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瑤
(鄭州市第四中學,河南 鄭州 450052)
在實際的管理作業時,工作人員未能夠組織所有財務部門參與工作,而預算管理工作也常常忽視對于企業生產經營能力的掌握,并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出現了管理不全面、不到位的狀況。在這樣的理念影響下,工作人員往往注重預算編制工作,但是卻忽視了對于預算編制的評價以及管控。基于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企業在業務開展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優化經營目標,從而將更多的業務歸納到預算管理的作業中去。但事實上,企業在業務開展時存在內容缺失的狀況,故而導致預算管理工作的功能不能充分實現。
現階段,企業的預算管理機構主要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工作機構以及執行單位構成。但通過實際的案例調查分析可以得知:我國許多企業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不完善,并容易導致預算管理工作出現不協調、責任不清的問題,最終導致預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再者,部分企業缺乏必要的機構,并將預算工作單純的歸納到財務部門職責中去,最終導致預算管理工作難以得到充分發揮。
在這樣的狀況下,企業往往無法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最終導致企業預算管理不完整,無法將預算管理關系與工作人員的經驗進行連接。除此之外,部分的企業預算管理工作在推行的過程中只注重對于企業利潤板塊的重視,缺乏虧損意識,最終導致工作人員在作業處理的過程中混淆財務經濟與預算管理。而預算跟蹤評價體系的不完善,也導致管理的缺失,不利于預算管理功效的發揮。
目前,很多企業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只是注重預算的表面工作,忽視了該管理工作對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在這樣理解的狀況下,企業的領導往往不注重預算工作,進而導致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企業還缺乏明確的預算管理目標,無法立足于企業全局開展工作,最終導致企業現有的資料無法滿足經濟條件去對企業的促進作用,導致企業的戰略目標不科學。
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通常把企業運營標準當作憑證,全員參與當作前提依據,并非管理層級或者財務部門的職責。各個部門以及相關人員應該結合企業運營標準,科學設定部門預算指標,并提出對應的預算管理方案,通過多次交流和探討,經過有關部門的修整和完善,在此情況下,交由上級部門進行核查,核查通過之后,才能將其落到實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需要經過企業領導層級、管理層級以及基礎層級人員的共同參與,才能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自身作用,提升企業工作凝聚力,以此促進企業運營發展目標的順利落實。
為了保證預算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效用,預算的制定應該以企業戰略為導向,綜合外部市場環境、政治因素和企業內部的經營狀態,制定企業預算目標。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仍傳統采用年度編制的固定預算方法,可以將其改為彈性預算、零基預算等更為合理的編制方法,或者部分采用外國企業實行的激進預算、保守預算等編織方法,企業應結合戰略目標和實際發展需要,在保證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上,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的編制方法。對以企業戰略為導向制定的預算目標根據各部門的實際發展,落實到每個部門員工的職責范籌,保證全體員工都積極的參與,為企業預算編制提供自己意見和建議,保證企業預算的可執行性。
企業可以根據現代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技術結合其他管理系統數據,加強信息化建設并結合實際需要建立信息系統,在建設信息系統的過程中,要使信息化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全面進行控制與監督。通過對企業內部各部門的信息整合,形成較為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使得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能快速準確的進行信息的傳遞和互用,可以減輕企業內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效率,及時反映預算的執行情況,發現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保證全面預算的靈活性,使得全面預算更加合理、準確。
企業可以通過建立配套績效評價機制,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力,使得員工積極的參與預算管理工作。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根據該指標對員工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針對評估結果,給予相應的獎懲,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在執行過程中,各負責人應及時根據執行效果對預算進行調整,增強預算的靈活性。同時還應對執行過程進行監督,企業通過設立單獨的監管部門,從預算的編制到預算的執行,貫穿預算管理的全過程,保證預算順利實施的同時也可以避免濫用監管職權等問題,達到有效監督的作用,使預算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發揮有效的作用。
總之,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企業需要對影響預算管理的各項因素進行探究,高度注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明確預算管理的必要性,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優化預算管理方式,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并充分激發預算管理的自身作用,進而提升企業整體運營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