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璇 江西省歌舞劇院有限責任公司
舞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藝術形式,在舞劇表演中,往往需要編導和其他工作人員根據某一個作品進行改編創作,使其通過舞劇的形式呈現出來,讓觀眾能夠從舞劇中感受到作品的內涵。因此,做好舞劇改編創作十分重要。不同社會背景、不同歷史時期觀眾的審美和愛好都會發展改變,為了進一步保證舞劇的改編質量,編導在進行舞劇改編過程中應充分結合當前社會形態與思想訴求,將舞劇原本的生命力和魅力展現到觀眾面前,同時賦予舞劇一種全新的社會文化觀念,促進舞劇改編創作的發展。
我國的舞劇創作大多離不開文學作品,包括《雷雨》《紅樓夢》《情殤》等。一般廣為流傳的文學作品中蘊含著鮮明的藝術個性,文化底蘊相對比較濃厚,在這種情況下,編導更容易從中獲取靈感,從而將作品通過舞劇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其具有更加鮮明的藝術表現形式。舞劇的改編創作主要是指對已有的作品進行改編和再創造,通過這種形式來提升作品的文化品位。與文學作品相同,舞劇本身具有自身獨特的規律,其主要通過依靠人體造型來體現,具有動態性和直觀性。例如,在改編《雷雨》時,需要保證在故事精髓允許的條件下突出文化內涵和主題思想。通過舞劇的改變,充分體現出壓迫階層的反抗精神,重塑舞劇的生命力。同時,舞劇的改編還可以借助原作本身的知名度來吸引觀眾,讓觀眾更愿意觀看舞劇,更好地獲取觀眾認可。
舞劇可以在文學作品的基礎上進行改編,也可以在原舞劇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再創作。在舞劇改編創作過程中,編導的個人意識影響十分巨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編導對整個舞劇藝術特色、情節內容、結構等均具有比較強的把控力,所以在舞劇改編過程中,編導的個人意識也會充分融入舞劇中,從而呈現出明顯的個人色彩。甚至,同一部舞劇通過不同編導的改編,也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和整體效果。其次,在舞劇改編創作過程中,需要將舞劇敘事文本與編導的思想情感充分結合起來,只有這樣,編導才能在舞劇改編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整體改編效果。因此,在舞劇改編過程中,編導個人意識的融合對舞劇改編創作影響比較顯著。第三,編導對原舞劇文化認識和個人理解直接影響著舞劇的改編效果。而編導由于受外部環境和文化認知的影響,個人意識也會有所不同。在舞劇改編過程中,編導需要充分把握每一個細節,包括表演指導、角色定位、內容調整、情節推動等各個方面,在這些方面,其最后呈現出來的效果均有可能受到編導個人意識的影響。
結構是舞劇的基本框架,也是角色定位和情節推動的環境背景。因此,在舞劇改編過程中,舞劇結構屬于十分重要的環節。通常情況下,編導的個人意識也會充分體現在舞劇的結構中,主要為編導對舞劇結構的設定和調整。同一個藝術作品,不同編導對其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的理解會有所不同,這個不同的理解就是編導的個人意識。在舞劇改編創作過程中,編導會通過調整舞劇結構和情節脈絡將自身的個人意識充分體現出來。
例如,在《雷雨》相關舞劇改編過程中,很多編導會做好作品的脈絡梳理,并且對舞劇結構進行大幅度調整,觀眾在觀看舞劇的過程中,能夠從舞劇結構中看出明顯的個人意識,包括其角色定位和角色主要框架設定等,編導都會根據個人意識進行多種形式的改編創作,其主題思想和舞劇節奏將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編導的個人意識的體現相對比較全面。
在舞劇改編創作過程中,除了舞劇的結構,其內容也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舞劇內容包括音樂內容、情節內容、表演內容等多個方面,而各個方面又包含了服裝、舞蹈表演、舞臺布置、燈光等多個細節。因此,合理地設置舞劇內容也是保證舞劇改編創作效果的重要方式。通常情況下,舞劇內容的選擇包括音樂內容選擇、場景燈光布置等,均需要編導進行掌控。在這種情況下,編導就容易融入個人意識,從而從一些細節中體現出編導對舞劇的藝術要求和個人理解,多個細節的變化將會導致舞劇整體內容效果也呈現出編導的個人意識。
例如,在由《紅樓夢》改編的舞劇《林黛玉》中,編導需要根據自身對紅樓夢、對林黛玉的理解從中確定舞劇的表演內容和表演主題,然后根據主題選擇相應的舞蹈內容,最后根據舞蹈內容來確定舞臺、音樂和燈光等,在舞劇內容選擇過程中,編導的個人意識將會被充分體現出來。
綜上所述,在舞劇改編創作過程中,編導的個人意識直接影響舞劇改編結構、內容和藝術特色等多個方面。因此,編導應注重提升自身的審美藝術和文化內涵,同時更加注重舞劇的改編創作,從而改編出更多成功的舞劇,促進舞劇未來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