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海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禾豐中學,江西 于都 342300)
作文是對生活現實的描寫和向往,正因為如此,一個教師應該做的,就是教導學生們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去“尋找”作文,走進大自然的懷抱。作為學生的引導者,使學生用心去體會,是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每天的變化,作文中的靈光一點都是生活的縮影,所以說生活是作文的寶庫一點都不為過。生活的財富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只要讓學生認為生活似乎是他們無盡的財富,敢于以無比的熱情去感受生活,去舞動生活,去歌詠生活,把生活真真切切的寫出來,作文,是財富[1]。
必須要將生活與作文當成互不可缺的組合,作文的素材在生活中尋找,這樣寫起來才會運用自如,栩栩如生。沒有了生活鋪墊,寫作文的文筆在好,也沒有靈魂。作文是作為生活的縮影,學生要做的就是去觀察生活,用心去看,用手去挖掘,把財富一筆一筆的累計在紙上。
作文要有生活的靈魂,還要有詞匯量。閱讀可以積累學生的詞匯量,也能讓學生在閱讀中發現探索創新。學生們在寫作時感到筆下蒼白無力,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引導學生去閱讀,多鼓勵,在教學中使用多種方式來激勵學生,例如用名人名事來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朗讀優秀的詩詞讓學生感受詩人浪漫[2]。教師制定計劃讓學生們每個人準備詩詞本,在閱讀的同時,把佳句,富有詩意的詞記錄下來,時時刻刻反復閱讀參透,讓學生做到有讀有記有寫,積累下來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日漸提升。
若學生看到作文題目的一瞬間就能想到與生活對應的縮影,卻怎么都寫不好,腦中有景卻無詞。教師只能更深刻的引導學生,使學生深入到閱讀中去,去積累,積少成多。積累名人名句,“積學以儲寶”,雖不能將學生變為名人一樣,可能將他們說過的話記在學生心里,體會名人所學,像聚寶盆收集寶貝,當成自己的財富,持之以恒,從而厚積薄發。名人名句可以從閱讀中積累,在教學課本上收錄的文章,是積累名句的重要來源。例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時時刻刻告誡學生及老師該怎么做,學生就要做到學習不感到厭煩,老師教人不感到疲倦。而課外文章的閱讀,是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句子進行摘錄,把有價值的,可以借鑒的,生活小知識,學生感興趣就會抄錄下來,抄錄的時候,是不允許修改,還要記錄作者以尊重作者。課外的書如海洋般廣大,閱讀時應該適合初中生身心健康。有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參考,這應是作為課外讀物的主要來源。
作文需要加強指導,講評作為對作文的評判標準應該準確,讓學生知道哪方面需要強化,進行針對訓練。作文的練習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有觀點的指導,不能說寫的不好,要說這里可以這樣寫更好[3]。具體的步驟,先是指導學生明白題目,讓學生理解該寫什么,寫的過程應該注意哪些。然后指導學生明白作文的思想,理解該如何下筆,了解如何下筆之后,學生就知道了作文確切的下筆點,就會做到筆下有神。最后是指導學生怎么選擇材料,把生活中的縮影注入到作文的靈魂中。明白題目,明白作文思想,明白選材的重要性,在用上有所積累的寫作手法,技巧。只要教師的指導方法值得學生肯定,學生寫出的作文一定能夠得到老師及同學的肯定。
在寫作的實戰過程中,熟記教材中的課文,對文章中的段落進行模仿。仿寫是一種要求腦部記憶力和對語言能力的運用的體現形式。作為對模仿的要求來說,幾乎全部運用了語言的所有要求。規整,簡單,連續,得體,必然的也概括了這些所有內容的小項要求。在模仿練習的同時,同時要考察模仿的對象是否符合標準,更要檢查模仿內容與答案是否符合要求。教師精心挑選的一些,結構框架完整,言語展現的優美,文采表現得十分優秀,綜合其一起的優秀作文,或者是開頭結尾相互呼應非常完美的作文。讓學生們先讀,然后再賞析文中的佳句,評論討論文中的表現手法,最后說出自己認為文章的缺點,將文章中創意好的地方進行摘錄,缺點處標清楚記憶,進行改寫,最后進行模仿寫作。用這種特殊的方法,在加上學生自己的經歷,仿寫一篇完美的文章。這樣既能克服學生語言的不夠生動,還能夠提升作文的寫作能力。
讀書可以讓人變得不再愚昧無知,愛讀書的老師,是有智慧的,從某些方面來講,老師要帶動學生們閱讀,必先自己讀書,才能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閱讀,老師從書上學到了真的東西,教給學生的,真正才是有益無害的知識,在老師推薦學生閱讀前,應當仔細閱讀過推薦的書籍,能做到這點的教師定能重視學生,感觸學生。教師所講的故事,可以使課堂變得活躍,師生產生共鳴,產生除了課堂中的話題,引導學生走進生活,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壓力[4]。
總之,在寫作的過程中,寫作的水平實在日益提升的,只有常常動動手下的筆,才會相互磨合熟練。這是一本綜合性十分強的一門課程,甚至可以拿出來單獨來講,作為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要幫助學生們記憶,積累,運用。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們,融入到生活大家庭中,用心去看生活,去珍惜生活,感觸生活。還要珍惜生活中小小的感動,教師和學生是相互幫助的關系,幫助學生做到生活的捕手,學生也一定會回饋教師美麗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