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星
摘 要:初中計算機信息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以及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先進的、適當的計算機教育方法在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學生計算機素質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計算機教學;問題;興趣
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課程早已成為各中學開設的重要課程。當前,計算機與網絡逐步滲透于各行各業,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貼近,使人們清醒的看到:掌握不好計算機知識和計算機基本技能,將難以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因此,先進的、適當的計算機教育方法在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學生計算機素質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一、當前中學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計算機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有著顯著的區別。它具有教學信息量大、知識更新速度快、實踐操作性強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各自水平和知識掌握程度的差異,難免出現教學思路有區別、教學效果有差異、教學方法有不同等現象。歸結起來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說明。
(1)傳統教學模式與學生對計算機課程期待之間的矛盾。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配備了計算機,致使孩子們能夠較早地接觸到這一新生的事物,因此,中學生普通對計算機課程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期望值非常高。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現實原因,中考、高考對于計算機知識的考核都很少,甚至為零,致使一些學校在課程安排時,有意無意地把計算機課程的課時進行了壓縮;而部分教師在講授計算機課程時,也由于慣性思維的影響,還按照傳統的系統性、漸進式方式授課,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即便一些學校有了多媒體教室,但是也很難滿足所有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的個性化需求。因此,傳統教學模式與當前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的期待之間,有著較難調和的矛盾,致使教師講解的內容如過眼煙云,教學效果其實并不好。
(2)教師計算機知識老化與課程內容快速更新之間的矛盾計算機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其知識體系的變化十分快速,這就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但是迫于當前的現狀,一些計算機教師知識體系普遍跟不上計算機的發展,也跟不上課程內容快速更新的速度。另一方面,學生的計算機知識,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逐漸提高,因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小學逐漸開展了計算機方面的教學,這些情況都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為此,這就要求初中計算機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體系,適應快速變化的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的更新,從而適應不同級別的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二、計算機教學探索
(1)少講多練,精講多練初中計算機課程是一門重在操作的課程,教學中應強調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有些內容講得越多,學生越糊涂,講一節課不如操作十幾分鐘。在許多操作課程中,注重教學質量,采取少講多練習,通過精心導入,讓學生了解本節課學習的基本內容,然后再授新內容,最后進行鞏固練習訓練。一堂課一般只安排十幾分鐘進行講解、示范,空出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上機練習,對所學內容得到鞏固、操作熟練和理解提高目的。
(2)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由于計算機基礎的不同,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條件的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購置了電腦,甚至在小學階段就到各類計算機培訓班進行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應用能力。但大多數學生,由于家庭經濟狀況的原因,或者父母知識水平的限制,要么根本談不上買電腦,要么即便有了也處于無人指導的情況,僅僅有一些計算機方面的零星概念,屬于“電腦盲”。因此,實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3)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創設情境,設計問題。在設計這個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特點與知識接受能力的差異,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和興趣等。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學生的角度考慮,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例如在進行《網頁制作》這一教學內容時,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好的網頁給學生看,告訴他們在網頁中不僅要有好的文字內容,還要有優美的背景音樂,以及一些好看的動畫效果。這樣的網頁在教學過程中演示,學生會立即表現出興趣。通過這樣一個情境,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網頁,并教會他們利用所學過的軟件來制作網頁,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4)形象舉例,直觀呈現初中學生由于思維方式的限制,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有限,他們更喜歡直觀的內容,喜歡動手親自操作。在初中計算機教學中,很多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都是相對比較抽象的,如果教學中不注重這些特點,學生將很難一下子理解那么多的計算機知識。因此,作為計算機教師,應力求在上課的時候,多舉例子,將深奧的知識講得通俗易懂。例如,在上計算機基礎知識課時,可以將計算機的硬件比喻成人的五官:人是通過眼睛、鼻子等器官獲得外界信息的,可以把它比作計算機的輸入設備;人類獲得信息后由大腦處理,大腦就相當于微處理器;信息經過處理后再由嘴巴說出來,那嘴巴就相當于輸出設備。這樣一講,通過形象舉例、深奧的知識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既容易明白,又加強了記憶。
計算機課程作為中學一門年輕的學科,它的可發展空間是非常廣闊的。教師要讓學生深入理解該課程學習的意義,讓他們在學習中始終保持一份學習的熱情與新鮮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開設該課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迎珍.中學計算機課程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教學與管理,2004,(12).
[2]貢梅.提高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方法與途徑[J].科學之友,2009,09(26).
[3]單春方.對初中計算機教學的探索[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7,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