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央
(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第三小學,浙江 樂清 325600)
現階段,合作學習被視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及理念,其有助于小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合作學習指的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通過小組共同學習方法進行互動,判定依據為小組平均成績,以此實現教學目標。
因為年齡及個體差異等因素的作用,再加之小學生閱讀及理解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期間,對教材合理應用,從多個角度對教材中具有積極的因素進行挖掘,該方法除了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質量的提高,同時有助于保證教學質量及效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提供有利條件[1]。與此同時,開展合作學習,由教師主動指導學生,拓寬其思維,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教師在指導學生有關觀點的過程中,可合理應用激勵方式,盡管學生出現錯誤,也需要耐心指導,不要一味的指責,打擊學生自信心。例如,在講解《孔子拜師》這一課時,教師首先需要對文章中涉及到的教育含義進行深入挖掘,然后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和學習期間,領悟孔子積極向上,不斷求取知識的精神,最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導師”,要想讓學生主動融入到學習當中,則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前,主動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以此為依據加強對教材中該部分內容的重視,然后合理劃分所有學生。從科學角度劃分學習小組,根據學生興趣或者認知狀況進行劃分。例如,在講解《夸父逐日》這一課時,由教師設問:“同學們,你們贊同夸父逐日的方式嗎?”讓學生自由表達自身想法,并以此為依據將其分為兩組。然后學生學習進行討論和探究,在此期間,由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教師要求每組中設立一名記錄人員,學生感悟較為深刻的語句記錄下來,結束探討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和學習本篇文章,然后歸納和總結:“每個人都有奮斗的目標,無論該目標是幻想還是真實想法,都需要踏踏實實將每件事情做好,在此過程中,均會取得意外效果,雖然我們認為夸父逐日行為屬于徒勞無功,但是其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
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主體的重視程度。實際教學期間,小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心強及好學等特點,由于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學生自控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課堂上,小學生很容易出現走神及開小差等,進而導致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實施合理的解決對策,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并且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學習環境,以此培養學生競爭意識,讓其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促進語文知識學習效果的提高。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期間,應以學生具體學習狀況為依據,通過符合學生發展的活動及比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例如,在講解《畫楊桃》這一課時,文章的主旨是讓人們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和觀察事物將會獲得不同的感想。教師可利用課堂實踐方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章主旨。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擺放玉米、蘋果等,由多個小組探討,將自己觀察到物體形象畫出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將其主體地位充分展示出來。
學生成長期間,相對關鍵的一個階段是小學,該階段學生十分敏感,特別在意他人的評價與看法,其注重個性追求,而且善于表達和合作,但是,每個班級中總有部分學生性格內向,其無法在同學勉強將自己語文閱讀分享出來,進而導致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不理想。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講,應加強對學生生理及心理的重視程度,尊重每位學生的發展,多鼓勵和表揚學生,使其主動融入到合作學習當中,以此促進閱讀教學效果的提高[3]。例如,在開展閱讀課程時,將所有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小組成員推選一名組長,然后以小組合作方式風險和探究語文閱讀。該方法給予部分內向學生足夠的準備時間,此外,利用小組探究方式有助于拓寬學生視野,讓其從多個角度學習語文閱讀知識。
語文與學生日常生活存在緊密聯系。就小學生來講,將合作教學方式應用于語文學習期間,則需要進行語文實踐活動,以此實現語文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及語文素養的提高。小學語文合作教學開展期間,合理分工,讓學生共同實現教學目標。利用合作實踐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將自身價值及才能展示出來。與此同時,該學習模式有助于學生重新構建知識結構,提高學生文化素養。例如,在對學習園地進行設計時,將學生以若干小組形式呈現出來,每個小組針對一個板塊學習。由教師對主題斑塊進行明確,包括日積月累、學習園地、交流平臺及口語交際,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收集資料,然后提煉和篩選相關內容,明確重點,然后與同學分享,由學生評定和評論,通過該方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能夠增強學生自信心。
總之,合作學習方式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其擺脫了以往小學課程閱讀模式,使其具備一定的趣味性,促進了小學生參與閱讀課堂積極性的提高,最終,提升了閱讀課堂教學效果及質量。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主動創新教育理念及教學觀念,應用多種新型方法,推動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