個故事必須合理,即讓學生通過分析無名女郎的服飾、坐姿、眼神、動作等來想象發生在這名無名女郎身上的故事;第三步,兩人分角色演繹故事內容,并從畫中尋找故事依據,教師和其余組負責評分。在此故事情境中,學生通過分析油畫元素以及設計合理的故事情節,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更鍛煉了其藝術鑒賞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生活經驗交流與創新思維培養相結合
學生接受油畫知識,學會基礎的油畫繪畫技能,并通過油畫寫生接觸生活,總結創作經驗。在生活經驗交流過程中,每個人都對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經歷有所體會,并樂于驗證其正確性,同時,借助教師引導,學生可以總結這些美術知識的特點和用處,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體驗,培養其創新思維。
2.實例分析
在教學達·芬奇名畫《最后的晚餐》時,教師可以將陳九林創作的《致命的晚餐》與之作對比,并提出問題:“《致命的晚餐》以《最后的晚餐》為藍本,反映的卻是對伊拉克戰爭的反思,那么如果以《最后的晚餐》為藍本,但是以體現高考后同學分別為背景,我們應該怎么表現?”,因為涉及“離別”這樣的生活話題,所以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切身體會。通過學生講述自身親歷的故事,交流內心情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學生在創新藝術表現方式時也更容易從心而動,使作品充滿感情。值得注意的是,在學生交流經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生活經驗交流與創新思維培養相結合,既讓學生通過生活豐富情感世界,又將內心情感注入藝術創新過程。
總體來說,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也是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改革措施也必然成為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