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莉
(邢臺市第三中學,河北 邢臺 054001)
高中政治是一門綜合教育的人文學科,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以往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都必須要進行革新和改變,政治課堂必須要實現轉向,教師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需要不斷探索研究,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上的絕對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無法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思維潛力和開發。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首先必須要及時革新教學觀念,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體,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借助政治學科的學習,要讓學生認識到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掌握科學的方法論,塑造健全的人格,逐漸建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1]。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可以根據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思考和討論的興趣,這樣才能真正增強教學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內容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提出這樣的資料和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近年來對食品安全法進行了多次的修訂,對于相關責任和懲罰的內容進行更加明確的規定,對于犯罪行為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今年來,食品安全衛生事件被屢屢曝光,毒奶粉、毒豆芽、毒火鍋等等,這些為人民群眾的內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對食品安全問題深深擔憂。請利用政府的相關內容對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闡述說明。”這樣就緊密結合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學生就能利用政治的政治和經濟職能知識進行分析和解決,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在向學生直接灌輸知識,整個教學單一落后,學生學起來也感覺枯燥乏味,整個課堂氛圍非常壓抑,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很少,最終的教學非常低效。政治是一門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的學科,但是學生在學習中會受到認知能力、生活環境、思維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不能準確理解那些抽象化的知識,不能與日常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學習難度較大。對此,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注重對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和革新,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更要注重開展生活化教學,做到課內外教學相結合,將教學空間進一步延伸到課外,這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2]。例如在講述“圍繞主題 抓住主線”的過程中,這是在講解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一部分內容,是對我國大政方針政策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根據環保部公布的2015年環境狀況調查顯示,我國整體環境質量得到改善,但仍然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嚴峻形勢。環保是當前國家非常關注的工作,關系到社會經濟可持續的發展,為了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開展,請你聯系自身身邊環境建設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和建議?!睂W生在解答的問題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自選課題,通過實地調查的方式獲取資料,這樣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的參與過程中,真正強化了環保意識,形成了家國情懷,并且還有助于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
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能夠檢測教學目標實現的狀況,確保教學的有效性。以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考試是唯一的評價手段,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評價的時候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運用多元化評價模式,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還要關注過程性的評價,做到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的結合,這樣能夠提升評價的全面性和公平性,再加上激勵性的評價,有助于促進學生不斷努力進步[3]。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發揮出學科的優勢,落實素質教育改革,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充滿興趣的積極學習探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切實促進學生政治素養的培養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