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鳳英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鎮第三幼兒園,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03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即使是幼兒教育也面臨著巨大的改革和創新,人們不但要求幼兒教育要不斷提升教學水平,更重要的是也要關注幼兒的身心發展,多從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和教學。因此,要想提升幼兒園課程質量,符合幼兒教育改革潮流,不但需要幼兒教師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和教學經驗,更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藝術,能夠通過多樣的活動和方式對學習產生興趣。接下來,筆者將根據自身在幼兒教學中的體會,簡要談談提升幼兒園課程質量和課堂教學水平的策略:
由于幼兒教師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在客觀能力和主觀態度上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是不同的,這就使得教師間出現個體的差異化;再加上幼兒教師的工作量普遍較大,讓幼兒教師沒有時間去提升、思索、修正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了幼兒園課程教學質量的欠佳、幼兒學習體驗不好的問題。因此,面對這一情況應該先從源頭上入手,抓住“差異”,通過“共享”與“互補互助”的方式,改變“封閉”的意識和教學效果不好的情況,讓幼兒課程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例如:每周幼兒園都可以組織全園的幼兒教師共同參加,利用“優勢互補”的原則,讓具有不同優勢的人在不同的項目中擔當職責,也讓更多的人在優勢實戰的過程中對同伴產生有益的影響和幫助,這樣在進行集體的“頭腦風暴”和“課程內容大討論”時就可以充分發揮每一個教師的優勢,然后將這一優勢集合起來共同制定出一個高質量的課程教學方案。而這樣的方式不但能使得幼兒課程更加合理完善,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幼兒教師的勞動強度,實現“一舉多贏”。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生本理念”已經在中小學教育中生根發芽,而這一理念對于幼兒教學來說也是同樣適用的,畢竟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就是為了兒童的發展,所以在提升幼兒教師課程質量的過程中,不論教師采取何種的方式方法,其措施始終都要基于幼兒,時刻體現對幼兒的尊重和關注,將幼兒的成長和體驗放在首位,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讓幼兒愛上學習,并從中有所收獲。
例如:幼兒教師在設置幼兒課程內容和教學流程的時候,應該學會以幼兒的眼光去觀察學習素材、以幼兒的心理去揣摩學習素材、以幼兒的語言去解讀學習素材、以幼兒的經驗去處理學習素材,這樣在教學的時候才能讓幼兒更易接受。如進行科學教學“地球公轉和自轉”的時候,若教師以成人的角度去講解這些理論知識,幼兒是無法很好理解的,而若是從幼兒的角度出發,進行角色扮演讓不同的幼兒扮演地球、太陽和月亮,然后按著要求進行轉圈或繞著跑,那么不需要教師過多講解,幼兒就能在自身玩耍和體驗中明白這一自然現象。
在幼兒教學《綱要》中對于幼兒環境有著明確的表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同時,環境是課程的有效支持,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時課程游戲化的關鍵因素。”所以說,在進行幼兒教學的時候,要想充分提升幼兒課程質量,幼兒教師就要利用好環境之一重要因素進行課程安排,并且多多創設游戲環境,讓幼兒在一個更加貼近生活、更有趣的環境中去學習。
教師可以針對幼兒學習生活環境的不同,為幼兒設置出不同類型的游戲區域,像:設置班級游戲區,讓游戲區域與幼兒課程緊密結合,通過區域環境創設幼兒學習的主題與內容,以便讓幼兒更有興趣的參與到其中;創設“功能游戲區”,讓幼兒在不同的功能區域通過玩耍鍛煉動手能力、養成閱讀習慣、發現探索的樂趣、體驗生活的多樣;還可以設置有趣的戶外游戲區域,讓兒童在花園樹林感受自然的美好、在小小農田里收獲自然的饋贈、在游樂場中鍛煉健康體格等等。不管怎樣說,幼兒的天性就是玩耍,幼兒教師在進行幼兒教學的時候,應充分利用這一點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游戲環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將會大大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總之,要想提升幼兒課程質量,就要從多方面入手,用更多的心思去研究幼兒心理和行為,多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去安排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法,這樣就會使得幼兒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通過日積月累,幼兒教師必然會積攢足夠的經驗,那時幼兒園的課程質量必將會得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