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霞
(新疆省阿拉爾市十二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1)
意志是指自行確定目標,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努力克服困的心理活動。意志會直接對人的行為產生重要影響,對一個人的個人經歷發展也有重要作用。強化學生的意志品質,能夠提高學生的意志,增加學生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的決心,意志力的提高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也有積極的作用,是學生綜合水平發展的基礎品質。可見,在小學體育活動中培養小學生的意志力非常重要。那么,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意志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四個方面展開:一是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通過活動強化學生的意志品質;三是重視對小學生的意志培養;四是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榜樣力量。
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為國爭光的場景,帶領學生收看視頻影像資料。當獲獎運動員站在頒獎臺上,背景音樂響起國歌,場上升旗紅旗的時候,教師要及時啟發學生感受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形成為國爭光的愿望。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內心都會十分激動,紛紛立志向獲獎運動員學習,以后為國爭光。
在小學體育課堂上,一些學生在面對跳高等體育活動會產生懼怕心理,不敢跳,這種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競賽,鼓勵學生直面困難接受挑戰。面對集體榮譽和個人的懼怕心理,很多學生會受到同學的影響和鼓勵決定試一試,雖然不能完全避免恐懼心理,但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輕,這是提高學生意志力的好方法。
很多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很優秀,但是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很多學生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對體育活動不夠重視;還有的人認為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懼怕而不敢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這是典型的意志力薄弱的表現。教師要帶領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引導學生重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個人的意志力。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跳高、跳遠、攀登等體育活動,在開始之前介紹動作要領,重視引導,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降低跳躍的高度和難度。這樣會給學生增加參與活動的勇氣,讓學生能夠更為容易的感受體育活動的樂趣。
比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這些活動都能促使學生出現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緒體驗,出現運動中的“極點”觀象。意志品質薄弱的學生有可能會中途退出跑道,這就需要教師的積極支持與鼓勵。“極點”的出現是考驗和鍛煉意志的極好機會。
體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羽毛球、足球和排球等球類活動,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強化學生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
除了娛樂性的體育活動之外,教師要重視帶領學生進行體操隊列等紀律性較強的訓練,強化學生的紀律意識,增強學生的自制力,鍛煉其意志品質。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做出動作示范,讓學生認真感受動作要點,之后揣摩教師的動作獨立完成規定的運動。
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確定自我要求,不能因為外部環境的影響而降低對自身的要求。比如有的學生在做出山羊分腿騰越時,由于步伐混亂,踏跳不準,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后見到山羊就怕了,甚至只對這一項體育項目有畏懼的心理,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要認真分析實際情況,向學生講解我國奧運健兒帶著傷病參加比賽的感人事跡鼓勵學生不能輕易放棄,不能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另外教師要重視活動保護,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學生感受成功,如果不行,就繼續做,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確條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傷痕”。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監督,保證學生不管是在課內外,在老師在與不在的情況下都一個樣,認真訓練,堅持運動。
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自我暗示能力的培養,這是提高學生思想意志,強化體育成績的基礎。比如在冬天不想起床的時候,學生可以自己暗示:“天冷算什么,要學習解放軍在寒冷的氣溫下,保衛北國邊疆與嚴寒作斗爭 精神,一、二、三,起來。”這樣學生就能戰勝自我,及時起床參與體育訓練。
教師的行為舉止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教師要從自身做起保證自己有堅強的意志,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做出典范作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面向學生示范體育技能,還要以絕對標準的動作行為和極具信心的教育思想去影響意志力較差的學生,營造出師生之間和諧的教學氛圍,也要幫助學生之間構建團結友愛的大環境,以此降低學生的恐懼心理和緊張之情,提高其面對困難時戰勝困難的信心。當學生有一點進步的時候,教師要及時肯定并表揚,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結論:想要提高學生的意志品質的提升,小學體育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進行培養,除了要在強化體育鍛煉方面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從思想道德方面幫助學生實現自我提升,以此強化學生的個人意志品質的提高,增加其面對困難的決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幫助學生實現全方面能力的發展,實現全方面素質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