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龍
(河南省永城市第六初級中學,河南 永城 476600)
《初中體育新課程論》中強調,在體育教學中,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通過給學生組織各種各樣的小組合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和創新本領,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傳統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做操,之后就是自由活動時間。這種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會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所以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體育課堂中給學生組織合作學習很有必要。本文通過分析三種新型的初中體育合作學習模式,希望為新課改下的初中體育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好動性較強,每個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點不一樣,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發現不同學生的興趣點,把活動興趣相同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小組內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開展自己所感興趣的活動,這樣使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有效教學。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提供體育課的內容“籃球,足球,羽毛球,踢毽子,健身舞”等,然后把興趣相同的同學分到一個小組,并在每個小組設置一名組長,配合教師組織并監督學生的活動練習。在健身舞的小組里面,教師指導小組組長帶領學生進行健身操基本動作練習和連貫動作的練習;在籃球小組內部,組長組織學生進行投籃練習,投籃最多者可獲得獎勵;在羽毛球小組內部,組長帶領學生進行發球并接球的練習,每兩個同學為一個小組進行比賽,接球最多的小組獲得獎勵;在踢毽子小組內部,組長帶領學生進行踢毽子比賽,仍然是誰踢得最多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并獲得老師的獎勵。在初中體育活動課中,組織興趣活動小組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之間的競爭精神,完美貫徹了初中體育新課改的重要精神內核。
在小組合作教學的實施階段,教師要注意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熱情,告別以往單一而枯燥的教學活動,營造生動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使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初中體育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通過創造一定的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活動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欲望,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在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之后,教師可以結合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性格特點,設計小組合作活動情境。例如,在指導學生對排球“墊球”技能學習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創建比賽情境,組織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進行“墊球”練習。在小組中,每位成員都必須完成墊球并傳給下一個小組內的成員,進行“墊球接力”比賽活動。在最快時間內完成全員墊球的小組為優勝小組,教師可以給予鼓勵和嘉獎,或者懲罰輸的小組進行表演,增加游戲的娛樂性和競技性特點。在指導學生對籃球技能學習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比賽,可首先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在NBA比賽或者一些大型籃球比賽中的曲目,組織學生模擬正式的比賽入場儀式入場,教師充當裁判的角色,并保證裁決的公平性。這種小組合作訓練方式,能夠在充分展現學生個人能力和籃球技能學習質量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小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協作能力。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所以在組織教學活動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提升小組內部的活動競爭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在進行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專門選擇了一節“跑步訓練課程”,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分成三個大組,并在每個組內設置一名組長,配合教師監督學生的練習。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先給學生做出一些基本的跑步動作示范,如“擺臂練習,高抬腿練習,小跑步練習,30米加速跑練習,跑步中呼吸的練習”等,之后指導學生在各自的小組內部進行練習,組長指導學生進行五遍練習之后,在小組內部組織100米沖刺比賽的訓練,成績前三名者有豐厚的獎勵。由于獎勵比較豐厚,所以學生的熱情度很高,在各個小組內部都進行全力的拼搏,競爭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整個小組內部競賽過程中,學生都積極配合教師和小組組長的指導,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在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的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體育專業素養。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傳統體育教學方式中的缺點和問題,初中體育課大多在體育館或者室外進行,教師要維持課堂秩序,組織好課堂教學,這是學生學好體育的重要保障。這需要教師在課前認真備課,能應對體育課中的突發事件,對課程的每個流程都有一個詳細的方案。可以通過班干部或者課代表的協助,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讓學生明確體育教學目標和學會自我控制,保證體育課堂的正常進行。豐富初中體育教學的內容,激發初中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使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產生“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