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燕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 402167)
2018年9月10日,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強調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推進教育改革,加快補齊教育短板。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結合傳統課堂中存在的 問題及教學弊端,認真解讀應用性人才的培養,在課堂教學改革步驟中尋求更有益的方式加大學生的動手能力;以更加合理的課堂組織方式,培養并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以更全面的課程考核細則,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與評價。
座位形式是形成教學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學生課堂行為、學習態度和心理發展等均有一定的影響,那么對于高校創造高效課堂,學生的座位形式安排就至關重要了。合適的座位形式才能很好的展現學生主體地位,個性的發展才得以體現。
“積木式”課堂:利用積木的可變性及易操作原理,將積木理念引入到課堂中來,利用不同的積木模塊,搭建不一樣的座位組圖,根據課堂內容及學生自身情況,時刻創造與改變課堂環境,注重形式多樣化,促進教學過程的互動,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增加了,學習積極性也明顯提高了,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單周課堂上,讓學生在根據自身情況自由組織座的形式及座位的組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間的交往與合作,使學生在主體中得到尊重,從而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在愉悅的環境中獲得新知。
1.互補原則:
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安排座位,喜歡發言與沉默不語的搭配,好動的與沉靜的搭配,性格外向的與內向的搭配,男女生的搭配。這樣有利于性格的互補,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2.平衡原則:
在小組已安排妥當之后,視情況微調,將組與組之間的學習力量調整均勻,有利于在討論問題時,各組基本上在同一時間解決問題,這樣不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習上形成你追我趕的局勢。
多樣化的座位組織安排,更具靈活性,以此來提高到課率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學習并掌握本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點。
“積木式情景教學”的概念:利用多種積木模塊,根據相關知識點模擬1:1真實場景,情景再現,將理論中的內容空間化、具體化講授與體驗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書本上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所帶來的不同感受,提高理解力,增強記憶力,從而促使學生有效的將理論內容融會貫通到課程設計及實踐中去,從而真正意義上的完成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并以此彰顯教學的主體性、生命性、互動性與生成性。
將本課程所有知識點列為問題,課堂開始拋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理論知識的學習中來,目標明確
用各種模塊搭建出相應問題的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完成體驗,用真實的空間詮釋問題,用事實說話。
通過情景舉例論證教學,學生體驗后回答相關問題,談自身認識,總結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知。
考查內容的設計是在本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指導下,合理安排設計與實踐兩個部分,強調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相結合。力圖做到知識與能力并重,宏觀與微觀結合
理想的教學效果是靠線路分明的過程培育而成的,在考核中不僅注重結果還要注重過程,因此將考查分為過程考核和終極考核,重視過程考核和終極考核,對檢驗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學習都非常必要。
1.課程內容按類劃分(如空間分割的方法、界面之間的聯系設計、色彩的對比與調和、家具的組合等),在一類內容結束后進行考核;
2.為了每位學生能詳細的知曉并理解各知識點內容,在此考核中將學生設定為2-3人為一組,以1:1的比例根據所設定的知識點內容進行局部實際設計搭建。
3.考查學生對于理論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及對此的應用能力,及時掌握每位學生的認知情況,做出相應的補充與調整。
1.以小組為單位,一般環境設計類班級學生人數在30人左右,設定5-7人為一組,給定模擬建筑框架;
2.將圖紙上的設計表現在既定的模擬建筑框架中,所有內容均須按設計實際來表現,強調尺度,將各個界面及家具設計完整完成;
3.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在制作過程中將理性思維很好的與感性思維相結合。
型人才,為企業服務。
將紙上的設計具體化,用事實說話,對比論證設計的優點與不足,讓檢驗更有說服力,使學生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能在之后的實踐中更好的將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相結合,設計符合實際的方案,真正意義上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1.自評:小組內成員對于本組作品及個人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評價
2.互評:a.本班級小組間互評 b.其他班級學生參與互評
3.教師點評:a.本班級任課教師點評 b.本專業其他教師點評
4.企業參評: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大學,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既然1:1真實空間搭建來檢驗學生學習的深度,就應該以最直接的方式來考核,企業接受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因此請相關企業參與到課程的考核中來,讓經驗豐富的設計師、公司領導來評論作品的好與否,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才是最有沖擊力的考核。
將細化步驟付諸到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不僅能促進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參與其中更能合理的將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團隊協作精神;考核方式的全面、多樣性使得學生能從正面更好的審視自己及整體設計,實踐出真知,這樣才能更有效的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