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杰
(遼寧省本溪市實驗小學,遼寧 本溪 117000)
小學美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這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更需要注意的是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美術活動課程的教學,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課的興趣,使他們快樂,邊學習邊玩耍。為了實現有效的學習,我們必須確保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必須為學生創建一個有趣和高效的課堂。其中,活動教學法具有獨特的優勢,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很多小學美術教師認識到這一點,在課堂上紛紛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談談具體的做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必須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選擇活動。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好奇、主動、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專注于意象,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年齡的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不同,興趣也各不相同。在選擇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能力。教師也應該了解學生。例如,小學二年級期間,其中一項活動是讓學生欣賞圖片。我提供的圖片是十個最古老和最有名的歐洲城堡。我認為這些照片很有價值。但學生們一點也不喜歡。其中一個女孩甚至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城堡是美麗的,為什么這些城堡那么難看!”下課后,我反思教學,發現這些城堡的照片并不適合二年級學生。所以在其他年級班,我用迪斯尼樂園的城堡和一些游樂園充氣城堡圖片。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很高,尤其是幾個學生去過迪斯尼樂園更感興趣,回答問題特別積極。在讓學生自己動手創作城堡時,小學生們紛紛開動腦筋,創作出不同的心中渴求的城堡。通過這節課的反思,我認為教師應注意學生的興趣選擇活動,并更多地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興趣,知識,教育的結合,只有各方面都充分的考慮,教學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一節課開展的活動隨課程內容的不同而不同,但不管我們選擇什么樣的活動,這些活動始終都是圍繞教學課程展開的,都是服務于本班的學習內容的,其目的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出最適合的活動形式。活動不要追求所謂的高大上而是要根據課程內容選擇正確的活動形式,并進行教學。學習內容應該是內在統一的,活動的選擇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活動的實施是為了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和內化知識。例如,在學習《水果和蔬菜》課上,我設計了活動形式是角色扮演,讓學生發揮想象,想象一下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吃水果的夸張表情,使他們在活動中體驗,觀察人們吃水果的動態,啟發他們的想象力、關注生活情感。活動的開展讓師生順利地完成了授課的目標,同時也讓學生體驗了美術課的樂趣。
教學過程中選擇的活動要具有全員性,要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參加活動。例如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那些唱歌、跳舞、玩游戲、講故事等活動,這些活動是他們喜歡且能勝任的活動,不要選擇太過專業,很難操作完成的活動,因為活動的設計是針對絕大部分學生,而不是針對個別同學設計的專門活動。
例如,我在教《美麗花園》這節課時,我選擇的活動,讓學生講七色花童話故事的形式,這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講故事的情緒被帶動起來了,這樣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無論你選擇什么樣的活動,評價活動教學法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學生的參與情況。由于開展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活動、更快更好的內化知識,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藝術和藝術素養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活動教學的開展應該面對全班所有的學生。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藝術素質,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因此,教學過程中開展的活動要有益于學生的發展,這些活動要有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與發展。個性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形成于先天的生理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個性發展和活動是分不開的。可以說,人格的培養離不開各種活動的參與,只有小學生通過參與活動,扮演一定的角色,逐漸理解各類角色的內容,才能不斷完善各自的人格。因此,教學過程中形式多樣的活動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作為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不管他對美術課是否感興趣,或是成績不理想,都應當受到老師的尊重。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活動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如果設計活動只能由班里幾個學生進行參與的話,那這種教學活動是不成功的。只有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成為美術教學活動的主體,才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潛能。也許在活動的開始,有些學生可能會有點害羞,參加活動時不自信或是不敢參與,那么教師應逐步引導,力爭讓所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總之,在藝術教學活動中,要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應該選擇和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小學藝術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