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霞 許廣亮 曹社然
(1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甘肅 天水 741020;2河南省濮陽市濮耐爐窯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濮陽 457100)
建筑語言的表現形式是借助建筑創新—-創作有特色的現代建筑,體現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應用人類語言的規則性來比擬建筑形式中各部件之間關系的精確性、規范性或經典性 。比如某些建筑外形似乎是一個漢字或者一個成語,還有些建筑外形是某個符號,如數學符號、英語字母組合、某個企業的標志,或者是某個富含民族特色的物體名稱。如我們國家的鳥巢,她是見證中國胸懷 “鳥巢”,被譽為“第四代體育館”的偉大建筑作品,見證的不僅僅是人類21世紀在建筑與人居環境領域的不懈追求,也見證著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不斷走向開放的歷史進程。與此毗鄰的水立方,以其紛繁自由的結構形式,對規劃體系巧妙而簡單的變異,簡潔純凈的體形謙虛地與宏偉的主場對話,不同氣質的對比使各自的靈性得到趣味盎然的共生。椰樹、沙灘、人造海浪……將奧林匹克的競技場升華為世人心目中永遠的水上樂園。 這就是建筑語言的魅力所在,建筑語言不僅繼續與建筑形式、建筑風格保持聯系 ,而且更進一步受到各種建筑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 ,從而形成了各種含義及其不同外顯特征的建筑語言種類。
我院建筑風格也別具一格,2000年以前的的建筑物多數是規規矩矩的立方體,這也許跟那個時期的文化特點有關系,人們都是兢兢業業,沿著前人的腳步踏踏實實的工作、學習,沒有過多創新的理念,而近幾年的建筑風格就截然不同了,最典型是新建的圖書館,從正面看,她似乎是個華麗的寶殿,要到達她,需要克服攀登漫長的臺階艱辛,這正是喻義著到達知識殿堂的路不是平坦的;從背面看,她如同是一本展開的圖書,生動而形象的召喚著渴望知識的人們。還有就是新建的學院大門,不論從里面向外看,還是從外向里看,左右兩側有趣的對稱,究竟是什么符號呢?仔細的人會發現,左邊向上略卷起的造型就是一個筆畫“橫”,而直立頂部向左的小弧其實如同楷書中的“豎”,左邊一排低矮門房正是楷書“撇”,和“撇”對稱的“捺”則是電動伸縮門的門洞,這幾個筆畫巧妙的組合成了“木”,左右對稱的“木”則完美的合成了“林”字,這就是西北地區唯一所林業類高等職業院校詮釋,“為了隴原綠色,我們一直在努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園丁們每年的耕耘澆灌似乎是在樹木,多少代林業人的汗水與心血永不枯竭,才能捍衛隴原綠色這片林。
我院建筑從用地空間、生土復合建構、建筑語言三方面進行現代建筑技術建構,通過三者之間共同作用,實現居住功能、技術、文化三位一體的融合發展。建筑語言主要從院落空間、建筑形體、材料肌理、立面裝飾與色彩等方面,結合其表現部位與方式,從而找到適合我院特色的建筑文化的延續與傳承的方法。
建筑形態的構成中,建筑語言修辭的目的十分明確,功能、規則以及各種修辭手法則會適當的運用。因為有了強烈的目的性,創造的欲望就更加明顯,不是為了修辭而修辭,不是為了語法而講究語法,設計者是要最大化的研究這幢建筑的使用者、所有者、所在的人文環境、歷史意義、區域特征等等信息,在龐大的信息中篩選最有價值的東西,最能體現主體愿望的信息,同時要結合時代氣息,將時代的音符也要滲透其中,在全方位的掌握了主體意愿后,又會分析建筑物本身的用途、結構特征、地質情況、資金情況、資源情況,如果多數因素都滿足,設計者進而會利用其雄厚的語言功底進行假設,也許是頭腦風暴吧,一千遍一萬遍的肯定否定,否定了又肯定,要讓建筑物本身說話,讓普通人閱讀建筑,就需要有一個信碼,一個通俗易懂的信碼,古典時期建筑的信碼非常明確,一個建筑空間對應一個確切的功能,如中世紀巴西利卡大穹頂,就一定是一個教堂;而現在的建筑類型的多樣性和話語的多樣性導致信碼缺失,許多建筑讓人們不能從一個角度去理解其語言,有的甚至要組合識別,建筑語言更注重精神層面的意義,如上層建筑、社會背景、建造者的意愿等等,當一個社會的物質文明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們的精神追求自然提高,許多物質條件滿足的主體不僅僅追求住進了建筑物里,而是更加希望所進的建筑物能更充分的展示自己的領域、展示自己獨特的那一面、展示當地民族驕傲自豪的那一面,不光是給外人展示,更主要是給自己的后人展示,也許是鞭策,也許是更多的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