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紫琦
在整個小學教育中,體育教育是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學生經常從事體育活動不但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友誼,緩解學習壓力,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但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一部分學校因這樣那樣的原因重文化輕體育,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體育教育,使體育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短板。基于此,目前小學教育應從以下三方面予以加強。
一、確保體育教學課時
保證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首先要保證不能隨意縮減課時。不僅要保證正常體育教學課時不被與體育教學無關的課程和活動擠占,同時又要重視課間操、眼保健操等與學生身體健康有關的教學活動的落實,確保體育教學時間足夠投入。
二、改善體育教學模式
保證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關鍵是要在傳統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既要注重體育技能和知識的傳授,又要適應小學生特點,寓教于樂,形成教與學的良性互動。針對小學生這一教學群體,引進體育游戲概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滿足小學生心理和生理需求,如采用“運球折返跑”的游戲,在游戲比賽中能夠較好的形成教與學的交流互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加強體育教學師資的配備
保證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基礎是要擁有充足優秀的教師隊伍。所謂教學,即有“教”才有“學”。近年來各級政府在學校體育教學設施及師資上有了很大投入,對學校體育教育有一定改善,但仍然不能滿足當前體育教學的需要。基層專業體育教師相當匱乏,教學技能不夠專業,教學方式不夠多樣,從而限制了學生在素質、能力、技能掌握上的提高,也使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大打折扣。
總之,為了使小學生能在學校中享受到優秀的體育教學課程,提高小學階段的身心健康,首先必須保證體育課的課時是足夠的,其次要設計好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最后還要對體育教師的隊伍進行一定的培訓,提高師資質量。使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得到學習,在學習中得到身體的鍛煉,使小學體育教育能夠更上一層樓。endprint