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努爾·依熱吉甫
(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21)
處在當前的教學改革發展階段,加強高職英語教學的質量提高,提高教學的效率,就成為高職英語教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要和職業能力能緊密的結合起來,從而提高高職英語的職業適應度,通過從理論上深化高職英語教學職業能力提高的研究,就能為實際教學發展起到一定啟示作用。
高職階段的課程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學是比較關鍵的,這是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課程。在高職英語的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到諸多教學因素的影響,英語教學還存在著諸多不足,沒有注重英語課程教學,只注重專業科目的教學,這就影響了學生對英語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高職的英語教學知識專業性和職業性比較缺乏,沒有和學生實際專業緊密結合起來,這也是當前我國的高職英語教學的普遍現狀[1]。不注重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用,師資力量有待加強等,這些都是阻礙我國高職英語教學發展的因素。處在當前的教學改革階段,就要充分重視高職英語教學的深化改革,促進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
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問題比較突出,在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上沒有明確,高職的英語教學中對技術人才的培養比較注重,但是在英語教學方面就沒有充分重視,沒有加強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教學指導思想沒有結合學生的專業進行設計和應用,從而就造成英語教學的問題出現。缺乏了科學的教學指導思想,就勢必會造成英語教學的方向出現問題,對學生的專業能力的培養就存在偏差。
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課程設置沒有真正的做到合理化,實際教學中對英語課程的開設課時比較少,英語教學的內容比較多,在有限的課時下就很難完成教學任務。一些老師就在教學中為了趕任務而加快教學的進度,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時候出現了不知所措的現狀[2]。英語教學內容上也沒有和學生的專業相結合,英語教學內容的不適當問題比較突出,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的整體效率低下,師資力量有待加強。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要通過新的教學模式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并要建立強大的師資隊伍,保障英語教學的質量。但是從實際的英語教學情況能看到,英語教學模式比較陳舊,還是采用的傳統方式,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在課堂上得不到發揮。加上師資力量的薄弱,就使得英語教學的整體效率比較低下。
為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職業能力,就要在教學的策略實施上充分重視,筆者結合實際提出幾點教學措施:
第一,充分重視教學模式創新應用。加強高職英語教學職業能力的培養,就要從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用上著手實施,建立實用性強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英語教學要能突出職業能力的特點,和學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能學以致用。英語教學中能以學生為中心,對學生語言知識的技能傳授加強重視,將學生對英語的靈活應用能力不斷提高,只有增加英語的實踐應用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職業能力[3]。創新英語教學模式就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動力,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構建動態化的英語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職業能力提高。
第二,注重英語師資力量的強化。提高英語教學整體質量水平,就要有專業的師資力量作為支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校要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對英語教師進行組織培訓,最大化的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自身也要從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通過網絡平臺來分享教學經驗,加強教室之間的溝通交流,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靈活的應用,提高教學能力。只有從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方面得到了加強,才能真正有助于高職英語教學的質量提高。
第三,注重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合理制定。只有科學的教學目標才能更好的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要明確,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然后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針對性的培養[4]。英語教學的目標制定中,要注重能力復合型以及就業導向型的目標制定,對學生的日常英語教育中通過針對性操練,讓學生的英語閱讀以及視聽等能力不斷提高和加強,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英語教學要結合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進行開展,對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重視。
第四,完善英語教學保障體系。高職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就要有相應的保障體系作為支持,教學中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對新知識的獲得能力,都要能滿足實際學生的知識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考核,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提高學生英語知識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就要充分注重從多方面考慮,在教學策略的實施中針對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通過從理論上對學生英語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分析,希望能促進實際教學發展。
[1]蘭嵐.論高職英語教學應突出職業能力培養[J].知識經濟,2016(19).
[2]吳娜.學生英語水平分析[J].現代交際,2016(15).
[3]張韶瓊.高職英語教學中職業能力的培養[J].學園,2016(05).
[4]王蕾.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校園英語,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