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哲
(河南警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類世界以一種快速的方式進入現代文明世界。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對高校音樂教育產生了一些影響,信息技術不僅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且加速了國家與國家之間音樂交流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音樂作品欣賞和創作的方式。比如電子音樂的出現極大的拓展了人們音樂視野,更激發人們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現階段,高等院校音樂教育模式落后主要表現為不能有效利用現代新型教學媒體,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現代高等院校中部分學生處理和辨別信息網絡良性音樂的作品的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分別出優秀作品和音樂作品[1]。通過相關調查,新時期高等院校教學模式中存在創新內容不足的問題,不僅大大降低了教師教學的執行力度,而且使得音樂教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主要是在一些高等院校中,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仍然使用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不能幫助學生真正領會到音樂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使得音樂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當前,高等院校的音樂教育事業還處在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教育原則和教育理念。部分高校人文課程設置比較少,通常是以“大學語文”為中心向外擴散,藝術課程的實施課程擴展到“交響樂欣賞”、“戲曲欣賞”、“美學欣賞”等基礎課程。但是實施的情況還是要看高校實際的教師配置以及學校的人文設施是不是能夠滿足學校和學生得需要[2]。但是當前部分高等院校教學師資缺乏,學校多媒體等條件有限,學生在選擇課程上受到限制,這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得學生都有機會接受到公平的音樂教育。這種情況其實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都存在。
通過實際的教學實踐對比來看,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教師確實存在創新能力不足問題。高等院校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部分音樂教師因為自身教學實踐經驗不足,不能有效啟發學生創新性思維,自然不能收獲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一般而言,高等院校音樂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但是實際上,部分高校教師并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往往因為忙于自己工作而忽視培養學生音樂素養[3]。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僅僅按照課本教材,沒有關注學生的社會音樂生活,限制了學生從學校音樂教育向社會音樂教學的過度,因此,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創新能力,創新音樂教育教學模式。
在新時代環境下,學生學習音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方發展社會音樂教育。但是從當前高等院校音樂教育的現狀來看,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并不夠扎實,畢業之后學生不能有效與社會接軌。因此,教師必須在高等院校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首先在專業課的設置上,教師應該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不僅要通透音樂教材的內容,還應該熟悉與之相關的哲學、歷史等學科,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的能力,學生扎實的專業素質不僅需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而且需要有靈活生動的表演能力[4]。只有將音樂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再者學生具備音樂素養之外,也要有充分的情感來豐富自己的音樂表演。因此,教師在設置課程的時候,除了有效設置音樂課程之外,還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新音樂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
從上文分析可知,部分高等院校的音樂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音樂教育方法,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自然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能得到凸顯。因此,新時期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必須轉變音樂教育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以來,高等院校音樂課程得必修課程比較多,選修課程比較少。學生壓力比較大,學習起來比較吃力。而通過創新學分制度和學生學分評分制度,將創新型學分評分制度有效融合在高等院校新時期的音樂教育模式中,鼓勵學生踏實學習,從而促進高等院校為現代社會培養更多新時期的創新型人才。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創新課程設置,隨著當下人們對民族音樂的關注,新時期環境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可以適當將民族音樂融入到音樂教學種。通過一些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提高學生對多元化音樂作品的認知。這種教育模式不僅對教師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懂得民族音樂知識,還應該對當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一定的認知。
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建設輕松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實際的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教學,比如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演示一些短視頻、圖片等形式加深學生對音樂內容的認知,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除了借助多媒體教學,還可以開設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創新高等院校音樂課堂,比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5]。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提高學生之間溝通與交流的能力。比如筆者在教學《和弦》這一課的時候,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需要學生了解和弦和四種三和弦的結構,能夠有效識別各種三和弦的結構。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就是讓學生了解三和弦的結構等。在課上我通過多媒體演示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究,之后推舉小組成員匯報討論的結果。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一改之前教師教,學生學單一的教學方式[6]。新時期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必須改變之前枯燥的“說教式”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其實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為了讓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以一種較好地素養融入到這個社會,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社會環境下,外界事物對高等院校音樂教育模式的沖擊與影響,使得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必須轉變自身落后的教育方式,通過多種措施將教學與時代發展相結合,運用各種手段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積極性。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音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