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君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
每一個國家或每一個民族都會在時間的沉淀中形成本國或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對他人來說這種文化可能并不那么重要,但是對于身處其中的本國或本民族的人來說,世世代代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是刻骨銘心的精神支柱。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積累著幾千年的民族傳統文化,這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是很難被取締的。盡管當今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文化趨于多元化,人們也會關注,甚至青睞一些新鮮的外來文化,但是深藏在骨子里的民族情不會丟失,如果耳邊響起似曾相識而又新穎的民族音樂,我們便會情不自禁的駐足傾聽。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民間音樂元素能巧妙的運用到現代流行音樂中,是不是又會吸引一批年老的聽眾呢?
另外,現代的流行歌曲大多以通俗易懂的愛情為主題,并且缺乏正能量,而傳統的中國民間音樂都是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哪怕是以愛情為主題的情歌,歌詞也很富有詩意和意境,相比現代流行歌曲的歌詞,民間的音樂更具有內涵,因此,如果將中國傳統的音樂元素運用到流行音樂中,會使流行音樂更富有內涵,品味也會提升一個檔次。
現如今,相比以前,社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習慣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如果民間音樂依然固守在自己的音樂框架中,依靠僅有的那些觀眾來繼續生存的話,就如逆水行舟,因此我們面臨重重生存壓力的民間音樂要想繼續傳承,讓我們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音樂不被社會的進步所遺忘,就可以利用流行音樂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這一便利條件,將我們民間音樂中的一些音樂元素運用到流行歌曲的創作中,使其跟上時代的步伐,得以繼續流傳。
在流行音樂的創作中,我們可以嘗試著運用以下方法來進行音樂創作。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音樂來說也是如此,同一首作品對于不同的人來說,盡管在大范疇內所感受到的情緒是差不多的,但是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一樣,理解能力也不一樣,所感受到的樂曲情感就會有所差異,有時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情聽同一個作品,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例如電影《歸來》的主題曲《跟著你到天邊》就是將任光的《漁光曲》原調改編歌詞而成,兩首歌曲盡管曲調一樣,但是給人的感覺卻完全不一樣。
當我們要創作一首某一題材的音樂作品而沒有靈感時,我們可以多搜集一些這一題材的傳統音樂,將這些傳統音樂對比性的傾聽,然后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傳統音樂素材記錄下來,運用一些作曲技法將這些傳統音樂素材加以發展和補充,就會創作出一首具有傳統音樂元素但又有別于傳統音樂作品的新作品。另外我們還可以將一些獨具特色的傳統戲曲音樂元素運用到流行音樂中。例如:王力宏借用明代湯顯祖《牡丹亭》的故事情節創作出的《在梅邊》,不僅運用了《牡丹亭》中的幾句原唱,模仿了昆腔中由慢到快的演唱特點,還將《牡丹亭》中的伴奏運用到了歌曲的前奏部分和結尾部分。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民間音樂也豐富多彩,每一個民族或地區的民間音樂也都獨具特色,但我們可以從中找到某一民族或地區民間音樂的共性,從而根據這一共有的音樂特點再結合其本民族或本地區現代人的生活情況來編詞編曲,這樣創新的借鑒民間音樂元素,更容易讓人們記住這一民族或地區的民間音樂特點。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青藏高原》、《山路十八彎》等等這些作品都是從傳統的民間音樂中借鑒了其最精華的音樂元素,然后以創新的作曲技法和符合當時時代主題的歌詞進行創編,最終創作出了既有民族音樂特色又有時代感與新鮮感的經典之作。
首先,現代流行音樂作為叱咤在中國各類舞臺和電視屏幕的主力音樂,更應該豐富自身的體裁,逐步借鑒民族的音樂元素,結合科學的創作技法,反映時代的生活特征,形成自己的音樂風格與流派。例如:香港著名業余歌手關正杰所演唱的《漁舟唱晚》就是將流傳久遠的古箏曲結合現代創作手法,而編配而成的獨具民族風但又不失流行范的《漁舟唱晚》。
其次,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國家,幅員遼闊,風俗習慣各有不同,每個地方的民間音樂所反映出來的音樂特色也各有差異,因此要使流行音樂真正的中國化,不僅僅是將他人總結出來的音樂特點運用到創作中,還要真正親自到各個地區去采風,真正的去品味、挖掘、研究我們各個地區的民間音樂精髓,包括各個地方的語言特色,將其運用到流行歌曲的創作中,這樣才能讓聽眾無論是從視覺還是聽覺上都感受到本民族的味道,才能真正創作出民族化的中國流行音樂。
[1]趙曉東.對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幾點反思[J].內蒙古藝術,2004(01).
[2]樊智義.對民族民間文化概念及分類思考[J].朔方,2006(12).
[3]朱雯堵.論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融合[J].才智,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